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反思”的科学主义
1.科学主义思潮的网络传播总体态势
科学主义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对科学主义的定义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认识论上,科学主义把科学当作唯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方法论上,科学主义强调并放大自然科学的方法,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可以应用于一切领域;价值论上,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学术层面上,科学主义是一种思索科学本质的哲学议题。由此可见,当今学界存在着对科学主义持褒义的、贬义的或中性的不同定义,科学主义及由其形成的科学主义思潮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概念,但这些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表现出人们对于科学的立场和态度。与科学主义相关的一个词便是伪科学,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科学主义是伪科学发生的前提,正是由于人们将科学置于“真理”的地位,一些非科学的主张才要用科学包装自己,进而形成伪科学。本报告所述的“科学主义”思潮,从观念改进的社会价值角度出发,选取蕴含对科学持过度推崇态度的较为极端的科学观念和伪科学的案例和言论为分析对象,以期对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措施。
2.科学主义思潮典型案例分析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网络上引起较多关注的科学主义思潮舆情事件较为繁多,可以分为科学技术的“滥用”类、对科学技术价值的过于推崇类、伪科学泛滥类三大类。
(1)案例基本情况
第一类,科学技术的“滥用”类
①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团队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最早转载的人民网深圳频道把它当作了好消息:我们又有了世界第一。然而,舆情在几个小时之后迅速反转,事件引发网民对其科技伦理和项目审批问题的质疑。2019年1月,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表示,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
②“原谅宝”应用、“算法脱衣”应用开发上线
2019年6月,通过大数据鉴定“渣女”的“原谅宝”应用、借助神经网络技术自动“脱掉”女性身上衣服的“算法脱衣”应用开发上线,“算法脱衣”应用开发者“阿尔贝托”表示他进行这一试验是出于“有意思”和好奇心。虽然该应用被大多数媒体和网民批评为“技术噱头下的作恶”,但仍有一些网民点评此技术“确实牛”,透露出其对科技的盲目崇拜,这提醒我们对于把科学技术运用于一切领域的做法必须保持警惕。
第二类:对科学技术价值的过于推崇类
①《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表示:大灾难中,拯救人类的唯一力量就是科学技术
2019年2月《流浪地球》领跑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被誉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作品。原著小说作者刘慈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我自己来说,我认为只要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人类就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像《流浪地球》中所遇到的这种大灾难中,能够把人类的种族延续下来,拯救人类的唯一的力量就是科学技术,不会是别的,可以强调人类的集体主义和献身精神,以及勇敢的品质,但这些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用的,这些不用我说,都是常识。”刘慈欣的此番言论似乎向影迷、书迷宣告了他的“科学教信仰”。
②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因贬低“四大发明”遭停课
2019年6月中旬,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遭学生举报,称他“四大发明不是实质创新”的说法错误,学校在一个月后作出处理,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取消其两年授课资格,并停招研究生。此事件引发极大争议,副教授和举报副教授的学生及各自的支持者之所以会持完全不同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科学”“创新”的认知不同,举报副教授的学生以及支持学生的网友,持有一种推崇科学的观念,这种观念根植于对科学的真理性和进步性的信念,故而认为否定四大发明是创新就是否定中国的历史。
③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推崇
高校的一些人文社科老师在研究和指导学生论文撰写中,过于强调对实证方法的应用,体现出一种弱的科学主义:将科学方法泛化,主张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任何未经科学证实的知识都不值得尊重。
第三类:伪科学泛滥类
①“丁香医生”起底权健骗局
2018年12月25日,知名医疗科普号“丁香医生”发布《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一文,在网络刷屏引发关注。权健是一家年销售额近200亿元的保健品公司,知名产品有天价鞋垫、负离子卫生巾和火疗。12月27日,天津市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权健集团展开核查,同时京东、天猫已下架权健相关店铺商品。
②南阳水氢车项目下线
2019年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中“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的说法引发社会各界质疑。南阳市工信局称项目“尚未认证验收,记者报道有误”。5月27日,工信部回应称“水氢汽车”不能生产、销售、上路行驶,这一由“永动机”式技术引发的事件引起舆论的热烈讨论。11月,因水氢发动机而出名的青年汽车集团宣告破产。
③“AI算命”风靡网络
2019年9月,一种叫作“AI算命”的产品风靡互联网。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AI算命”打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面相学相结合的旗号,在朋友圈刷了屏。
④“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行情火爆
