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型教学在我国发展的社会驱动

研究型教学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其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梳理中外研究型教学模式形成发展的过程,会发现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科技竞争加剧,创新能力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领域,因此,各国纷纷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掀起新一轮研究型教学改革浪潮,通过教学与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免陷入“国家危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个体的优先价值(the first value)发生变迁,以追求民主、自由、参与、自主为主要特征的自我表现价值(self-expression value)诉求强烈[23],这对高等教育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度知识灌输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以学生为中心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师生双向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因为契合了社会优先价值的转换,成为国际社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中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国际社会研究型教学模式发展历程一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靠人才,2001年,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靠教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于是,2001年开启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行动,2004年制订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5年明确提出研究性教学。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又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教育部2010年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提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三条具体路径。为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背景下,研究型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的“教育十二五规划”、2017年的“教育十三五规划”及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都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中心”的研究型教学革命。

事实上,21世纪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智能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智能时代迟早来临。正如达沃斯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所言,人类即将迎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许会给我们带来颠覆性的影响,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需要综合运用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智慧,我们必须培养并运用包括“情境判断、情绪管理、自我激发、身体素质”四种智慧来适应、改变并驾驭潜在的破坏作用。[24]人类未来更加复杂多变,“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需要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25],与这一动态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必然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探究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以传授、灌输已有的东西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一方面是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对创新性人才的紧迫需要;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被称为“新新人类”的网络原住民,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知识、信息优势不复存在。信息时代虽然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但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的筛选、甄别对独立思考能力、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伟大历程与成就,塑造出年轻人以民主、自由、参与、自主为核心内容的优先价值,“教师中心”的、知识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需求。因而,“学生中心”的、注重培养创新、独立、批判思维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自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