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楚国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下)
楚庄王非常高兴,尤其是青铜业的发展,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楚国本就盛产青铜,但大量的铜矿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开采不力。
现在国家的青铜堆积如山,楚庄王便有了好大喜功的想法:咱大楚青铜如此之多,那便用点掉吧。
于是,他找孙叔敖商议,推行币制改革,将原来的铜币一律铸大铸厚。
是的,这也是展示咱大楚国力所在,让各诸侯看看,大楚国力雄厚如此,所使用的钱币也比你们的大。
孙叔敖迟疑了一下,没有当场反对。有的事,要让领导尝试尝试后才知道利弊所在。
原来,楚国市场上流通的通行货币是一种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这种铜币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楚庄王本就不懂经济,却好面子。
他认为,楚国现在国力强盛了,处处都要体现大国风范,其中一个风范便是大气。所以在这个铜币上,楚庄王下令改铸成大币。
这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
首先是商人们有想法了:国家到底要搞什么了?会不会借此来剥夺我们的利益啊?下一步会不会将我们的商业都收归国有?等等。
楚庄王当然是不知道的,币制改革是经济改革中最敏感的改革之一,没有特殊情况,你动这个货币做什么?
然后是老百姓有意见了:原本的蚁鼻钱多好使啊,轻巧方便,现在改成大币,太不方便了,还不如不用这玩意儿。
于是,大家干脆按最早的那种交易方式,用我的布换你的盐,用我的米换你的油。
这叫什么?以货易货,不要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了。
这就意味着商业走向萧条,楚庄王的这个换币行动,完全失败了。
孙叔敖将相关情况向楚庄王作了汇报:
“大王,请治臣罪。因臣施政失当,同意大王改变币制,导致市场混乱商业萧条,这都是臣之过。臣恳请大王恢复原来的蚁鼻钱以安民心以宽商贾。”
得,这个孙叔敖,别看从政才几年,却已经学会了官场上一般人最难学到的一套:将领导的责任主动揽到自己的身上。
楚庄王还有什么意见?马上恢复币制,于是,一切又正常了,市场又繁荣了。
这便是孙叔敖在抓经济促发展上的具体作为。史料记载,楚国在孙叔敖的执政下,百业俱兴,人民安定,国库充盈,城无盗贼。
楚庄王笑了,群臣服了。
孙叔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贤相,他既是一位循吏,也是一位廉吏。在他的身上,辉映着一位古代官员的超高级人格魅力。
孙叔敖的一生,是谦恭的一生,他常常向他人求教,并时刻铭记于心,成为一生的行动准则。
有一次,他听说在狐丘之地有一位老者,知识渊博,人民都很爱戴他,尊称他为狐丘丈人,孙叔敖便登门拜访。
狐丘丈人见令尹亲自来访,他知道孙叔敖当上令尹不久便做了大量的惠民利国实事,所以非常高兴,也很欣慰。
他与孙叔敖一边喝茶,一边攀谈起来,两人聊了很多国计民生的大事,许多对孙叔敖非常有启发意义。
孙叔敖向狐丘丈人求教为官之道,狐丘丈人说:“老夫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令尹大人可知?”
孙叔敖道:“愿闻其祥。”
狐丘丈人于是解释道:“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沉默了,现在自己已经是楚王的红人,甚至已经活在楚国人民的一片叫好中,位高权重,爵位不可谓不高,官职不可谓不大,俸䘵不可谓不多,这就是三利啊。
但这三利背后,还深含着这样的隐患:来自人们的嫉妒,来自领导的不满,来自同僚的怨恨,这就是三害啊。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害,其实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哲学道理,所谓祸福相伏,正是如此。
后来,庄子关于塞翁失马的寓言,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孙叔敖牢牢记住了这三利三害,他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能将这三利转化成三害。
是的,三利他都已经客观存在了,他要做的便是破解这里面的三害隐患。
爵位虽高,但心系百姓,多走基层,亲近民众,多做替民解困之事。
官职虽大,但为人低调,谦虚谨慎,慎小慎微,多施兴国强邦之策。
俸䘵虽多,但不贪不敛,体恤贫苦,好善乐施,多行雪中送炭之义。
孙叔敖把自己的想法对狐丘丈人讲了,狐丘丈人感慨道:“令尹如此,估计连尧舜也做不到吧。”
但孙叔敖做到了!
