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楚武王薨于伐随征途
这次伐随,楚武王是做足了准备的。
史料记载,公元前590年3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
这里的“荆尸”,有人说是一种军阵,也有人说是一种祭祀,都有道理,我们也不计较了。
但是,像这样的出征,楚武王应是要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的,也可能要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尤其是这里专门提到了授予兵器,这个兵器指的便是戟,这是古代一种戈矛一体的长柄兵器。在春秋初期,这样的兵器算是高级货了。
史料专门记录下这一点,说明楚国此时的军队装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令尹斗伯比在此前的楚国伐罗前,曾担忧楚军因统帅屈瑕骄兵必败,结果果然兵败鄢水,对当时信奉巫神占卜的楚人来讲,你斗伯比这个乌鸦嘴坏了大事。
从此,一代贤相斗伯比闷闷不乐。
然后再是若敖氏的斗缗据权邑而作乱,被楚武王强势镇压。
斗缗作为斗伯比之兄弟,若敖氏第一位被楚王重用的大臣,居然在楚国最困难的时候反叛作乱,这令斗伯比这位若敖氏家族当家人非常不安。
史料并未记载斗伯比卒于何年,但从此春秋历史便不再有斗伯比的舞台了。
也许,斗伯比在这段时期郁郁寡欢而卒,或者斗伯比在这段时期为帮助楚武王建设郢都耗尽心血而亡。反正我们的春秋风云中再也没了这位楚国历史上第一任令尹,一位为楚国的崛起作出巨大贡献的若敖氏家族牛人。
这次伐随,楚武王以太子熊赀监国,邓曼夫人协助,自己则率斗廉、斗祁、斗丹、屈重等亲征随国。
需要交待的是,前莫敖屈瑕死后,楚武王任命了王族大夫屈重为莫敖,但此时的莫敖主要负责的是楚国王族内部事务,权力大大降低。令尹则由若敖氏家族的斗祁担任。
斗祁也是斗伯比之弟,楚国第二任令尹,此时的令尹职责是掌管全国军政,权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完成了祭祀,楚武王把目光从邓曼夫人关切心疼的目光中离开,跳上战车,长戟一挥,率领楚国子弟兵第三次征伐随国。
随国大惊,此时随国可谓是内无贤臣,外无良将,听说楚军来犯,只得自认晦气,抓紧备战。
楚武王志在必得,在他的战略构想中,楚国的伐随,就是要随国臣服。随国臣服楚国的战略意义重大,随国服则汉阳诸姬服,楚国要对付的江汉一带诸侯国实在太多了。
楚军很快进入随境,驻扎于随国下溠。历史上楚随第三次战役爆发了,史称下溠之战。
下溠之战,年迈的楚武王站在战车上,亲自擂鼓,楚军深受鼓舞,向着前来迎战的随军杀去。
随军败逃回随都,闭门不战。楚军紧追至城下,团团包围了随都。
也许看到随都城高墙坚,也许因为首战告捷,楚武王显得有些兴奋,晚上,他将同样兴奋的斗祁、屈重、斗廉等人召集至自己的军帐,部署了第二天的攻城行动。
第二天,众将士都按照楚武王的部署都进入各自战斗位置。发起进攻的时间到了,但大王呢?难道大王还睡着?
斗祁等人焦急着,突然楚武王侍从无比惊慌跑来报告:“报告令尹、莫敖,大王他......大王他......”
斗祁等人不待他说完,便向着楚武王帅帐奔去,斗祁回过头冲着那侍从喝道:“不许透露半个字,否则军法从事。”
楚国历史上最伟大之一的国君楚武王竟然崩了,崩于伐随之役的战场上!
斗祁、屈重等人对视了一眼,斗祁道:“莫敖大人,大王驾崩,此事非同小可。十万大军,一旦听闻此消息,必然军心动荡。万一随军此时来攻,我军危矣。当下必须封锁消息,确保大王之事秘不外传。”
屈重点点头,他对斗祁、斗廉道:“同时,出使随国,尽快与随国结盟,大军尽快返回。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越快越好。”
大家商议了一番后,最后一切照旧,楚军作出继续攻城的架势,随侯在城上看着黑压压的楚军便是胆战心惊,还抵抗什么?
快投降吧。
随侯举白旗投降,莫敖屈重代表楚武王进入随国国都,随侯在随国从此臣服楚国、尊楚国为王的楚随盟约。
手续办完后,楚军才收兵回国,直抵汉水西岸后,才为楚武王发丧。
这便是楚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秘不发丧。
楚武王病逝后,邓曼夫人叫来众臣按楚武王临行前的遗言,由太子熊赀即位,史称楚文王,而邓曼夫人也从此积疾而亡。
八百多年历史的楚国,其中有四百多年一直是以周王朝的子爵诸侯国而存在的。只有从公元前704年起,楚君熊通僭号自立为楚武王开始,楚国才完全以自立的姿态雄起于列国。
楚武王是一位伟大的君主,终其一生,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一生文治武功,多次亲征讨伐,积极开疆裂土,无视庸俗礼制,创县制,改官制,强法治,建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楚国的崛起和强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再见了,伟大的楚武王,您放心好了,楚国已经开始崛起了,您一代一代的子孙一定会继续努力,实现您对楚国富国强兵雄起春秋江湖的梦想!
我们就等待着楚国第二任楚王楚文王继续掀起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