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晏婴阻碍封孔子
齐景公多次召见孔子,对孔子的政治观点和才能非常认可,提出要把尼溪的田地封给孔子,并任命他为上卿,使孔子取得贵族身份,进入齐国的核心政治圈。
孔子当然非常高兴,这样自己就能够在齐国实现政治理想了。
然而,当齐景公在朝堂上征求众位大臣的意见时,宰相晏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其它几位大臣也随声附和,这是连齐景公都没有预料的。
晏婴是当时齐国的实权派,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多年。此人以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的意见当然举足轻重。
晏婴似乎早有准备,他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说道:“孔子绝不可重用。儒者这种人,都能言善辩,不容易用律法来规范他们;态度倨傲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他们重视丧礼极尽哀情,为使丧事隆重可以倾家荡产,这种礼俗不足取法;他们到处游说进行政治活动,这种人不能用来掌理国事。”
朝堂上一阵骚动,有人小声嘀咕,有人点头认可。
晏婴继续说道:”自从周朝圣君大贤先后过世,周王室已经衰微,礼乐的残缺不行有很长的时间了。现在孔子刻意讲究仪容服饰,繁琐地规定应对进退间的礼节规矩,连续几代都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一辈子也不可能弄个清楚明白。国君想用这一套东西来改革我们齐国的礼俗,恐怕不是导治小百姓的好办法。”
晏婴不愧为能言善辩之才,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可以看出,他为孔子准备这些话已经很久了。
晏宰相的话,再说得白话一点就是:孔子这些儒者奸诈狡猾,能说会道,不敢相信;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于领导;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他们四处油嘴滑舌的跑官要官,抱着这样的目的,根本不可能为国家考虑。
他甚至用釜底抽薪之术,攻击孔子思想的时代背景:自先代圣贤相继过世,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官制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百姓的好办法。
他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很符合一些人对于儒者的评价。春秋时期即是如此,各门各派各种观点互相批判攻击,没有人能够确定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晏婴的话,使人难以反对,几位大夫认为晏相说得对。齐景公重用并封孔子的想法只好到此为止。
晏婴批评儒学,贬低孔子,列出来四条依据,既有观点又有现象,既关乎朝堂礼节,又关乎百姓生活,不可谓不狠辣。
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晏子的话也代表一些人对于儒学的评价。然而,一种思想是否正确,横向比较是最现实的方法。中国之所以两千年后仍保持大统一,中华文明持续发展,至明清时期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儒家思想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世界上其它古代文明先后泯灭了。
当时的齐景公,对晏婴为什么一直是言听计从呢?难道他主不了宰相的事?这还要从齐国的春秋争霸史说起。
春秋初年,齐桓公实现首霸之后,齐国就陷入混乱,一蹶不振,完全退出了争霸中原的舞台。二百多年后,齐景公凭借两把刷子,再次建立起齐国霸业,东方的诸侯国都臣服于他了。
齐景公能够称霸诸侯,主要得益于他能够认真听取和广泛采纳各种不同意见,他身边的晏婴、陈文子、鲍文子、颜涿聚等人都敢于犯颜进谏,不避灾祸。齐景公对他们非常倚重,与他们相处受益颇多。
在众多臣子之中,晏婴对齐景公的影响最大,他曾多次向齐景公进谏。齐景公与晏婴是君臣关系,平时则更像是师友关系,齐景公对晏婴非常敬重,心中有烦恼也会主动向他倾述,而晏婴总是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忠告。
有一次晏婴陪齐景公到访路寝之台,齐景公遥望山河,喟然叹道:“齐国如此壮美山河,今后不知落入谁人之手?”晏婴犯颜回答道:“估计会落入陈田氏手中。”齐景公诧异地反问:“大齐明明是姜姓天下,怎么会落入陈氏手中呢?”
晏婴不紧不慢地道出原委:齐国公族生活奢靡,百姓税赋负担很重,遇到灾荒之年,饿死者不可胜数;而陈氏则厚施于民,大斗贷出,小斗收回,山林鱼盐多年不加利,百姓称颂其德,争相归附。齐国公族对百姓“厚敛”,而陈氏对百姓“厚施”,百姓当然纷纷归附陈氏。齐国不就早晚落入陈氏手中了吗?
听到这里,齐景公感到晏婴分析得对,不免脊背发凉。但他岂是轻易认输之辈,继续问道:“姜姓有国而陈氏代之,岂不可悲!我应该怎么办呢?”
此时晏婴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内政改革的建议:“若君欲夺之,则近贤而远不肖,治其烦乱,缓其刑罚,振贫穷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民将归君,则虽有十陈氏,其如君何?”晏婴建议齐景公广纳贤才,广进言路,疏远小人;废除严刑酷法,仁惠爱民;赈济贫困孤独,与民休养生息。实行宽政惠民,笼络人心。
齐景公听从晏婴的建议,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发展了生产,改善了民生,使齐国国力有所增强。
晏婴是齐国的贤臣,孔子是未得志的贤才,能人遇到能人,必然有斗争的一面,必然有失落的一方。孔子远走齐国,居于弱势,乃时势使然。
孔子来到齐国后,一直没有去登门拜访晏子。连齐景公在一次召见孔子的时候,都不免问他:“你到齐国来,怎么不去拜访我的国相晏子呢?”
实际上,孔子还是很欣赏晏婴能力的,他之所以不愿见晏子,是认为他先后侍奉三代国君,都得到重用,有趋炎附势之嫌。这其实是孔子的失误,在人的一亩三分地,只有先屈之,才可御之。
孔子虽然后来拜访了晏子,消除了误会,但嫌隙已经产生。在齐景公提出要对孔子封地加爵后,晏子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
其实,晏婴也重视发挥礼制作用,他曾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晏婴对于儒学的礼制赞扬起来同样非常到位。这种观点与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颇为相似,强调发挥传统礼制作用来调节和规范各种人际关系。
晏婴力阻加封孔子,挖空心思列举出四条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齐景公敬重晏婴,听从他的建议,此后就只是恭敬地接见孔子,不再问孔子政事了。
孔子感到很无耐,他远走齐国,曲线救鲁的愿望看来是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