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的心理
第一节 人的心理构成
心理现象是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现象。它无数次地发生在头脑中,并支配着行为,影响活动的成效。人的心理是由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方面构成的。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构成人的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的方面。它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的基础,也是整个心理现象的基础。例如,人在清醒状态下,总会看见光亮、颜色,听见各种声音,尝到某些味道,闻到某些气味,感触到温、冷、压、痛。以上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这种关于大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统称感觉。当人们产生感觉时,往往会辨认出什么事物在引起我们的感觉。发出香味的是玫瑰花,鲜艳如火;迎风飘扬的是国旗;悠扬悦耳的是某支著名的乐曲。这种对事物的辨认叫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在离开了事物的直接作用以后,原来看过的图形和听过的话语,仍然可以在大脑荧屏上恢复,如“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这就是记忆的现象。人们不仅能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场景,而且通过记忆原材料可以设想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例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图纸初步设想竣工以后的楼房形象;作家和导演依据所收集的素材,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自己的作品中、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与宏伟场景,这就是想象。人们还能对那些没有或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推算和预测。例如,根据出土文物情况推断过去的历史,根据现有的综合国力预测国家未来的发展进程和速度。这里的推算、预测,就是思维活动。
通过开展以上的心理活动,人们就能对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外部和本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因此把它们统称为认知过程。
(二)情感过程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根据自身需要,产生种种态度体验,如有时赞成、有时反对、有时热情、有时冷淡或平静、有时快乐、有时忧虑,这就是情绪和情感。人和类人猿所共有的喜、怒、哀、惧被称为情绪。人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一般被称为社会性情感。
人们产生情绪或情感时,总是伴随内脏生理活动的激活与肌肉组织的改变。例如,愤怒时呼吸急促,血液循环加快,拍桌击掌;恐惧时血液循环减慢,四肢瑟瑟发抖;应激时血糖升高,肌体力量骤增;等等。内脏和肌体活动的变化不仅反馈给大脑并与认知结合起来,产生各种情绪体验,如激动、沮丧、悔恨,而且对外部行为活动起组织或瓦解作用。所以现代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认知、体验、生理激活与行为共同结合起来的复合体,对人的一切活动起动机作用。最近几年,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相对于智商的新概念——情商(情绪商数),情商概括了智力以外的、以情绪为核心的大部分心理素质。情商影响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爱情和婚姻等。
(三)意志过程
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作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意志行动。比如,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乐观的心情或受挫折的失望情绪,均可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产生改变现状的动机和愿望,从而确立行动的目标和制订计划,并付诸实行。意志过程即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
知、情、意三种心理过程在头脑中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依据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复杂流程。
心理过程也可以一分为二,即把认识过程叫意识,把情感和意志过程合并为意向。意识表示人在清醒状态下对客观外界的认识,是客观现象转化为主观知识、经验的活动。意向表示人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方面,为全人类所共有。此外,人的心理现象还有个人差异的方面,即个性心理。
二、个性心理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以及后天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总带有个人的特点,即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心理特征
人人都有认识过程,但有的人反应快,思维灵活,记忆敏捷;有的人反应慢,思维灵活性不够,记忆力较差,这是人的基本能力的差异。
人人都有知、情、意三种心理过程,但是在产生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上,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情感的产生与表现上,有的人的情感来得快,强度大,气势凶猛,但不稳定,一会儿就过去了;有的人不易动情,但情感一旦产生,便较深刻稳定,这就是人的气质差异。
人们在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上,也会有所差异。对别人是诚恳的、坦率的,或是虚伪、狡猾的。对自己是自恃清高的,或是谦虚的;是自信的,或是自卑的。对事是认真的、勤勉的、细微的,或是马虎的、懒惰的、粗枝大叶的。这就是人的性格特征。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是复杂而辩证的多面体,像三棱镜一样,内容复杂丰富,不像文字描述的二分法,非此即彼。性格是个人很稳定的个性特征,不轻易被改变。因此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预测一个人在某种场合下将会做什么和怎样做。
