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小结

随着15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和西力东渐,东亚各国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向现代化,东亚各国之间固有的国际秩序、交往模式、生产生活方式被逐渐打破,彼此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原本闭关锁国的德川幕府,以鸦片战争的结果为鉴,在佩里舰队来航后主动开国,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教师和派遣留学。明治政府继续学习西方,迅速走向现代化,效法西方列强,开启侵略扩张之路,并相继战败清朝、沙俄,跻身强国之列。清朝接触西方较早,但应对西方科技文化却步履蹒跚、行动迟缓,即使洋务派、开明派官员派遣留学,也不得不以明治维新为例来反驳各种质疑。明治维新遗留的忠君爱国、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反成为清末各界赴日学习新知、达成留日共识的思想基础之一,引发近代中国首次留日高潮,真是令人唏嘘。明治维新大力发展教育、创办近代新式学校,客观上为蜂拥赴日的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留日学生创造了一定条件。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往往错位的吊诡之处,反映了东亚各国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彼此关联化、一体化的时代大趋势。这种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20世纪以来更是加速前进。近代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既是知识传播与应对现代化潮流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企图以文化软实力实现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目的的反面教材,值得深入研究。


[1] 探讨清末中国留日热潮原因的成果较多。例如,夏风:《清末留日教育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教育评论》1987年第4期;何建华、杜建国、张群荣:《论辛亥革命前的留日热潮》,《抚州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邓绍辉:《浅析清末留日热潮起因》,《青年史学》第44期,1992年;赵寿莲:《清末留日热潮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学术论坛》1997年第6期;陆安:《传统观念的嬗变与近代留日热潮的形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杨晓、田正平:《〈劝学篇〉与20世纪初年的留学日本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马小红:《本世纪初的留学日本热》,《读书》2000年第4期;陈九如:《清末女子留日热潮的成因》,《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曹靓:《20世纪初日本为何广泛吸收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习》2004年第10期;刘波、沈璐逸:《浅谈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的原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1期;杨柳:《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新探》,《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汤燕:《清末留日热潮的原因探析》,《教育艺术》2014年第2期;计裕人:《清末中国留学日本热潮的动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张纯、侯典举:《二十世纪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探析》,《蚌埠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等。在其他涉及清末留日学生的著作中,如黄福庆的《清末留日学生》、沈殿成主编的《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吕顺长的《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実藤恵秀的『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等,都分析或探讨过清末中国人赴日留学的原因。

[2] 参见渡辺実『近代日本海外留学生史』(上)、東京、講談社、1977年、59—197頁。

[3] 参见辛欣《甲午战前中日留学教育比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4] 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8页。

[5] 参见亦等《奏请派斌春等随赫德出国往泰西游历折》,《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第3669页。

[6] 许同莘等:《同治条约》(2),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700页。

[7] 参见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66页。

[8] 刘翎:《留美幼童“美国化”与计划中止——试析留美幼童计划夭折之因》,《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潘向明:《留美幼童撤回原因考略》,《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赵雪利:《简评陈兰彬与留美幼童案》,《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4期;李文杰:《新发现的陈兰彬信函释读——留美幼童撤回事件之补正》,《史林》2013年第1期,等。

[9]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页。

[10] 王立诚编校:《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2页。

[11]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154页。

[12] 明治维新同期中日留学教育比较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张明洋:《中日近代留学教育比较》,《日本研究》1992年第3期;辛欣:《甲午战争前中日留学教育比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郝一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生教育之比较》,《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熊龙雨、张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教育的差异及成因》,《理论界》2011年第12期;贾莉:《浅论近代中日两国的留学教育》,《人民论坛》2012年第11期;孙增德:《迥异的结局——近代中日留学教育探微》,《社科纵横》2015年第10期。另外,还有一些硕士学位论文专门比较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政策、官派留学教育。如,李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政策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李雪敏:《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3] 《张文襄公全集》卷203,《劝学篇》,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14532页。

[14] 《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请议游学日本章程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1,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第34—35页。

[15]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303页。

[16] 1896年中国首批学生赴日留学,关于其具体人数和经过尚有探讨之余地。参见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第7—8页;酒井順一郎「一八九六年中国人日本留学生は派遣·受け入れとその留学生教育」、『日本研究』第31集、2005年10月、193—194頁。

[17] 参见《张文襄公全集》卷79,电奏7,第5486页。

[18] 《张文襄公全集》卷203,《劝学篇》,第14533页。

[19] 参见矢野文雄《清国留学生招聘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近代史资料》第7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20] 《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请议游学日本章程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1,第34—35页。

[2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22] 《致日本国国书稿》,《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2,第7—8页。

[23] 《总理衙门奏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32下,北洋洋务局1905年版,第15—17页。

[24] 大久保利謙、箭内健次、児玉幸多『史料による日本の步み 近代』、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年、170頁;海後勝雄、広岡亮蔵『近代教育史Ⅱ』、東京、誠文堂新光社、1979年、315頁。