2019年10月,微博上流传出多个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课程介绍说此方法可以使孩子用1—5分钟就看完10万字的书。这样的培训班,收费要三万到五万块,行情却十分火爆,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收了一波智商税。
⑤西安“喝风辟谷”公司被列入政府补贴名单遭质疑
2019年11月13日,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公示了第二季度双创券补贴名单,有网友发现一家名为“西安喝风辟谷国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名列其中,并发现该公司多次宣扬辟谷可以减肥、减龄、治疗胃病等,引发质疑。针对“喝风辟谷公司”获双创补贴一事,曲江新区管委会称已介入调查。
(2)科学主义思潮在其中的传播情况概述
科学主义思潮舆情事件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媒体、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劣质商家等。“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事件由副教授团队发布,人民网深圳频道首先报道传播,报道题目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描述其为“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人民网深圳频道在报道中自然而然的把其当作“好消息”,反映出背后编辑的“科学等于正确”的认知。此外,以卖货、卖课等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公司也是科学主义思潮的传播主体,例如权健公司、“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机构等公司以“负离子”“量子波动”等专业术语包装自己的“黑科技”,目的是销售产品和服务;“南阳水氢车”事件中制造出水氢发动机的青年汽车集团亦是看准了国家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的政策,通过科技项目获取投资;“AI算命”打着人工智能、算命的噱头,诱导用户分享,发展用户吸金才是其真正目的。这些商家披着科学的外衣,利用人们对科学的信任心理,炮制各种伪科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骗取高额财富。
科学主义思潮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思潮交叉的特征。“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传播过程中,很多网民除了表达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崇,还表达出对于按照人类意愿去挑选优秀基因这一做法的赞成,认为选择编辑人类基因进行疾病预防是无可厚非的,表达出“强者才能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调查组对贺建奎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为“追逐个人名利”而私自开展此项研究,这表明我国部分科学研究中存在功利主义取向。“高校教师贬低四大发明被停课”事件中,在微博引发网民热烈的讨论,一部分网民认为该教师是通过否定四大发明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部分网民从“科学”“创新”的定义出发为该教师辩护,事件传播中涌动着科学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的交织。“原谅宝应用”“算法脱衣”应用的开发和部分网民对其技术的表扬蕴含着科学主义思潮“认为自然科学方法能够运用于一切领域”的思想观念,其遭到反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应用涉及侵犯隐私、违反科技伦理道德,二是从幕后技术到应用成品都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尊重,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声讨。
伪科学的传播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多伪科学会与真正的科学糅合在一起,利用科学的原理去解释不科学的东西。例如,“量子波动”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但当其用于阅读书本就可以产生量子波动包装速读,就是在利用科学的方法包装非科学的形式,使科学走向伪科学。一些混淆“伪科学”与“真科学”的媒体、官员、明星、网民等群体,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和对科学概念不加辨别盲目信任的心态,在成为科学主义思潮受传者的同时通过转发分享等行为,成为伪科学的传播者。在“南阳水氢车”事件中,南阳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和《南阳日报》媒体从业人员未能分辨“水变氢”项目存在的伪科学陷阱,无意中成为传播伪科学的主体。
(3)影响及进一步发展
①唯科学主义的观念带来对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危害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注重实学的传统。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被拟人化为“赛先生”,被赋予救亡图存的意义,这种人格化的意义赋予极易引起对科学的过度崇拜。在当代,虽然科学主义思潮已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潮,但其一些观点仍然影响着部分大众。依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9年5月的《当前公众的科学观调查研究报告》,约2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完全相信科学内容”“只相信科学,科学是其唯一的‘宗教’和‘信仰’”,表示其持“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不加怀疑地信仰科学、夸大科学作用的观念,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南阳市委书记点赞水氢车、西安“喝风辟谷”公司被列入政府补贴名单等事件表明部分政府部门尚且存在对科学的盲目推崇状态,如果不加辨别地推崇科学,极易使政策红利流入劣质企业的腰包。
②没有约束的科技和伪科学的泛滥