(二)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心理现象的最高层次。它指导、调节和推动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活动。其中,需要是人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个人感到欠缺或过剩时产生,从而实现一定目的。因此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产生这样或那样行为的根本原因。需要常新常青、健康合理,一个人的活力便永不枯竭,而且和环境保持最佳平衡。需要或欲求变态,人将产生问题行为或反社会行为。正当合理的需要不仅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也是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的源泉。动机是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满足需要的条件,并且时机成熟时,直接推动行为的动力。动机可以说是需要的转化形式。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都可以说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并起动机的作用,而且决定心理和行为的方向与选择。
人的整个个性结构亦可划分为三个子结构,即动力结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特征结构(能力、性格、气质)和调节结构(自我意识)。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活动所出现的相对稳定状态。例如,思考过程中出现的灵感状态、迟疑状态、刻板状态、聚精会神的状态、注意涣散状态,产生情绪的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产生意志的过程中的信心状态或犹豫状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时的一种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状态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而是知、情、意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容易流动变化,也不像个性特征那样稳定持久。心理状态制约心理过程的效果,也在一定过程上影响个性特征的形式。例如,“漫不经心”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认知能力,而且经常反复出现,有可能成为很稳定的个性特征。
人的心理现象的三个构成部分——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不是机械堆砌和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机的组合,按一定规律活动着和发展变化着,构成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
第二节 人的心理实质
人的心理现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的共同本质属性是什么?一方面涉及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正确理解心理现象等问题;另一方面还涉及心理的定义,即“心理”是什么的问题。
早在远古时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遭受自然的威胁,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受灵魂的支配,人的感知、思绪、梦境也不例外。唯心主义的心理观认为灵魂是一种不依赖于物体,从来都存在于宇宙中的永恒的理念。早期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依赖于身体。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人类的科学成果,阐明了客观现实、脑、意识三者之间的唯物辩证关系。现代心理学家遵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科学为依据,概括出一切心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行为的调控系统。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就心理的物质本体而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
1.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前提
动物心理发展的历史表明,心理不是从来就有的永恒存在,而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物质属性。无机物、植物、单细胞动物都没有心理现象;多细胞动物具有散漫分布的网状神经组织,但还没有相对集中的神经索、神经中枢(见图2-1),只能产生类似心理萌芽的感应性。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产生于有索状神经中枢的环节动物,如蚯蚓。实验证明,蚯蚓已经能建立最简单的条件反射,将蚯蚓放入阴暗潮湿的T字形通道内,训练蚯蚓从纵道而入,往右拐的地方没有电击装置,稍前一点放有粗糙的砂纸。通过上千次的训练,蚯蚓可以在身体接触砂纸时立即掉转方向爬行。这表明蚯蚓已经能建立信号性的条件反射,粗糙的感觉是疼痛感觉的信号。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神经系统和生活条件逐渐复杂化。到了灵长类的人猿科动物,它们的神经系统的头端——脑,无论在重量和外形上,还是在内部构造上,都接近人脑,心理水平也进入具体思维阶段,它们能通过顿悟和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可见,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随着脑的发展而发展。
图2-1 神经组织示例
2.大脑是心理的最重要的器官
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由脑髓和脑(大脑和脑干)组成;外周神经是传递信息的通信网络,由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由140亿个神经细胞折叠成不规则的六层,分左右两半球,由连合纤维(胼胝体)相连。由于折叠,大脑两半球有许多凸起的回和凹下去的沟。其中最主要的沟和回是中央沟、顶枕裂(凹下去较浅较小的部位)、大脑外侧裂和中央前回、后回。这些主要的沟、裂、回把大脑割裂成几个主要区域: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这些区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主要部位(见图2-2)。
图2-2 大脑构造
3.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
心理是脑的机能。每种心理现象在大脑半球皮层上都有相应的代表中枢。了解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就是分析心理现象的动力定位问题(见图2-3)。
