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
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杨佳的人生故事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太精彩了!
人们更多的是感到不可思议:一个人做一次先进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是真正的先进,你看这个杨佳,又是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又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女职工”,又是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等等等。她没失明之前,优秀没话说,她聪明勤奋呀,可她眼睛看不见了,怎么还能常盛不衰、旗帜高扬?
连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岚清在看到杨佳的事迹报道之后也难以置信,于1999年5月17日特地致函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他在信中写道:“如果不是采访的内容,我简直无法相信她竟是一位盲人。她同记者的对话,不但事迹感人,而且英语十分流利、纯正。那种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也是很突出的……”
是的,这就是杨佳!因为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炎黄子孙不甘落后的血液,骨髓里留存着祖先永不言弃的遗传因子。杨佳对此有一番通俗的解读:“每个人的路是不一样的,但都应该有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人生虽然会碰到很多困难,甚至陷入绝望的境地,但是,最困惑时最能领悟人生的真谛,黑暗是遮不住光明的。而当你走出某一段经历后再回头看,也许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随之而来了。”
是呀,黑暗怎能遮住光明?杨佳也因此活得更精彩了。
这不,新千年刚过,她又做出让人们吃惊而敬佩的事来——2000年,作为中国科学院派遣的高级访问学者,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
要知道,杨佳攻读的这个专业当时在国内还没有,而肯尼迪学院的MPA专业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是排名第一。
杨佳要学就学最新最好的。她喜欢“先知”这个词。“常常想起小时候背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我觉得,一个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种‘先知’的能力。”
有着“先知”能力的杨佳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唯一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在哈佛攻读学位,对正常人来说都非易事,更何况一位失明者!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陶行知说:“惟其不惑,所以不忧不惧。”
杨佳无所畏惧。她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周遭催人奋进的气息,并及时把握机会去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对那么多新的知识,杨佳最大的遗憾就是时间不够用,她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白天,她要在课堂里听课,用计算机记笔记;课后,又要把老师指定的一二百页资料扫描,靠计算机读、听;晚上,她依然在宿舍里学习、上网,几乎每天都要到深夜两点以后才能休息。
在哈佛,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开始并不知道杨佳是位盲人,两个月后,有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了一篇介绍杨佳的文章,于是杨佳的事迹一下子传遍了哈佛,并引起巨大反响。同学们自发地在校园网上专门做了一个“佳,你是我们的骄傲;佳,你是我们的榜样”的网页……
取得肯尼迪学院的MPA学位,需要8个学分,杨佳不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拿到了10个学分,而且各门成绩都是优秀。其中一门课程是哈佛大学顶尖教授大卫·戈根开设的“领导艺术”,杨佳凭借她出类拔萃的表现和一篇题为《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的论文,赢得了戈根教授的青睐,获得了全院最高分A+。按规定,肯尼迪学院不允许教授打出如此高的分数,杨佳以她的实力和个人魅力,在哈佛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戈根教授是在美国四届总统班子中任职的高级官员,著有权威的《领导艺术》一书,他在送给杨佳的书上写道:“杨佳,你教给了我们更多的东西。”在他的最后一课,还特意安排杨佳上讲台发言,以示对这名优秀学生的厚爱。
一年之后的毕业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到杨佳的名字时,全场几千名师生集体起立为这位美丽的中国佳人拼命鼓掌,那一刻,很多人的眼里都闪着晶莹的泪花。肯尼迪学院的负责人在致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信中也这样写道:“大家这样做,不仅是对她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代表的国家的美好、智慧、以及一系列重要思想的肯定……”
回国后,杨佳在研究生院开设了《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两门新课,这在哈佛大学都是顶尖级教授所开设的课程,杨佳获得了他们的特别许可,她希望在引进哈佛课程的同时,能结合中国的实例,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授课形式上,杨佳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模式,开放自己的课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走上她的讲台。新课的反响很好,学校还提出将她的课程作为远程教育内容,进一步推向全国。
2008年5月,在中科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杨佳荣获“杰出贡献教师”的殊荣,和她一起获得这项荣誉的大多是德高望重的院士。杨佳又一次体味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