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楚穆王杀父夺位(下)

太子商臣也可以选择流亡,远离楚国政坛,等以后有机会时再回来。

但他实在舍不得离开楚国,他的一切都在楚国。商臣更知道自己不可能象晋公子重耳一样,流亡列国后还能回国当上国君。

更何况,太子商臣的身边没有如重耳那样跟着一大群能人。

太子商臣更不可能被动等待命运的安排,因为他明白,象自己这样的政治人物的失权失位,往往意味着灰飞烟灭。

而且,灰飞烟灭的还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甚至还有他身边的人,家人和亲友!

那就干!

太子商臣狠狠地一拳砸在桌上,将砚台笔墨都砸得震动了。

商臣与自己潘崇对视一眼,然后迅速行动起来。

首先,立即接触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商臣将城濮之战后面的那些事,与成大心作了充分交流。

因为成得臣、斗勃之死,成大心本来就对楚成王有意见。商臣的这一挑唆,使他下了若敖氏家族与东宫太子合作以推翻楚成王的决心。

第二,秘密会见楚王亲卫东西两广将领,获得支持。

有人要问,这是完全忠于楚王的部队,怎么可能会支持商臣?

这里我们要讲一讲,楚成王自泓水之役打败宋国后,野心极度膨胀,行事极其荒唐。

我们在讲楚成王时讲过,那个时候,齐国迅速衰落,晋国尚未崛起,宋国惨败于泓水,整个春秋江湖,唯楚国如日中天,傲视群国。

楚成王故意打压若敖氏家族,提拔薦氏家族。在成得臣要与晋军决战时,居然不全力支持。

这让同情若敖氏家族的许多大臣尤其是许多将士非常不满,这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亲卫部队东西两广的将士们。

总之,楚成王在斗子文告老后越来越昏庸。到后来,还不经审查以私通晋国罪为由杀了令尹斗勃。

对于司马斗宜生,则以城濮战败追究责任为由,调职到申县当县尹。

太子商臣根本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却流传着楚成王将要废太子的流言。

反正一句话,楚成王的许多行为已经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许多朝中公族大夫尤其是若敖氏家族的支持。

相反,太子商臣一直很重视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早就与包括楚王亲卫即东西两广的一些军官有所接触。

这也是后来商臣逼死了楚成王后,楚国根本没发生大规模的内斗的原因。

非但若敖氏家族支持了太子商臣,连楚成王的东西两广部队都没有与太子东宫的卫队激烈战斗过。

第三,迅速集结亲兵,直接冲入王宫。因为作了充分的准备,商臣的亲卫部队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象样的抵抗便冲进了王宫。

反观楚成王,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他在寝宫吃惊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提着刀闯进宫来,很快便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楚成王知道,自己此时已无力回天。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亲卫部队东西两广能够迅速赶来,或者其他的军事力量能够快点到来勤王。

他最后的挣扎只能是拖延时间。史料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楚成王对商臣道:“不谷认命,临死之前唯求一事。”

商臣道:“何事?”

楚成王道:“不谷不希望做个饿死鬼,能不能吩咐厨房煮一个熊掌给不谷,吃饱了不谷上路就是。”

商臣冷冷回道:“不行,您也不要有什么幻想了,您的部队此时都已经听命于我了。”

楚成王长叹一声,此时他也终于清醒了:是啊,如果没有东西两广亲卫的消极抵抗,凭东宫那点兵力,怎么可能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王宫?

楚成王道:“既然天要亡不谷,不谷也不敢违抗,不知新王将给不谷一个什么样的谥号?”

商臣面无表情,冷冷道:“您昏庸无道,配个灵字。”

楚成王听后大惊,他彻底没了一贯来的威严,几近哀求道:“儿啊,父王知道亏待你,不应心生废你之意。

但父王毕竟一生南征北战,为咱大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谥号为灵,父王死不瞑目啊。”

商臣也不禁动容。

是的,不管楚成王后期是如何昏庸无道,但终归是一代雄主。

数十年来,叱咤春秋江湖,令无数小国胆战心惊,令齐晋等大国不敢轻视,谥号为灵也确实残忍了些。

他点点头,用相对客气的口气说道:“父王,您如果尽快完成您的使命,楚国将给您一个成的谥号。”

楚成王听后长长舒出一口气,随即接过商臣递过来的白绫,自缢而亡。

这便是太子商臣弑父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看到了此时的商臣已经成长为一名既成熟又果敢的政治家!

做事谨慎周祥,且能抓住重点,行动不拖泥带水,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己所用。

尤其是在套取江芈废立太子真相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当的智慧,最终获得了成功。

当然,他是残忍的。

纵观古今中外,确实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弑父夺位。

不管怎么说,成王败寇,只要商臣能够把这个楚王当好了,人们应该会淡忘他灭绝人伦的杀父历史吧。

这里,我们简单讲讲王侯的谥号。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

谥号,是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一般来说,谥号有三个类别。

一种是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品德,如晋文公、周文王。“康”表示安乐抚民,如楚康王。“平”表示布纲治纪,如周平王。

“成”表示有相当历史功绩的。所以,楚成王听说自己可以用“成”字盖棺定论,是相当满意的。

第二种是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如隋炀帝,“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如周厉王。“灵”表示乱而不损,如楚灵王。

所以,楚成王很担心自己摊上一个“灵”的谥号。

第三类是不褒不贬类的谥号,一般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如宋愍公;“怀”表示“慈仁短折”,如周怀王、楚怀王等。

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如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

夺得中国历史上谥号字数冠军的是清代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在是令人无语。

公元前626年,楚国一代雄主楚成王薨,太子商臣继位,这就是楚穆王。

楚穆王同志,你要努力哦,赶快在你的12年在位时间,用丰功伟绩努力淡化你的历史污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