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学艺术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际史诗学视野下的中国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江格尔》是流传于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相对于世界闻名的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而言,我国史诗《江格尔》在国外出版翻译的文本较少,但是我国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在19世纪得到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学者的关注,只是由于我们的总结和研究不够,史诗《江格尔》在世界文学史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彰显。经过我国学者们的努力,当代中国史诗在世界史诗学中形成自己的学派,以其活形态、类型丰富而闻名于世,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在民间传承,并在民众现实生活、宗教信仰及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史诗《江格尔》的海外传播与卫拉特人

关于这部史诗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已故的苏联科学院院士科津等学者断定它产生于15世纪﹔蒙古学者巴·索德那木和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帕·帕兀哈认为,它产生的时代早于15世纪,大约从13世纪开始出现,到17世纪时,主要部分也已定型。中国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它是原始社会的作品,有的则认为它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流传到明代便基本上定型了。

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地区,史诗《江格尔》至今仍被民间艺人演唱,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英雄创世、民族迁徙等古老而丰富的内容。

关于“江格尔”一词的来源,历来解释不一。波斯语释为“世界的征服者”﹔突厥语释为“战胜者” “孤儿”;蒙古语释为“能者”。同时,江格尔也是《江格尔》的主人公。《江格尔》是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我国新疆卫拉特部蒙古族民间,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多部,长达10万行左右。这部史诗是以英雄江格尔命名的。

史诗《江格尔》的主要传播者是我国新疆的卫拉特人。历史上卫拉特人居住于丝绸之路沿线,往返奔波于丝绸之路,通使、贸易、战争是他们给丝绸之路留下的最深刻的历史印记。全面梳理卫拉特人与丝绸之路的联系,是解读史诗《江格尔》在“一带一路”中蒙俄三国之间传播与交融的重要前提。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居住于丝绸之路沿线卫拉特人的文化、历史,才能深刻阐释史诗《江格尔》在中蒙俄三国的传播与交流的丰富内涵,从而为之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挥积极的文化交流、认同作用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

根据文献记载,元代卫拉特人在丝绸之路上开展经贸活动,这时国家大统一,丝路四通八达,卫拉特人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草原丝绸之路一带的谦州,并与中原人有了交往。

与此同时,随着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西征,卫拉特人从叶尼塞河上游扩散到天山南北、中亚和西亚各地,分居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逐渐联合和吸收了很多东蒙古及突厥系部落,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在蒙古贵族统一全国的战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都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他们也成为传统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部族。

作为一个西北地区的古老蒙古族部族,卫拉特人在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依仗自己的强大势力和地缘优势,长期掌控丝绸之路,与中原、中亚及俄罗斯通商贸易,你来我往,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丝路佳话,也把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传入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

卫拉特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托特文是他们古老的文字。卫拉特人的文字托特文在其与俄罗斯等国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托特文是1648年卫拉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1599—1662)根据卫拉特方言特点,创制了托忒文,在卫拉特蒙古地区广泛使用。卫拉特人用托忒文撰写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包括翻译大量的佛教文献,对蒙古族文化在世界各地传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17世纪上半叶,相继建立的卫拉特蒙古三大汗国,即和硕特汗国、土尔扈特汗国和准噶尔汗国,都以托忒文作为自己的通用文字,三大汗国之间也是用托忒文进行书信往来,而且这三大汗国一般都以托忒文通文于清朝、俄罗斯等国。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卫拉特人的语言文字对史诗《江格尔》在俄罗斯等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 《江格尔》史诗的主题与艺术风格

《江格尔》应产生于蒙古社会还不发达的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阶段。这部史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传说江格尔是奔巴地方的首领乌宗·阿拉达尔汗之子,两岁时,父母被魔鬼掳去杀害。藏在山洞里的小江格尔被善良的人发现、收养。江格尔从小就具有超常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惊人的体力和高强的武艺。从七岁开始,他就建功立业,兼并了邻近四十二个部落,被臣民推举为可汗。

以江格尔为首领的勇士们用他们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不断战胜来自周围部落的入侵,击败以蟒古思为头目的邪恶势力的进攻,逐渐扩大自己的力量、财富和领地,继而建立了以奔巴为核心的美好家园。这里四季如春,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相亲相爱的和平生活。但是这引起了江格尔的仇敌的嫉恨,江格尔手下的能工巧匠、善马贤妻都成了被掠夺的目标。史诗围绕着抢婚、夺财、强占牧地展开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从中我们可了解远古蒙古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

《江格尔》是由数十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史诗,除一部序诗外,其余各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独立成篇。其中,有些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但大多数作品的情节互不连贯,这些作品很难找出它们的先后顺序。贯穿整个《江格尔》的是一批共同的正面人物形象。

《江格尔》的开篇是一部优美动听的序诗。它称颂江格尔的身世和幼年时代的业绩,讴歌江格尔像天堂一样的幸福家乡宝木巴和富丽宏伟的宫殿,赞扬江格尔闪射着日月光辉的妻子和智勇双全、忠诚无畏的勇士们,介绍了《江格尔》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并且揭示了全书的主题思想,是这部史诗的楔子。

《江格尔》的故事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类作品,即结义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战故事,以后一类故事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