第87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公元前615年,正值壮年的楚国令尹成大心不幸去世了。
成大心是成得臣之子,曾随父参加过城濮大战,后来斗勃被楚穆王处死后担任楚国令尹。
史料并未记载他是如何卒的,但他自公元前627年担任楚国令尹以来,在楚国的再次强势崛起中,为楚国立下了赫赫功勋。
在楚国灭六国、蓼国等重要战役中,都是成大心为帅的。
甚至,直到公元前616年,成大心还奉楚穆王之令,讨伐在厥貉会盟上中途退出会议的麇国并得胜。
谁料就是这样一位文能治国武能统军的若敖氏牛人,第二年便去世了。正当壮年就去世,令人浮想翩翩。
难道成大心又是死于权力斗争?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妄猜,但正如晋国由强转衰的原因一样,楚国也慢慢走入权力斗争的内耗泥潭。
直到后来,整个若敖氏家族没落。然后,楚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个搞权谋的牛人,这些牛人最终拖垮了楚国。
不管如何,此时,楚穆王还是需要若敖氏的,他任命成大心的弟弟成嘉为令尹。
成大心死后,楚国发生了动荡,具体是又出现了叛乱这档子事。
这次叛乱,史称群舒之乱。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是很特别的,那便是舒国。
舒国是一个偃姓诸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建立了舒国
公元前657年,徐国攻占了舒国,舒国公室率民众向南迁移,重建了舒国。
但这个时候的舒国便非常有意思了,因为这些舒国的遗民虽然对故国一往情深,但内部却谁也不服谁,无法推举出一个共主。
于是你建一个舒国,我也建一个舒国,居然就这样建了有七个之多的舒国,分别是舒国、舒庸国、舒蓼国、舒鸠国、舒龙国、舒鲍国和舒龚国。
这样的诸侯国当然是弱小的一塌糊涂,但令人赞叹的是,他们对外是出奇的团结一致。
七国建成了军事同盟,谁遭到攻击,大家都群起而反击,史称“群舒”。
群舒那便不一样了,有了实力便可以欺负其他更弱的诸侯国,如宗国、巢国等小国就不得不屈从群舒,成为群舒的附庸。
但不管如何,这种怪胎一样的诸侯,说穿了就是一个个部落的简单联合,真正碰上有实力的,那是不堪一击的。
不用说楚国了,就拿一个楚国的家族来讲,都可以令他们胆寒。比如若敖氏家族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打击,收服了群舒,成了群舒的宗主。
也就是说,楚穆王时期,群舒其实是若敖氏家族的附庸,当然也就是楚国的麾下了。
作为若敖氏附庸的群舒为什么要反叛楚国?不知道。
但群舒的叛乱发生在成大心正值壮年去世之时,再加上楚成王在城濮之战中令成得臣自杀等历史事件,不由令人怀疑是若敖氏家族对楚王室起了二心。
楚穆王在群舒造反时,任命成嘉为令尹,一方面是搞又打又拉,另一方面是让成嘉去解决叛乱是最佳人选。
成嘉此时已然是若敖氏家族宗主,自己家的事,自己去摆平。
成嘉当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率楚军讨伐群舒,群舒很快失败,其中舒国君主和宗国君主都被俘虏了。
但楚穆王此时并未灭了群舒,甚至连群舒的几个附庸如宗国、巢国等都没有灭,更令人浮想绵绵。
但不管如何,在这个时候,楚国势力已经是向江淮地区纵深发展了。
若敖氏家族与楚国王室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成大心卒后仅一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也崩了。
楚穆王为什么会崩,有史料记载说他是得暴病而亡。但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之崩,凡是得暴病而崩的,背后都有着血淋淋的故事,那是何等残酷的故事啊。
都值壮年,都有着远大理想抱负,都是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因为政治斗争,最后都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不由令人嗟叹。
如果将接下来的楚国历史上的一些大事联系起来,我们也许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成大心,还是楚穆王,他们离开春秋舞台,都因为政治斗争!
因为楚穆王去世后,楚国国内仍还有叛乱。然后年轻的楚庄王三年不理政事,再然后令尹成嘉又早早卒了,最后是继任的令尹斗越椒被灭了,整个若敖氏家族亡。
这一切,雄才大略的楚穆王是看不到了。
楚穆王的一生,是惹世人争议的一生。
他有着无比的丰功伟绩,他在位12年,让楚国从城濮之战失败的阴影走了出来,重新兵指中原,让当时的春秋霸主晋国不敢与其争锋。
他拓地千里,势力范围全面向北向东扩张,与鲁国秦国等大国交好,征服郑国、陈国、蔡国、宋国等传统意义上的较强诸侯。
灭六国、蓼国、江国,平群舒之乱,镇压斗宜生叛乱等等,可谓是一生戎马倥偬。他的谥号冠之以“武”丝毫不为过,只是他的祖先熊通已经将楚武王的称号用掉了。
但楚穆王却又是逼死了自己的生父楚成王,这是弑君篡位,从当时有春秋大义中的“忠”和“孝”来讲,他都是可耻的,是大逆不道的。
所以不管他如何励精图治,如何雄才大略,肯定得不到古今中外一致认可,这是楚穆王的悲哀。
楚穆王谥号为“穆”,在谥法中,这是一个褒义的谥号,“布德执义曰穆”,这也算给了楚穆王一丝安慰吧。
其实,楚穆王也别遗憾了,因为他的未竞事业,自然有后继者,那便是春秋楚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一位君主--楚庄王。
楚国接下来的春秋风云,便是楚庄王时代的各路风云人物来登场了,让我们好好来欣赏楚庄王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