感觉机能系统包括外周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后半部(以中央沟为界)的顶叶、颞叶、枕叶等。体表感觉如温、冷、痛的代表区在顶叶的中央后回处。本体感觉如肌肉、关节的运动和位置的感觉代表区在额叶后部的中央前回处。听觉代表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视觉的代表区在枕叶的鲍状裂两侧。嗅觉和味觉的代表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一般认为嗅觉冲动主要投射于大脑半球边沿部分(与脑干邻近)的海马回一带,味觉冲动投射于中央后回的中下侧。内脏感觉的代表区在大脑半球的边缘、环绕胼胝体周围部分。总的来说,整个大脑半球后半部是各种感觉信息的加工整合系统。
运动机能系统包括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传出神经、动作效应器,负责执行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将运动冲动发到肌肉、关节和腺体中,使躯体行动起来。传出纤维除主要来自中前回以外,还来自被称为感觉区的中央后回,以及前额叶等广泛区域。因此,大脑皮层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的调节不限于中央前回的狭小区域,特别是前额叶的参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联络机能系统在大脑半球上除了包括感觉投射区和运动区以外,还有更广大的联络区。联络区分散存在于上述区域的附近和额叶的最前端。感觉联络区指各种感觉投射区邻近的大量的短轴联络神经元,其功能是组织进入感觉区的神经冲动,以便获得更精确的感觉信息。例如,红色灯光刺激传到枕叶视觉区,只能单纯地揭示红色的物理特性。至于红光表示的意义,如“停止”或“危险”,必须依靠附近的视觉联络神经元来揭示。听觉亦如此,如果听觉投射区附近的听觉联络神经元受到损伤,在接受外部声音刺激时,只能感觉到有声音,我们不能理解和判断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即听而不闻。
运动联络区在运动区的附近,其功能是对运动方式和运动程序加以组织。以写字为例,如果运动联络区受损伤,病人仍能做书写状的动作,但却不能书写出他以前所熟悉的文字。
前联络区存在于大脑半球额叶的最前端的广大区域,在鲁利亚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指出该区域在人形成意向、运筹规划和调节监督自己的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验证明,损坏前联络区的狗不能集中精力去获取一个目标物,它对任何无关刺激物都起反应,如去追逐偶尔被风刮起的一片落叶;被损坏前额叶的猴子不能凭记忆去选择放有食物的杯子,正常的猴子却能够在数分钟内解决类似问题。人的情况显然不能和动物等同,但在病例中发现,前额叶受伤害的人仍有简单的智能活动,却不能从事综合性与推理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前额叶联络区是监督、规划、意志、创造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大脑半球后半球的一切信息传送到这里加工整合,一切决策和指令从这里发出。前联络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司令部——大脑半球的核心部位。
图2-3 脑的机能
4.大脑两半球的分工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见图2-4),实际上是机能动力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把和语言、逻辑思维有关的大脑左半球叫优势半球,把和知觉、形象识别有关的大脑右半球叫非优势半球。美国斯佩里教授(Roger Wolcott Sperry)在“裂脑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大脑半球分工的新论点。首先,他改变了大脑两半球左优右劣的观念。他认为大脑左半球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知觉和形象识别,这是功能不对称之分,不是优劣之分。它们在多种多样活动中各具优势,或交互优势。其次,他改变了两半球功能对抗的观念。他用实验证明右半球也有语言理解功能,左半球也能识别形象和颜色。因此一旦某一半球受损害,其功能可以被另一半球补偿。生活经验也做了证明,上海曾发现一位姑娘,她小时候因脑部肿瘤切除了大脑右半球,现在仍能唱歌和绘画。
斯佩里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大脑机能定位学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2-4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
以上原理充分证明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
(二)心理是脑的反射机能
1.反射概述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实现的,对一定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回答活动。
反射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行,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狐。它由五个部分构成:①感受器,即把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换能器;②传入神经,即把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经过多次交换神经元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③反射中枢,即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某一反射的神经元的总和;④传出神经,即把中枢神经的冲动经过多次交换神经元传导到效应器;⑤效应器,即参与反射并引起动作的肌肉、关节、腺体等组织。
反射弧(见图2-5)并不是弧形装置,而是闭环装置。在效应器官里,即肌肉或关节中,有一种本体感受器,能将效应器官的活动状况和位置传入神经,反馈回中枢,使中枢对效应器的活动加以调整,使之不断完善和精确。
图2-5 反射弧
反射弧的闭环装置使有机体自身行动的信息得以回收,使人的行为在中枢监控下能够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心理就发生在反射弧的中枢过程之中。
2.心理现象的反射性质
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学说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伟大意义在于把心理现象与客观刺激物的引发同神经装置的生理反射紧密结合,从而使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得到唯物的说明。
