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顿悟
顿悟,就其本质而言,是我们对自己头脑中那些思考习惯的修正过程。在心理学中,顿悟是作为一种对“尝试-错误”理论的挑战而提出来的。什么是“尝试-错误”理论?这是一种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理论,主张人或者其他动物是通过各种各样无目的尝试,最终逐步淘汰那些没有用处的行为模式,而把那些能够导致想要的结果的有用的行为模式保留下来的过程。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外面有吃的东西,而这只猫如果要走出这个笼子,就需要拉动一个机关才能把笼子打开。桑代克通过这个实验来观察猫是如何学会通过拉动机关来开笼的,他观察到,猫在笼中因为想出去吃食而进行各种胡乱的尝试、乱抓乱挠,它最终会偶然触动机关而打开笼子;如果第二次把这猫放入同样的环境,它也会乱抓乱挠并最终打开笼子,桑代克发现:随着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多,猫的多余动作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它犯的错误会逐渐减少并最终臻于正确或者是完美。据此,桑代克得出结论:机体的正确行为是通过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逐步淘汰无用的行为并将那些能导致好的结果的行为保留下来,这个学习过程就被称为“尝试-错误”过程。
图3-1 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的尝试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不同意桑代克的结论。他用猩猩做实验,证明高等动物也可以通过“顿悟”的方式获得正确的认识。实验中,苛勒教授给被关在笼中的猩猩两根棍,而笼外有食物。黑猩猩是会用棍子去够东西的,但问题是这两根棍都很短,不够长,猩猩用其中任何一根都够不到食物。苛勒教授观察到:在经过一系列徒然无益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会停下来,坐着发呆,好像在琢磨什么,然后,黑猩猩突然跳起来,把这两根棍接成一根长棍,够取到食物。
在这个实验中,苛勒的猩猩不像桑代克的猫那样乱抓乱挠逐步形成正确的反应,而是表现出一种“顿悟”的过程,在心里面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苛勒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并不见得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有时也会表现为一个顿悟的过程,会猛然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图3-2 苛勒(Wolfgang Kohler)的顿悟
那么,顿悟和创造性思维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首先,顿悟和创造性思维具有突发性。在中学,大家可能都做过几何题,你做题时有时会有一种“快做出来了”的感觉,即使你还没有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你有时也会有一种直觉,这个题快解出来了,这种判断在心理学上叫“知道感”,我们在进行常规思维的时候,通常都会有比较明确的知道感,感觉到这个题目我能解出来,或者我离最终解决越来越近了。
但是顿悟式的问题解决却不是这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实验中比较了常规性的思维和顿悟,发现顿悟问题在解开之前,人们仍然处于一种毫无头绪的状态,即使在一个瞬间问题就能解决,可在没有解开之前,人们却仍然可能一无所知。这也告诉我们,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一筹莫展时,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你此刻不能解决并不意味着你下一刻不能解决,顿悟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来临。这就是顿悟的突发性。
其次,顿悟具有直指性。顿悟是由一种直觉的方法产生的。比如众所周知的凯库勒在做梦发现解决苯环的问题的时候,他用形象生动的方式看到了解决方案。缝衣机的发明者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原始人抓去,吊绑在那里要砍脑袋,他看见刀砍下来就赶忙把脑袋缩回去,如此反复,当他醒过来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不把穿线的针眼放在针尾,而是放到针头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顿悟中,即使再复杂的思想都表征为一种形象的直觉,把握住事物关键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是顿悟的特征。
第三,顿悟具有持续性。与前面所讲的桑代克的猫不一样,顿悟的经历往往是非常深刻的,不太可能这一次顿悟了,下一次又忘记了。顿悟的经验往往会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我们有一个实验证明了在顿悟的时候海马这个脑区会有强烈的激活,而海马结构是负责记忆的,如果这个结构及其周边的区域遭到损伤,则人就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海马受损伤的病人,他记不住新东西,比如一个大夫长期给他看病,可每次见到这个大夫都不认识。在顿悟过程中,海马有明显的激活,而海马又负责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顿悟经验为什么会被记得如此清楚。
顿悟的第四个特征是会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传说中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时就欣喜若狂。当人情绪激动时,皮肤的导电率就会因为出汗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监测电生理指标反过来推测情绪。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人们在顿悟时皮电会发生变化,这从生理学的角度说明顿悟时会产生情感上的释放。