某些科学研究正在伤害这个社会,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很多青年学生、学者和专家在为贺建奎鸣不平,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当代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这反映了我国科技伦理建制的不完善。此外,当今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伪科学信息,这些伪科学信息就是利用公众对于科学的信任和推崇,运用数据、公式、专利等科学语言将一些错误的或未经证实的理论包装成科学,以达到迷惑公众获取利益的目的。从2016年大学生魏则西因莆田系承包的医疗机构的“高科技疗法”而不治身亡,到2019年权健公司遭“丁香医生”打假,各种所谓的“医疗机构”“保健品公司”用“高科技”包装自己的治疗方案和产品,让误信其为“神药”的受害者受到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③舆论反转和伪科学泛滥容易形成科学传播的“塔西佗陷阱”
大量的缺乏基本科学常识、科学理性和科学准则的记者、编辑和自媒体由于缺乏科学素养,在完全相信“科学”内容的观念下误把违反科技伦理和科学常识的“基因编辑婴儿”和“水氢车”当作“好消息”进行报道,造成科技议题的舆论反转。还有一些媒体误把“伪科学”当作“真科学”进行报道,使伪科学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引起社会思想和社会心理的混乱。例如一些古装剧中的滴血验亲桥段、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各种养生变美“安利”,生产传播了大量伪科学内容,造成了伪科学充斥的媒介环境,长此以往媒体会失去自身公信力,陷入科学传播的“塔西佗陷阱”。
④两种文化的冲突融合与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明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西方科技大规模被引入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对科学价值功能的泛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科学的绝对权威,他们运用科学来全面、彻底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担心失去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因而提倡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这一冲突一直延续到当代,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8月引爆舆论的“副教授因贬低四大发明遭停课”事件中,涉事教师可能是从西方语境下的“创新”视角来论述四大发明不是创新,而反对他的学生维护的是东方文化下的四大发明,认为维护四大发明的正当性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事件中交织着以四大发明为争论点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交锋,无形中促进了当代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4)对策及建议
①融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唯科学主义过于强调科学的进步意义,容易导致科学价值的泛化,使公众认为科学可以应用于一切领域,造成科学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算法脱衣”应用上线等事件就是泛化科学价值、忽视对人的关怀的典型例证。消解唯科学主义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促进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人文主义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关注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注重对人的人文关怀,促进两种主义的融合必须挖掘科学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实现这一融合必须加强对公众的科学观教育,使公众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人类对客观存在进行解释的唯一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并不比人文科学具有更高的发言权,应当增强对公众的人文教育。
②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建设及传播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算法脱衣”事件的发生传播表明,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不断突破着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如何让科学始终向善,是需要探究的问题。今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这表明科技伦理建设进入最高决策层视野,成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媒体也要从社会责任出发,提高自身对科技伦理的专业认识,评析科技伦理争议事件时遵循传播科技伦理规范,自觉在科学主义思潮引领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均要提升科学素养
媒体是培育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力量,其对于阻绝或传播伪科学的作用巨大,然而当今的媒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由媒体报道传播的伪科学信息和科技新闻的舆论反转,这说明新闻媒体的科学素养亟待提升。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科学素养,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专家意见。新闻媒体要从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出发,对科技成就做出正确报道。新华社记者调查“美牙”项目、《半月谈》调查神医等媒体主动打击伪科学的调查报道,体现出媒介话语引导的主动性,表现出了主流媒介引领科学主义思潮的正向作用。
④加强商业行业的事前监管
市委书记点赞水氢车、西安“喝风辟谷”公司被列入政府补贴名单等事件表明政府相关部门对伪科学的分辨能力仍需要加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更加审慎,避免政策红利流入劣质企业的腰包。同时,“丁香医生”打假权健、“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曝光后,相关部门迅速做出调查和回应,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公司的违法行为是在舆论爆发之前就能得到有效处理,或许可以挽回部分被骗群众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提高相关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提高保健品广告宣传的底线、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广告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等措施需要进一步探索。
