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鄾地之战,古襄樊最早的一次战役
伐鄾之战,本来楚武王并没有想到邓国会参战,因为一开始楚武王已经派人与邓祈侯作了交涉。
邓祈侯说,使团遇袭不干邓国鸟事,楚武王这才放心派斗廉率兵攻打鄾国。
再说,这次讨伐鄾国与军事实力强大的巴军组成联军,何愁大事不成?
在相对弱小的鄾军面前,斗廉勿需多谋划,他将军队分成左右两队,双方列阵对峙。
一通鼓响,斗廉帅旗一举,全军直冲鄾军。
鄾军哪里抵挡得住?
顿时全线溃退入城,紧闭城门不出。
楚巴联军团团围住鄾城,强行攻城。
按斗廉的意思,只要兄弟们加把劲,这鄾城很快便破了。第一天的对阵中打败了鄾军,联军士气高涨。明天起,便是攻坚战了。
斗廉吩咐大军暂停进攻,先作好攻城一应准备,等次日一鼓作气,拿下鄾城。
谁曾想第二天,还没等楚巴联军发起总攻,突然鄾城箭楼一阵鼓响,城门顿开,一彪人马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直扑楚巴联军。
此时的楚巴联军,刚列成攻城阵列,而非冲锋对战阵列,哪曾想昨天被杀得溃不成军的鄾军,此时会主动出城突袭?
楚巴联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阵形顿乱。
好在联军军事素质极高,近距离与敌相接极其勇猛。再加上联军统帅斗廉临危不乱,沉着指挥,率军抵挡一阵后,楚巴联军并未溃乱,有序后撤。
原来,正是邓国大夫养甥、聃甥率邓军赶到了。
邓国本是实力较强的国家,这次突袭成功,统帅养甥不免心中得意,心想你楚巴联军不过如此。
首战告捷,令邓军将士士气高涨。养甥与聃甥商议了一下,让士卒饱餐一顿后,准备再次主动进攻。
斗廉败了一阵,虽无损主力,但主要攻城武器却大部分被毁,不免自责。
是的,战场上,轻敌是最大的忌讳。鄾军虽是弱旅,但邓军势强。如果一味对阵拼杀,凭楚巴联军战力超强,不惧敌军,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惨胜斗廉不能要,也要不起。
令斗廉头大的是,楚巴联军远道而来,不宜打持久战。如果不加紧进攻,待粮草耗尽,那更不得了。
好样的,斗廉同志,要成为名将,不经历失败是不现实的,不在失败中总结原因是不明智的。
斗廉同志,继续努力吧。
晚上,斗廉坐在中军帐里,看着军事地图,鄾城外面三十里处便是一片相对空阔地带,但两侧缓坡连绵。
斗廉凝思良久,计上心来。
第二天,斗廉亲自率亲兵实地考察,发现这些低山缓坡茅草丛生,正好伏兵。
斗廉大喜,心头早生的计策立即成形。回到军帐中,他立即排兵布阵。
斗廉命大军作好撤退准备,当然,这个撤退是小退,只退十余里地。
同时,令巴军在退达点部署强弓箭弩,建立起稳固的防守。
然后,斗廉派一支楚军前去挑战,命令只许败不许胜!
养甥见楚军挑战,立即率兵出战。
两军相交,楚军很快不敌撤退。邓军掩杀过来,却遭到巴军以逸待劳的弓弩阻击,冲锋受阻。
养甥见邓军已经取胜,下令暂行撤退。
斗廉内心冷笑,命令楚军继续。
同样的玩法,同样的结局。一连三次,楚军继续挑战,邓军出击并连续取得胜利。
三次交锋,都击退了楚巴联军。养甥的信心膨胀了,邓军的信心爆炸了。
此时的斗廉正部署着他在鄾城的终极一战,他将巴军部署于离鄾城三十里外的两侧缓坡草丛中,吩咐待邓军进入伏击圈时,玩命地干死他们。
这一次,斗廉再次了下战书。战书是这样写的:
这样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眼下双方已经相持了一段时间了,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骝骝吧,大家干脆好好干一架。楚军败了便撤军,邓军败了便交出鄾国等等。
养甥接过战书,心想,楚军不就这点战力吗,来来来,老子陪你玩。
于是,回书应战。
双方军队便在离鄾城三十里处不到一点的地儿摆开了。
斗廉亲自率楚军,军队横阵而摆。
邓军统帅养甥一看楚军这个阵形,心头冷笑暗喜:你楚军居然摆出这样一个明显是挨揍的战阵?
确实,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作战,横阵是最为薄弱的。军队对峙时,一般是方阵,或者长蛇、鱼鳞、锋矢等较为普遍,而横阵最易被冲散,容易被敌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鼓响,进击!
邓军冲杀过来,楚军一时难以抵挡。斗廉率军且战且退,最后是全面撤退。邓军求胜心切,全力追击过去。
斗廉冷哼一声:小样,等会让你们看什么叫被打得满地找牙!
养甥、聃甥却在想:这次最好是将斗廉俘虏了,给楚国一个下马威瞧瞧,今后再也不敢在咱大邓国地盘上耀武扬威。
邓军全力追击,却将侧翼暴露给埋伏在两侧的巴军。
巴军经过一天的休整与等待,早就求战心切了。
看着邓军完全进入伏击圈,只听一声号响,巴军发起猛攻,由两翼向邓军侧背攻击,并截断了邓军后路。
斗廉听得号角声响,旋即停止后撤,部队迅速靠拢,后队作前锋,全力反击。
邓军腹背受敌,哪里抵挡得住?
邓军大败,四散溃逃。
鄾国国君得知邓军溃败,知道大事不妙,趁楚巴联军尚在激战,带着剩余军队弃城逃走。
鄾国,就此灭亡。
楚国本不想打邓国,一方面邓国本是楚国的联姻之盟国,另一方面,邓国确实国力较强,楚国也不敢贸然主动攻击邓国。
但邓国自己要作,那便让他作吧,不作不死呗。
这次战役,邓军死伤惨重,邓国遭受巨大打击。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内,邓国连续出事,短短二十年内更替三位国君,邓国迅速走向衰落。
对这个强大的邓国,楚国从一开始非常忌惮,到后来开始不把邓国放在眼里,再后来楚国主动连续发起第二次、第三次伐邓之役,最后于公元前678年把邓国灭了。
斗廉指挥的鄾地之战胜利,无疑有巨大历史意义。
这是春秋初期,先佯败后退,再实施反包围,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地区最早的一次战役,史称鄾地之役。
这场战役让斗廉的威名远播,成就了一代名将风采。在接下来的楚国南征北伐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位楚国名将的精彩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