心理学对顿悟的解释是:当你想用常规思维去解决问题却解决不了时,如果你换一种角度考虑这个问题,问题就解决了,这种情况就是顿悟。也就是说,你最后想到的东西跟先前想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一个讲大侦探波洛的故事,说有一个山庄的女孩一直说有人要杀她,波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她,并且逐个排除女孩身边的人,最后波洛发现,原来这个事情是女孩自己策划的,是她自己制造的假象。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表征方式的转换。顿悟最基本的特征是表征方式的转换,而不是其他。
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不是顿悟。
第一个例子,让你回忆一个人名,比如说他是你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的一个老熟人,他提示了你一下你就想起来,这种“啊哈”是不是顿悟?不是。再比如说有奖问答,四个答案选一个,你没有选出正确答案,当别人说出正确答案后,你也许会说“对啊!是这个答案”,这也不是顿悟。
第二个例子,信息蒙蔽,比如:小明的妈妈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三毛,四儿子叫四毛,最小的那个孩子叫啥?是叫‘五毛’?不对,是叫‘小明’,前面不是说了吗?这道题,看起来颇像脑筋急转弯,但并不是顿悟,你仔细阅读之后可以从字面上推断出答案,它并没有表征方式的转换。
第三个例子,易拉罐有几种用法?有的说可以盛东西,有的说可以做烟灰缸,这类说法叫做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不是顿悟。顿悟往往是有一个问题在你面前,你要解决这个问题。
创造性思维有不同的层次。如果把我们常规的思维活动比作修剪树冠上的树叶树枝,那么创造性思维就是改动树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所修改的根部的深度并不相同。有的创造性思维比较浅,有的比较深。画面中的这位一汽公司的青工很了不起,他发明了多种汽车钣金校正的工具,德国专家也比不过,但实际上他需要修改创新的部分只是根据钣金校正的需要创制新工具。画面中的这位是亨利·福特,他发明了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他把复杂的汽车生产工序制造拆成很多成分,做成分工生产的流水线,使生产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福特所做的创新比上面所说的青工的层次要更深一些。画面中的这位是爱因斯坦,他要挑战整个经典物理学的传统,其创新思维的层次无疑更深。而画面中的这位是伽利略,他的发现的创新层次甚至比爱因斯坦更深,因为他所面临的还有当时的宗教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些他都要挑战。如果我们把土壤比喻成一种文化,那么,创新思想不断涌现、极大丰富的时代,往往是那些土壤松动也就是说“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家最基本的信仰都动摇了,这种情况下往往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但这种创造性思维层次是由不同时代的机缘决定的,不是个人可以追求到的。
我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创造思想,于庄子讲过的一个故事。越人冬天要在水里洗一种材料,因此发明了一种防冻油,他们世世代代用的这个油,用了以后不长冻疮。某个人看到以后就用很高的价钱把这个东西买下来了,然后卖给了吴王,原来,水军在冬天不能作战,而抹了这个油之后就不长冻疮了,在冬天也能发动水战,于是,防冻油成了一种关键性的战争制胜武器。庄子的这种思想是很典型的创造性思维。
图3-3 创造性思维的不同层次
顿悟(insight)这个词是荷兰的古语,表示在脑子里突然看到了这个东西(internal sight),我们中国将其翻译成顿悟,而日本翻译为“洞察”。顿悟这个词此前是佛学用语,在早期佛教领域,“顿悟”这个词与现在我们在心理学中所说的顿悟没有关系,它指印度的一些特殊阶层的人士,在死之前经过特殊的超度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当佛教传到唐朝的时候,顿悟成了一种个人心理上的反思,这时候跟心理学中所谓的表征的重构与顿悟就有很大关系了。有个禅宗的故事,说有一个军医每天给人看病,天长日久就产生了困惑:好不容易看好这个兵的病,他又要上阵打仗,如此往复直到死亡,这样,看病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这个军医就到山上冥思苦想,后来他终于明白,说:“打仗是军人的天职,给军人治伤是军医的天职,所以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可困惑的”。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说,这是高层次的领悟。诺贝尔奖获得者加繆,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西西弗神话》,西西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西西弗因犯了错误而受到天帝宙斯的惩罚,让他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石头到山顶后又滚回山脚,西西弗再把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西西弗神话》里加繆说哲学应考虑是否自杀的问题。如果从比喻的角度考虑,西西弗的困境与上面提到的那个军医的困境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对于生命中的反复轮回过程的意义的反思,因此,那个军医的顿悟实际上是一个能很好地回答加繆的西西弗困境的例子。有一个法国青年曾请教另外一位存在主义思想大师萨特,说德国人来打法国了,自己作为公民应该上前线抵抗侵略,但是家里有一位老母亲,所以自己去不了,应该怎么办?按照现在一般的社会工作者的想法,那好办,要不就是托个人照顾你妈,要不就是在后方做点支援前线的工作,不就解决了?萨特却将其作为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来回答,他的回答是,你是自由的,因此选择吧。实际上,萨特指出的是一种角色冲突,这个青年的困境,是作为一个国家公民的角色和作为人子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所以萨特特别点明他的自由人身份。有一位美国总统说过,首先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其次才是美国公民,再次才是共和党人和参议院议员,依次为序。有个老和尚画了一个圈,让徒弟站过去,徒弟认为应该站在圈子外面,可是师傅上来就打,徒弟再站在圈子里面,可师傅还打,站圈子边上也打。应该怎么办?把圈子擦掉!不管站在哪里圈子都是不合理的,所以问题本身不合理,对问题的回答是干脆取消这个问题,这无疑是一种顿悟。