3.科学主义思潮典型评论分析
(1)基本观点及倾向
学术论文方面,2018年12月至今中国知网共收录了47篇科学主义相关论文,其中22篇发表于核心及以上级别的期刊,论文内容主要从哲学思想史角度剖析科学主义思潮、学科方法论角度探讨实证方法合理性、反思科学主义等方面展开。其中代表性的论文有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和评价科学主义思潮的《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哲学话语角度体系探讨实证哲学的《哲学话语体系:从思辨哲学、实证哲学到广谱哲学》,主张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的《科学,抑或人文?——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主义思潮和科学有效性进行反思的《再逢文明转型》和《进步、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对科学有效性范围的考察》。
网络评论方面,对于科学主义思潮的评论主要发表于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评论多为对科学主义的反对和反思,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被多家自媒体转载的《我们被科学主义洗脑得多彻底,连拿三炷香都觉得愚昧!》《科学主义泛滥现代文明急需佛法来拯救》《科学史家吴国盛:爱因斯坦是反科学主义者》等文章。需要警惕的是,自媒体平台反对科学主义的文章容易走向推崇宗教、伪科学的极端。
(2)传播态势
学术论文在相关领域内进行深度传播。由于学术论文在获取渠道上的不便捷性、在内容上的专业性和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使得大多数的学术论文在大众中的传播力较弱。科学主义思潮论文的传播对象主要是科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基于学术论文具有交流学术信息、指导课题研究的作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科学主义思潮论文的研究较为深入,学术论文的引用在一定范围加深了论文的传播深度。
网络评论通过兴趣圈进行较广泛的传播。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的科学主义思潮评论拥有百万级的阅读量,传播较为广泛。大众乐于基于兴趣选择信息进行阅读,今日头条等平台定期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在经过用户的转发分享行为,进一步放大了科学主义思潮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影响
①学术论文影响力有限
学者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科学主义思潮相关论文,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性、深入地看待科学主义思潮的角度和认识,但是由于学术论文的传播对象主要是相关领域学者和大学生,具有较大的传播局限性,相关论文最高下载量仅为400余次,传播影响力较为有限。
②自媒体平台的碎片化言论容易引发对科学主义的误解
基于自身关注量和较为开放的传播平台,发表于媒体网站、公众号、论坛等新媒体平台的网络文章拥有较大的阅读量和影响力,但是由于自媒体平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审查不严格等原因,一些自媒体发表的关于科学主义思潮的文章深度和准确性不足,容易向读者传递偏颇的观点,使读者产生对科学的错误认知,或者将读者引向反对科学的极端。
(4)对策及建议
①重视对学术论文的传播,扩大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学术论文一经发表常常束之高阁,影响力只局限在本领域学者和学生之间,要想扩大学术论文影响力,首先需要论文作者和期刊的重视。论文作者可以有意识地使用通俗易懂、有料有趣的语言“重写”学术论文,使用易于网络传播的话语表达学术观点,将论文发表于社交媒体或兴趣网站,使公众能够通过搜索引擎、兴趣网站获取论文观点;学术期刊可以开设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把学术论文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而不只是将其置于知网等学术文献类网站。扩大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传播理性认识科学和科学方法的思想,有利于引领科学主义思潮。
②自媒体要增加专业度,正确引领科学主义思潮
由于自媒体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使公众可以获得大量关于科学主义的相关文章,但是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呈现碎片化和浅层化的特征,对于科学主义思潮认知的深度不够,从而影响公众对于科学主义和科学观的判断。因此,自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内容质量和内容审核,提升自媒体整体质量、摈弃唯流量论,净化自媒体空间;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自觉增强自身专业度,培养正确认识和引领科学主义思潮的能力,带动自媒体共同发展,为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发挥积极作用。
③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机制
科学传播是树立公众正确科技观和消解伪科学的重要途径,新媒体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和形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应成为防治伪科学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理念需要做出转变,传播内容要更贴近生活,表达方式要更为多样。同时,微博等新媒体能够实时评论的互动性为科学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与大众交流的平等平台,新媒体应增强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播,用正确的科学知识针对性地批判“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