[25] 参见加藤仁平ほか『日本教育史』、東京、協同出版株式会社、1961年、172頁。

[26] 福尾猛市郎監修『日本史史料集成』、東京、第一学習社、1980年、318頁;森秀夫『日本教育制度史』、東京、学芸图書株式会社、1988年、56頁。

[27]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第447页。

[28] 郑元濬:《东游日记》(27),1914年刊(石印本),第739页。

[29] 项文瑞:《游日本学校笔记》(3),1902年,第418页。

[30] 《署理陕西提学使刘廷琛奏陈调查日本学务情形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68,第70页。

[31] 梁启超:《祈战死》,《饮冰室文集类编》(下),東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1904年版,第692—693页。

[32] 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饮冰室文集类编》(下),第694页。

[33]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9页。

[34] 参见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2页。

[35] 参见于洪波《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36] 春畝公追颂会『伊藤博文传』上卷、東京、原書房、1970年、422—423頁。

[37] 参见陈晖《教育、社会、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38] 参见開国百年記念文事業会『明治文史』第一卷、東京、原書房、1978年、292頁。

[39] 参见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中)》,第515、518页。

[40] 北京新闻汇报馆主编:《北京新闻汇报》(6),1901年,第3547页。

[41] 《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42] 参见徐志民《甲午战后中国留日热潮兴起的日本因素》,《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43] 参见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61頁。

[44] Marius B.Jansen,Japan and ChinaForm War to Peace,1894-1972,Chicago:Rand Ncnally College Pub.Co.,1975,p.151.

[45] 参见二見剛史、佐藤尚子『〈附〉中国人日本留学史関係計』、国立教育研究『国立教育研究要第94集:アジアにおける教育交流——アジア人日本留学の歴史と現状』、1978年3月、101頁。

[46] 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裴敬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

[47] 参见《学会记事·游学计划》,《官报》1907年第8—9期;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关于清末“五校特约”留学的考察》,《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第57—58页;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106頁。

[48] 参见上法快男『陸軍大学校』、東京、芙蓉書房、1977年、39頁。

[49] 参见黒野耐『参謀本部と陸軍大学校』、東京、講談社、2004年、9頁。

[50] 参见外山三郎『日本海軍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13年、25—28頁。

[51] 参见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第24—27页。

[52] 参见《张文襄公全集》卷61,奏议61,第4180页。

[53] 参见谢忠强《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成城入学风波述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刘珊珊:《清末成城学校入学风潮述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4] 参见徐志民《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述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55] 参见陈芳《近代中国留日陆军士官生人数考究》,《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56] 参见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第40—41页。

[57] 参见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61页。

[58] 参见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第45页。另外,根据元青与王建明统计,除去1905年派遣的5人外,尚有129名海军学生被选派赴日留学。具体的人名,参见元青、王建明《近代中国海军留日教育及其影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9] 参见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第44页“肄业商船学校中国学生异动表”。

[60] 「清国陸軍学生入隊並入校の件」、『壹大日記』明治36年12月;「清、韓学生教育の件」、『壹大日記』明治42年6月、防衛省防衛研究、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C04013939900、C04014502700。

[61] 参见陶菊隐《蒋百里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62] 参见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64页。关于日本军事院校、留日军事学生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系,参见田久则《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该校中国留学生》,《辽宁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中村義「成城学校と中国人留学生」、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国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小林共明「陸軍士官学校と中国人留学生——日露戦争期を中心として」、『びとりから』第6集,1985年11月,及其「振武学校と留日清国陸軍学生」、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国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論集』;王建华《袁世凯与留日士官生》,《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吴达德《留日士官生与云南陆军讲武堂》,《自贡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郭凤宏《留日士官生的兴衰》,《军事史林》2000年第2、3期;张瑞安《留日士官生与清末民初军事现代化成败》,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靳明全《攻玉论:关于20世纪初期中国军界留日生的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63] 参见徐志民《日本政府的清末留日学生政策》,《史林》2016年第5期。

[64] 参见白石昌也「ベトナム青年の日本留学——明治期日本における東遊運動」、国立教育研究『国立教育研究要第121集:戦前日本のアジアへの教育関与』、1992年3月;刘先飞《东游运动与潘佩珠日本认识的转变》,《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5期;阮文鸿《近代中国和越南东游的历史现象》,覃丽芳译,《国际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

[65] 参见東亜同文会『対支回顧録』上卷、東京、原書房、1981年、674頁。

[66] 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2页。

[67] 参见東亜同文会『対支回顧録』上卷、684頁。

[68] 参见東亜同文会『対支回顧録』上卷、688—693頁。

[69] 深殿成主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上册),第83页。

[70] 《张文襄公全集》卷154,电牍33,第11044页。

[71] 参见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42頁。

[72] 参见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71頁。

[73] 杨枢:《奏与日本明治大学校长岸本辰雄商设经纬学堂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68,第36页。

[74] 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87頁。

[75] 参见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69页。

[76] Douglas R.Reynolds,“A Gold Decade Forgotten:Japan-China Rlations,1898-1907”,The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Vol.4,No.2,1987,pp.9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