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实践与前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主要模型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具体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模型适用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但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行政规划限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跨省、市、区县特征明显,运用规划模型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地理区别。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又称为常规方法,主要来源长期经验积累,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背景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等实际状况,形成发展规划方案;定量分析法又称为模型方法,一般有预测模型、优化模型、需求模型等。通常情况下,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可视情况结合使用,产生各类组合模型。

4.2.1 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为主体的模型组合形式

该组合形式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为主体,结合预测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主要负责提供规划编制的总体方案;预测模型确定战略目标,明确规划将达到的预期效果;线性规划模型不断优化规划方案,包括战略目标、发展定位等内容,最终确定规划方案。

4.2.2 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枢纽的模型组合形式

该组合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核心,结合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产业规划模型、过程控制模型、需求预测模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①投入产出模型用来平衡县域内产品供求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②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主要负责定量分析,将科技、管理水平、技术政策、物价水平、居民收入等变化的数据纳入模型组合,以获得编制规划方案时所需的信息;③产业规划模型负责对全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全县关键领域、重点产业、资金、生态、人力等资源等进行合理配置;④过程控制模型对全县产业、需求、资金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检验;⑤需求预测模型根据未来市场变化、技术趋势、产业演进等因素,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对未来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等做出科学预测,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撑服务。该模型的具体组合形式如图4-1所示。

表4-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表4-1 (续)

表4-1 (续)

图4-1 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核心的模型组合

资料来源:姜爱林,包纪祥.区域经济规划的模型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1998(5): 46-48.

4.2.3 社会经济系统的TMSES模型

该模型以社会经济计量模型(SEMM)为核心,结合预测模型(MFA)、结构优化模型(MSCA)、结构—功能模型群(MSFA)、评价决策模型(MEMA),构成一个组合模型。预测模型输出本规划的初始战略目标,明确规划方案将达到的预期效果;结构优化模型根据动态变化不断完善规划方案;结构—功能模型负责调整社会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模型、结构优化模型三者的关系,保证规划方案不断优化、逐步完善;评价决策模型为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确定最终的规划方案①。

4.2.4 经济发展规划模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县域经济规划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外贸业等各方面,做好县域经济规划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首先,县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县域经济规划要坚持开放战略,吸收外在有利条件,通过内部系统转化,输出有效方案。其次,坚持整体观念。规划者不仅要将县域看成一个整体,树立全局意识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还要将发展过程看成一个整体,在发展规划中要考虑战略目标,保证规划能够分阶段、分步骤落实,明确县域产业时序、空间发展优化。再次,坚持综合与平衡的观点。规划之初,规划者要对县域总体目标、发展战略、指标体系进行总体协调,之后需要具体化各种参数、平衡各产业、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体协调,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化总体结构。最后,保证规划资料收集的准确、有效,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资料,尽量满足规划所需。

① 文章三种模型源于:姜爱林,包纪祥.区域经济规划的模型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5):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