反射的种类有很多,只有条件反射才具有心理意义。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得来、不学而能的本能,可以不在意识、心理支配下去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所以不具有心理意义。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号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表示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意义被揭露,从而使高等动物在识别和学习各种信号刺激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条件反射的心理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第一,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以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为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用无关刺激物如铃声、灯光之类多次与无条件刺激物如事物相结合(时间上同时出现,或无关刺激物稍前),以后单独出现无关刺激物时,也能引起有机体的类似无条件刺激物出现时的分泌唾液与吞咽反应,这样条件反射便形成了,见图2-6。
图2-6 条件反射形成示意图
条件反射的形成,表示原来对有机体无关的刺激物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代替无条件刺激物对有机体发挥作用。所以条件反射又叫信号反射。
无关刺激物为什么能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并代替无条件刺激物的作用?巴甫洛夫为此沉思、设想,做了无数次的高等动物的实验,提出了“暂时神经联系”的原理。巴甫洛夫作为一个研究消化腺的生理学家,在探索狗的进食与唾液分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狗在饥饿时看见喂食的人或盛食物的空盘子,也能引起和进食相同的流唾液反应。巴甫洛夫设想狗的唾液中枢和视觉中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神经活动过程,才使得它产生了类似“联想”的心理现象。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巴甫洛夫在实验基础上,推断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是,在大脑皮层上,在无条件反射中枢和条件刺激物的中枢之间拓通一条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通路,叫“暂时神经联系”。当条件刺激物如铃声单独出现时,神经冲动会沿着这条通路流向唾液中枢,引起流唾液反应,这时候,无关刺激物便替代了无条件刺激物所起的作用,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现代脑电科学的研究证明了巴甫洛夫的推断。神经冲动不仅会沿着一个神经细胞做连续的电性流动,也会通过生物化学变化,跨越细胞之间的间隔,激活下一个神经细胞,使之产生冲动。也就是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神经细胞之间,是能建立联系通路的。正是这些神经联系的建立,各式各样的条件反射才得以形成。
第二,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这是苏联心理学界的观点。从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来看,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是生理现象;从条件反射对人和动物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条件反射对有机体起通知、预告作用,使有机体掌握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因而它又是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实。“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谈癌色变”都是见微知著的信号活动,也是我们称之为“联想”的心理现象。条件反射学说把生理和心理统一起来,表明心理现象并不神秘,他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条件反射为人和动物共有,但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上的不同,人和动物的社会实践不同,大脑结构和信号反射系统也不同。
3.两种信号系统
人的心理是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系统。
两种信号系统指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两种信号系统划分的依据是信号刺激物的特点。凡是以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事物为信号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被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凡是由语词作为信号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被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人在吃酸梅时,梅子的化学属性——酸味作用于味觉细胞,人产生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没有信号意义。吃过酸梅的人,看见梅子的形状,视觉中枢与无条件反射中枢建立神经联系,也会分泌唾液。在这里,梅子的具体形状是梅子的化学属性的信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活动即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成语中的“望梅止渴”则是人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人的心理现象或条件反射是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其中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例如,“木丫”一词在日语中是“书”的意思,没有学过日语的人没有将“木丫”和旧经验、书的具体形象建立过联系,也就是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做支持,便不能识别它的信号意义,因而不能引起有关书的任何联想。反之,第二信号系统支配和调节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例如,动物或第二信号系统不够成熟的幼儿被火灼伤过,以后看见火光,便会产生躲避、逃跑等防御活动,这是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儿童、成人等看见火光后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受他们头脑中语词引发的第二信号系统所支配,在这里火光即是灼烧、危险的信号。