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关概念阐释
关于儒家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儒家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契合”。另外还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概念分析并阐述其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本书的内容。
(一)儒家优秀文化的相关概念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思想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干、主体,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历经沧桑但大多数内容至今仍然是国家、社会和民众思想、行为的指导与标准,影响着世人的思维。
1.儒(learned man)
“儒”是一个出现极早的汉字,在甲骨文中就有。《说文解字》释义:“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向来重视丧葬礼仪,由此而形成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超度亡灵事务的职业及其人员,商周时期专门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的人被称为“儒”。儒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地位低下,但由于其掌握着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被贵族社会所需要,还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拥有一定权威,儒逐渐由贱民阶层上升为独立的智者阶层。同时,由于儒逐渐脱离了农业生产,专职于礼仪、祭祀等事务而知识大涨,到处传道讲学并求官问职,儒的含义也逐渐衍变成了“有学问者”。这样一个阶层的出现,为儒学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2.儒家(Confucian school)
儒家是孔子创立并信奉孔子学说的哲学学派。孔子从尧舜禹事迹和巫史文化中受到启发,在遵循尧舜之道的基础上开创了儒学,还效仿周文王和周武王制作礼乐制度。孔子首开私学,把贵族垄断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人称“弟子三千”(《史记·孔子世家》),逐渐形成了思想科学、门徒众多、大家辈出的儒家学派。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3.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和指导思想而形成的文化流派。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统治需求相契合,经孔子后学的传承与发展,在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下,逐渐发展成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包含政治、法律、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内容的庞大文化体系,这就是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历经浩劫但依然是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指导,也是统治阶级遵循的治国之道,并在世界上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4.儒家优秀文化(excellent Confucian culture)
儒家优秀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儒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考验,仍然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往行为以及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物质和精神成果①。儒家文化形成并长期发展于传统专制社会,受历史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统治思想后,加入了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造成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局面。传承弘扬儒家优秀文化要辩证地扬弃,吸收儒家文化精华,剔除其糟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本土人文概念,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历来广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基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文化根基。
1.文化(culture)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最初,“文”与“化”两个字在汉语中是独立的。“文”本义为“纹”, 《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后引申为语言文字、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文化象征符号。 “化”本义为“教行”,教化使人淳厚;后引申为生成、变成等。 “文化”一词首现于《说苑·指武》: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本义是“以文教化”, 《易经·贲卦》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方,文化原为“耕种、居住、练习”之意,后引申为对品德、精神、智能的培养和性情的陶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创造的历史产物,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不断演变与融合而成的富有民族特点与风格的文化,是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综合表现。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对各地、各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和现实影响力,并通过吸收时代精华而不断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先人在中华大地上创造的,并被中国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在精神文化方面,它包括思想观念、语言文字、伦理准则、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在物质文化方面,包括饮食、科学技术、工艺制造、服装饰品、古代建筑等①。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精华。作为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其对民族独立、社会发展、个人进步具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意义,成为中华民族延续历史和传承文明的精神命脉。它融合了古代各流派的思想精华,吸收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纳国家于伦理,合法律于道德,而以教化代政治”①,成为具有包容性、坚韧性、务实性的独特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价值观”虽然不是我国本土概念,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备受重视,成为继世界观、人生观之后的第三大“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正确看待世界、对待人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对每一个人、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
1.价值(value)
价值的原意为“是好的,具有积极作用”,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客体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② 作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价值是维持和推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其中的主体根据自身需求占有客体,而客体通过自身属性和能力满足主体的需要。
2.价值观(values)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人们根据主体需要识别事物、评判是非的思维或取向,由之反映出人、事、物的某种价值或功能,最后以主体的信念、理想、追求等形态呈现出来。价值观因人或因阶级而异,能够引导人们的动机,反映其认知和需求状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等特点③。群体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的抽象合集。
3.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
价值观根据其地位有核心与一般之分。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或群体众多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总体价值追求,是社会事务判断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那些从属于核心价值观并只存在于某些方面的价值追求与取向为一般价值观。对于一个社会或群体而言,价值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判,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凌驾并制约着其他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处于统御地位①。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认同性、长期稳定性、未来理想性等特征。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在党的十八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其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②,是当前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③。
(四)契合的概念
契合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契” “合”两个字组成,指投合、意气相投。
1.契(deed; get along well)
“契”字出现很早,本义为“刻”,指契刻记事(上古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图形等,类似制作甲骨文),引申为刻出来的符契、契约。《说文解字》: “(契)大约也。”《易·系辞》: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因双方意见相合才能订立契约,故又有符合、投合之义。《新唐书·李绩传》: “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契”通“锲”“栔”,均指“用刀刻”;还通“楔”,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用芦秆或木棒“刻”泥板的文字。
2.合(conform to; harmonious)
“合”字出现极早,骨刻文中就有,在甲骨文中出现多次,本义为“闭合,对拢”。《说文解字》: “(合)亼口也。”《庄子·秋水》: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后引申为“相应、相符”, 《说文解字》: “三口相同是为合。”明代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堂堂袁公,揆之于祭典礼经,无弗合者。”再引申为“和谐、融洽”, 《诗·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3.契合(agree; get along)
“契合”一词出现较晚,唐代才开始使用,语出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 “策行宜战伐,契合动昭融”,本义指投合、相合,表示意气、情志相投。后来又衍生出“符合”之意,宋代叶适《受玉宝贺笺》: “慰满民望,契合天心。”再后来又可指“结盟、结拜、结好”。本书中只用其本义。据说“契合”来源于契之“合”:古人订约时立契为凭而后两分,撕开之处犬牙交错,双方各执一半。事后若需对证契约真伪,只需将两半契约撕开之处对接即可,若契约“锯齿”部分相合则为真,否则为假。现在的契约虽然不再撕得豁豁垭垭,但用“骑缝章”还原成原章的“契合”办法验证真伪。
(五)从文化到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意识形态形成的根基。文化和价值观分别用自己独特的模式,以各自的视角从意识形态角度映射社会实践。文化是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和外在的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性的意识形态①。
1.文化是价值观的呈现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方式、集体特征、精神价值的统合,就狭义而言,精神价值即为其核心,包含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任何人对自己、他人、事物的评价都不可避免地深受文化影响,各种心理因素也有文化底蕴,这些影响将会作用于价值观的生发全过程。由于身处不同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等环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受到的各种影响也大不相同,因而产生了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体系和思想、价值观念,也就不足为奇。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地方文化,赋予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进而生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体现,文化的深层就是价值观,因而价值观的建构与文化息息相关,能够“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①。
2.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
人类对事物价值的认识与评判受制于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价值观之本质,就狭义而言,系人们以主观需求为标准,对人和事物的评判。价值观作为时代精神,代表着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共同理想信仰及其凝练和升华,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本质的反映,具有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观能动性,能让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使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得以发展壮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① 吴佳:《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第7页。
① 谢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第9页。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139-2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第406页。
③ 于晔:《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第12页。
① 田锦宗:《优秀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研究》,大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第6页。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第1版。
③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① 谢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第14页。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