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顿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人一吸笑气就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而且在这个状态中,他认为自己掌握了全宇宙的真理,可惜一旦醒过来就把获得的那个真理给忘了。如此反复几次,他想太可惜了。有一次,他终于付出很大的努力把自己在那种状态下所感悟到的“真理”用纸笔给记录下,等他完全恢复清醒后,他看到自己写了这样一句话:整个世界都是一股石油的气味。这提示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一个很普通甚至荒谬的想法而自我感觉良好,就和那些蹩脚的诗人或者作家为自己拙劣的作品激动不已一样。因此,真正的顿悟,其有效性应该能经得起事后全面而严格的检验。以传说中慧可断臂求法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推想慧可当时可能处于极度痛苦而迷乱的状态,听到达摩说你把你的心拿来我就替你安时,慧可在主观上感觉到自己突然顿悟,但从理论上讲,也很有可能是和威廉-詹姆斯举过的吸笑气的那个人是一样的,在离乱模糊的心智状态下,自以为自己“悟”了,但是其实根本没有悟。因此,对于传说中慧可断臂求法的例子,慧可当时到底是不是真的悟了,还要看他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不能当时就下判断。
另外一种对于顿悟的反驳,叫做历史的误传。历史上有很多案例是讲顿悟的。最典型的是阿基米德这个例子,现在证明其实这是误传。2009年我接到美国一个很有名的研究顿悟的教授的来信,建议以后不要再用这个例子了,因为现在知道这个例子并不可靠。
第三是有一些关于顿悟的负面的报告。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人到市场买古玩,看见一个钱币,正面是个头像,反面写着BC500,也即公元前500年铸的,但是这个人一看这个钱币就是假的,为什么?因为公元前500年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自己身处公元前500年。研究者发现人们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顿悟,相反,研究者认为,所谓传说中的“顿悟”其实是通过分析得来的。
第四个挑战顿悟确实存的例子来自计算机的模拟。有人曾经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结果发现只要在计算机中输入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计算机程序就可以很轻易地模拟出那些重大的科学发现,而且,不用添加任何新的程序,只需要用常规的计算程序就完全可以。对于这类模拟研究的一个批评意见是:尽管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但我们并不能知道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想的。比如说,对于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帕斯卡而言,他所思考的焦点,仿佛总是集中在上帝,我们在技术上无法模拟在怎样的思想背景之下帕斯卡做出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发现。
还有一种可能是记忆上出现的偏差。有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现,当事人都声称自己是在一种顿悟中做出的,这是真的吗?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因为这种思想事后被证明极其重要或者有很大的价值,因此,当事人会在回忆的时候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夸大其词,把自己的发现过程描述为一种“顿悟”?这样的可能性在我们的实验室内得到了证实,但是我们的实验也同时发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尽管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当时觉得自己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但是当被告知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大部分人都会做的时候,当事人会更倾向于忘却自己当初的“顿悟”的感觉,而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顿悟。
尽管有上面的这些反面意见,但就目前的研究和实验观察而言,顿悟是广泛存在的,在鸽子乌鸦身上有,在黑猩猩身上有,在人类身上也有。大家注意,不是说聪明的动物身上就有顿悟,有些聪明的动物比如猴子就没有顿悟。
有观点认为顿悟跟自我意识有关系。比如,18个月前的儿童就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他不能认得镜子里面的自己,但当他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能够认得了。有些聪明的鸟类,比如鸽子或者乌鸦也有自我意识,也能认出镜子里面的自己,而黑猩猩更是能照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形象。但是猴子却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它们不能认出镜子里面的自己,还以为是另外一只猴呢。
有自我意识是生物体智能水平较高的表现,有自我意识是顿悟的前提。这个脑图是顿悟和常规性思维的比较,上面这个是顿悟和常规性思维都会激活的脑区,下面这个是顿悟可以激活,而常规性思维不会激活的脑区。从整体来看,顿悟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跟常规性思维激活的网络是一样的,只是顿悟中有更多的调控注意的区域,(见图)下面两个区域跟注意调控有关。脑成像的研究对我们理解顿悟提供了一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