由此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高等动物如灵长类中的人猿,它们大脑中没有人类的言语视觉细胞和言语听觉与动觉细胞,不可能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机能活动,这是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本质不同的生理基础。借助语词和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才能超出感官范围,认识事物的本质。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反射机能,但是没有客观现实作为源泉和引为刺激,心理是不会产生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就心理现象的内容而言,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意识“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客观现实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然现实,如日月星辰、气象变迁、陆地海洋、飞禽走兽等。这类是指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同人们发生联系并被养成为认识对象时,才能起到心理的源泉作用。第二类是人造自然,或者说人类学自然,如楼房、铁路、飞机、大炮、计算机、宇宙飞船等,它们分布于人的周围,是人的心理的重要源泉。第三类是社会生活,如交往、学习、工作、生产等活动,体现人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把握。这类活动是人的心理最主要的源泉,决定着人性和动物性的区别。
人的心理,无论是简单的感觉或复杂的思维,就其内容而言,都可在客观现实中找到其源泉。即使是双生子,他们也会有个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为现实活动的影响,如交友等。
某些心理现象的内容,如想象成分,不管它如何荒诞和超脱现实,但构成它的原材料还是来自客观现实。小说中的人头鸟、猪八戒、孙悟空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找不出来,但构成人物形象的部分如人头、马身、猪头、猴头都是客观存在的。鲁迅先生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这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描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类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源泉,离开社会生活条件,如人际交往、学习、工作,与世隔绝,人即使有正常人的大脑,也不会有认得心理。以美国的津格(R. M. Zingg)为代表的人类学者研究了多位野生儿,将他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刚生下来就脱离人类社会,被动物奶大的野生儿;第二类是被人类遗弃或迷入荒原,靠自己力量独自生存下来的野生儿;第三类是被丧失人性的人关起来,失去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孩子。第一类、第二类野生儿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完全脱离人类社会环境,因而有的人不会思考,有的人的嘴不会说话,有的人的五官没有感受。第三类孩子虽然没有脱离人造自然(房屋、衣服、人类饮食),但由于被剥夺了交往、学习、工作等社会活动,17岁被解放出来时,头大身小,智力极度低下,分不清自己的性别,不知道镜中人是自己的影子,仅能说几句简单的话。从这三类野生儿的个案分析可以看见,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类心理的主要源泉。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不等于客观现实移植于头脑中,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不是照镜子似的机械反映。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主观映象绝不是主观主义的臆测或任意附加,而是指心理反映的特点。
心理不是客观的物质现象,而是主观的观念现象。物质的特点在于它的客观现实性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和物质的功能。心理则是“物的复写、摄影、摹写、镜相”①,即物的映象。心理映象的内容仅和客观事物相类似却不等于事物本身,不具有物质的形体性和功能性,而具有观念性和认识的功能性。当然,发生在反射弧中枢的心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作用于物,或者转化为物质。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把物质和精神即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的对应当作绝对的对应,那就是极大的错误”①。
心理现象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发生在个别具体人的头脑中,受到个人已形成的主观世界的加工改造,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
每个人由于先天素质不同、知识经验不同、个性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反映的选择角度也会有所不同。鲁迅先生指出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个人所关注的东西不尽相同,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玄”,才子佳人看到缠绵悱恻,浪子看到宫闱秘事,革命者看到排懑。
同一个人在自身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主观世界的变化,对同一件事的前后反映也不尽相同。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他年轻时初读司汤达的《红与黑》,不知所云,抓不住要领。当他参加了资产阶级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对资产阶级的罪恶有了亲身体会,再读《红与黑》时感受就深刻得多了。
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由于心理状态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学生觉得考得不错,人家问考得如何,学生很乐意回答;如果觉得考得不好,别人这样发问,学生会感到十分厌烦,觉得别人在讽刺自己。这是主观心情变化所致。因此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并不表示人的心理生活的弱点。个性及知识经验参与当前的反映,才使人的心理多样化。试问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生活不带上个性色彩,哪里谈得上丰富多彩呢?如果人的心理现象都像照镜子似的反映依次成功,那还有什么发展变化呢?