史料记载,孙叔敖一生清廉,生活上极其俭朴,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穿帛衣,自家的马也不食粟,生活之简朴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展现在人民面前的楚国一国令尹,是一个“粝饼菜甍,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的形象。
他将自己的绝大多数俸䘵都用于治理水患和救济穷人上。
史料记载他为国为民耗尽了家业,到后来去世时,“家无余财,妻子穷困,负薪而食”,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
孙叔敖去世后,儿子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由于家里实在太过于贫苦,孙叔敖的儿子不得不去找他父亲的好朋友以求救济。
堂堂一国之相的家啊,这样的人,古今中外,还有出其右者乎?
所以,《吕氏春秋》、《荀子·非相》把孙叔敖列为圣人。
作为令尹,孙叔敖专注于治国理政上,为国家而不计小家。
诸葛亮曾评价孙叔敖说:“昔孙叔敖乘马三年,不知牝牡,称其贤也。”
意思就是,堂堂令尹,自己骑了三年的马居然不知其是雌是雄,高度评价了孙叔敖一心扑在为国为民大业上,而不被其他的琐事所分散了精力。
真正的鞠躬尽瘁!
孙叔敖还经常推功揽过,足可以说是担当作为的表率,上至楚庄王,再到楚国群臣,下至楚国军民,大家都很佩服他。
是的,唯有自己作出了表率的领导,才会得到真正的人心。
这就是孙叔敖。
孙叔敖的一生,政绩突出,实施的安邦兴国利民之策,无不从实际出发,不高谈阔论,不强推狠施。
史料记载了孙叔敖在推行车制改革中的一件事。
当时楚国流行的是一种叫“庳车”的马车,这种马车因为底盘较低,所以坐起来不容易颠簸。
楚庄王认为这种马车不利于作战,王公大臣和将军士兵都应该在平日里按战车的标准坐马车,所以命令改革车制,要求将车轮加大,底盘增高。
但大家貌似都不愿意,原因是原来的那种“庳车”因为底盘底,所以坐着稳,舒服。
孙叔敖经过调研后对楚庄王说:“大王,车改已经要求了多次,但显然百姓还不大理解。臣有一计,大王不妨用之。”
楚庄王本就为此事忧心重重,只令尹有办法,便问计将何出。
孙叔敖的办法是另辟蹊径。
他建议楚庄王,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槛都加高,这样本来可以直接通行的马车便不得不停车,乘车的人便不得不下马。
楚庄王听后连称大妙,便依计而行。
果然,只用了半年,全国各地的马车都自动加高了底盘,楚庄王的车改得以顺利推行。
这便是孙叔敖的施政办法,他很少搞那种强行推行的那一套,大多数都用了教化以导民意的办法。
所以孙叔敖能赢得楚国上下的拥护和爱戴,也能赢得历史上的高度评价。
孙叔敖不但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他还十分注重家风建设。
在他的家里,不允许有任何贪公谋私之为,也不允许妻儿言行高调。孙叔敖临死之前还告诫儿子不要贪慕荣利。
史料记载,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道:“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
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没人会喜欢这地。如果接受楚王封赏,你就要了那块地吧。”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
后来,孙叔敖的后代便世居寝地。
这也是孙叔敖的眼光和智慧,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人,是不会把眼前利益当作长足的利的益。
如果接受楚王封赏的肥沃之地,那一定会惹来别人的算计。而人家所不看好的,自己拥有了才会长久。
后来,晋国有一位叫士会的牛人,也向孙叔敖学习,不要好地,要贫地,也就拥有了真正的为子孙后代谋幸福。
孙叔敖和士会,都是那个时代能把眼光看到好几代后人的高人。
孙叔敖去世后,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有的人便放弃了原来的蒍氏而改成孙氏,也有的以孙叔为氏,成为中华姓氏库里的孙姓和孙叔之姓的渊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