当然,主观映象也难免有片面错误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校正,才能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是负有历史使命的社会动物,决不消极地坐等客观现实作用于自己,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接触、使用和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进行反映,并通过实践来检验、校正、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心理反映,同时实践活动受到心理的支配与调节。
由于人对客观事物的处理和应用,加上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反映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由于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和多样性,人们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一、人的行为
对于“行为”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以麦独弧(W. Mcdougall, 1909)为代表的策动心理学派认为,行为是由本能推动的一种活动。没有本能,人就像失去发条的钟表,像熄了火的蒸汽机,一切行为都会停止。把一切行为归之为本能,这是一种生物学的行为观点。以华生(J. B. Watoson,1913)为首的早期学派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反应,而反应不过是腺体分泌和肌肉跳动。在他看来,把行为和刺激加以对照,调整刺激就能调整行为,心理等观念应该从心理学书籍中被排除出去。这是一种生物学的机械行为观点。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否认心理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早期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的勒温(K. Lewin,1936)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全部事态的函数,意思是行为是由人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的。但他偏向这种关系的单向影响,并用数字和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其观点仍然有一定的机械性。现代社会学习理论派的奠基人班杜拉(A. Bandura,1960)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人、行为、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很显然,班杜拉的行为观更辩证、更深入。
现代心理学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认为行为是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根据需要,采取手段去实现目标的外部活动。行为与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是观念性的由外向内的转化活动,即客观世界内化为观念世界的活动。行为是物质性的由内向外的转化活动,即由观念世界外化为物质力量的活动。但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心理是行为的支配和调控者;反之,行为状况通过反馈影响心理活动。外在刺激要控制和影响行为,必须通过心理作为中介。由于人的心理条件的差异,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或在同一人的不同情况下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因此人们的行为是极复杂的活动,不像行为主义学派理解的那样机械。
二、心理对行为的调控
(一)通过需要动机调控行为
需要是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原因,因而我们通过激发、培养或抑止、消除某种需要和动机来调控行为。
(二)通过认识活动调控行为
对于需要和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与评价,以及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和评价,是调控行为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我们通过认知评价去调整不健康或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促使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巩固,通过对环境信息进行调查分析,保证行为的顺利进行。因此,矫正认知障碍、提高认知水平、构建科学的认知模式在行为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通过情感和意志调控行为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意志、性格作为非智力心理因素,在人的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更是调控行为的关键因素。情感作为激活内脏与内分泌活动的心理因素,对行为起强大的推动作用。所谓“情之所终,性(兴趣)之所向”,正是此理。至于意志本身就是和行为相联系的心理成分,没有顽强的毅力,人就不能克服困难和忍受挫折,从而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和完成宏伟任务。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
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状态和内容。所谓意识水平,是指人在某一时刻,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处于非意识水平的活动,如脑电活动、内分泌活动和肝功能变化,是不可能被自己觉知的。当然,如果这些活动引起了效应,人们也许能觉察到;处于无意识水平的经验也很难为人所觉察。但无意识水平和非意识水平不同,无意识水平对人的知觉、记忆、动机和情绪会产生一定影响。“阈下知觉”反应,自动化了的自觉技能行为,没有意识到目的的冲动行为、病态幻觉、妄想,都是在无意识水平基础上产生的;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或活动在一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很容易被意识到,大量的记忆资料和某些基本假设的操作都处于前意识水平上。
意识还具有不同的状态,如从睡眠状态到警觉的清醒状态。意识可分为被动的意识状态和主动的意识状态。前者指人任凭思想游荡,被动地观察自己头脑中出现的表象和情绪体验。后者指主动地操纵自己的心智活动,进行有目的地控制。意识又可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异常的意识状态。这二者很难区分,但异常意识状态具有下列特征:认知能力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力,可能出现自我知觉或客体知觉异常,可能出现对规范和禁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削弱甚至消失。
意识还具有一定的内容。意识的内容是极其多样化的。我们一般把意识的内容划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前者指个人对周围世界进行有意识反映,后者指个人对自身及其内心世界进行有意识反映。
二、意识的特征
作为心理发展高级阶段的意识,其具有和动物心理不同的基本特征。
(一)意识的认识性
意识是具有一定内容的,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的总和。马克思把知识提高到意识存在方式的高度,意思是离开了知识,便无所谓意识了。“意识的存在方式和某个东西对意识来说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① 因而意识最重要的特征是认识性,即借助于认识过程,人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借助于感觉和知觉,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当时所感受的世界的感性图景;借助于想象,在意识中构成一种现时还不存在的形象模式;借助于思维,则可利用概括的知识来保证问题的解决;借助于记忆,使人们感知过、想象过、思维过的东西都能保存和恢复起来,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连续成一个整体。如果认识过程中意识的任何一项遭受破坏,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意识的混乱。
(二)意识的觉察性
人不仅能觉察到周围世界的存在,而且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包括觉察自己的认识过程,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情感体验,觉察自己的意志行为。同时,人还能觉察物我关系和人我关系,这就叫意识的觉察性。
意识的觉察性不仅是动物心理进化到人类心理所具有的特征,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儿童发展心理学证明,两岁多以前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他们不能使用人称代词“我、你、他”,而是用第三人称(红红、蓉蓉、弟弟、妹妹)来称呼自己,因而也就不能区别自我和他人,更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直到三岁前后,当幼儿能够正确使用人称代词,把人和我、物和我区别开来的时候,意识的觉察性才开始表露出来,并能用“我”作主语,也就是以我为主体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约束,如“我乖”“我不哭”“我要改”。
因此,意识的觉察性是通过言语加工、言语表达实现的,也就是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被言语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了。
(三)意识的自觉目的性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差别是人的行为具有自觉目的性,动物的行为则只是本能地合乎目的性。所谓自觉目的的主要表现是预见。人在行动之前,借助言语机制,能形成活动的意向动机,确立目标,预见后果,采取决策,估计完成的过程以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因而人能够在改变主客观世界中打上意志和意识的烙印。例如,我们赞叹一项工程的浩大、壮观、宏伟时,常常也颂扬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精神。
动物也能影响它们的周围世界,这种影响或改变是否是自觉目的性的表现呢?恩格斯曾经以希腊的一种野山羊为例说明动物行为的性质。野山羊啃光了一个区的全部树芽以后,会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照样行事。野山羊终年奔波忙碌,决不留下存粮。人则不然,宁可忍受眼前饥饿,也要留下种子作更长远之用。动物的行动是不符合目的性的,即行为在先,目的在后,事先没有预见性,只能根据自身当时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而进行;人的行为具有自觉目的性,即目的在先,行为在后。人能在行动之前预见后果,尽管预见的程度不同和预见时期不同,但总是要预见的,不完全根据自己当前的生理状况和环境影响处理事物。
(四)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人类祖先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社会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社会劳动是分工合作的集体劳动,直接促成了意识的目的方向性。人类祖先只有结成社会集体,才能同大自然做斗争,而意识的目的预见性只有在分工合作的集体中得以充分发展。比如,人的社会劳动惊扰了野兽,他们的行为没有同直接的结果——打死野兽相联系,但仍要认真去做,才能取得最后结果。这种认真负责的行为要求人类祖先认识到:我的行为和他的行为有关,他的行为和结果有关,因而我的行为也和结果有关。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意识的认识与预料。
从意识的实现情况看,意识是在言语加工、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实现的。离开言语,便无从产生意识的认识性、觉察性和自觉目的性。正是社会集体劳动使人类祖先到非说话不可的地步,即社会劳动把言语的生理机制固定在大脑皮层的结构中,使意识的实现具有物质依据。
从意识内容的来源和发展看,意识的内容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总要依据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个地位就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人的行为、思想、情感都要服从于社会地位。这就是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幸福观、事业观、职业观、婚恋观不尽相同的根本原因。
①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31.
①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45.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9.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