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本战败投降后,以野间宏、梅崎春生、大冈升平、武田泰淳、堀田善卫、岛尾敏雄等为代表的战后派作家创作了大量二战题材的文学作品,着重表现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的肉体摧残和精神伤害。本书以战后派战争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代表作进行重点解读的基础上,对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战争认识等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全书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野间宏战争小说论。野间宏在战后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首先尝试将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即“肉体”问题结合,这在《阴暗的图画》《第三十六号》《悲哀的欢乐》以及以“肉体”命名的系列小说中有所呈现。他采用这种创作手法不仅是为了突破传统以及西方心理主义文学手法,也与其反抗自幼受到的宗教思想和战后日本政府压制“肉体”的意识有关。其次,野间宏认为要更好地描写人的心理活动,必须将其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在《脸上的红月亮》、《残像》和《崩溃感觉》中,他分别描绘了主人公们的战后日常生活,平淡的笔触下流露出战争给当事人留下的精神苦痛。之后创作的《真空地带》堪称野间宏战争小说创作的高峰。该作品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军队的本质,表现出作家试图恢复人的尊严、自由、价值及民主权利。
第二章,梅崎春生战争小说论。梅崎春生战争小说的内容跨越战前和战后,涉及日本本土、菲律宾战场和中国战场。《樱岛》以九州的一个海军基地为舞台,刻画了主人公“我”(村上兵曹)面对生死抉择的心路历程,描写了因战争而变得黯淡的青春岁月,书写了一首青春的挽歌。《日暮时分》以菲律宾战场为背景,通过宇治中尉对“命运”的反叛,描写了日军个体官兵在生死存亡之际的选择和复杂心理,探究了极限状况下的利己主义。《剧烈摇摆的风筝》和《幻化》则把战争小说和市井小说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剧烈摇摆的风筝》讲述了矢木家族在战争中走向解体的故事,通过描写主人公矢木城介因偶发事件偏离人生正常轨道、最终毁于战争的悲剧,表达了对战争以及天皇制的否定态度。《幻化》和《樱岛》在题材上相呼应,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视角,侧面描写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心理创伤,揭示了战后社会繁荣假象背后庶民的呻吟。
第三章,大冈升平战争小说论。大冈升平创作了《俘虏记》《野火》《莱特战记》等作品,其战争叙事主要是站在日本人受害立场上讲述的“故事”,从史料的选择到对史实的评价都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他一方面从战争受害者的立场出发批判了日本军部、军队机构的冷酷和人性中的利己主义,一方面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赞颂了“履职尽责”的日军官兵。在创作过程中,他与作品人物的心理距离由远到近,对战死者的态度由冷漠转为怜悯、同情乃至崇敬。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反战思想,主要表现在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扭曲,揭示了日军内部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抨击了日本战后的战争动向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冈的战争史观有不少错误的认识。比如,在《莱特战记》中,他把太平洋战争看作日美两国争夺经济利益和殖民地的战争,从中可以看到错误的“美英同罪史观”的端倪。
第四章,武田泰淳战争小说论。武田泰淳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个体与世界、灭亡与存在、善与恶、罪与罚等问题的思考。在其作家身份形成过程中,他的中国经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作为士兵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中国战场的所作所为使他形成了“没有杀人就没有历史”的独特认知,承载这一认知的《司马迁——史记的世界》成为理解武田泰淳文学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经历战败让他体验到了幻灭,自此“灭亡”思想成为他作品的永恒低音,《审判》《蝮蛇的后裔》《“爱”的形式》等作品均承载了他关于罪恶、灭亡等问题的思考。延续与灭亡如影随形,而探究灭亡与延续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个体的存在之上。在《光藓》《富士》等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作品中,武田泰淳将灭亡以及个体存在等问题放到了宗教层面进行思考。正因为体验过幻灭,所以他总是怀着感动之情面对无法重复的生命存在。正因为被个体生存的光辉所打动,所以他力图将个体从所有既成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武田文学站在宗教的高度,拷问着在将善恶、美丑、罪恶全部涵盖在内的灭亡的尽头,如何肯定世界抑或如何否定世界。
第五章,堀田善卫战争小说论。堀田善卫的文学基于他在中国上海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亲眼看到了日军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所以他能够站在日本外部审视战争的意义,深刻认识到战争的邪恶本质,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中日关系的思考融合为文学作品的主旨。《时间》是海外作家所创作的第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堀田善卫善于将西方哲学思想引入作品中,关注战争、国际政治以及国内政治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并探讨日本知识分子的战争责任,呼唤在高度集中体制下对个人与人性的观照。其作品《广场的孤独》的意义即在于此。同时,堀田善卫在作品中积极思考战后日本所处的地位,探索真正独立的形式与意义。长期致力于日本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学交流的经历使他具有国际化视野,即不局限于日本,站在整个东方甚至所有被殖民国家的角度,思考如何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与文化霸权。因此,其作品在战后派中独树一帜,拥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哲学内涵。
第六章,战后派战争小说概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战后派战争小说的共性特征。(1)战争体验与创作。战后派作家以自身的战争体验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把战争体验文学化时,他们大多站在民族立场上,把焦点集中在太平洋战争末期,把个人的战争体验尤其是所谓的受害体验文学化,大书特书战地、军营的悲惨生活和战后的精神创伤,揭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扭曲。(2)反战主题。就对战争的态度而言,战后派战争小说的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带给普通民众的身心创伤。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3)日军形象。战后派战争小说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倾向,一是通过对官兵对立、职业军人与预备役军人对立的描写,塑造出思想顽固的下层军官、下士官形象和“女性化”的知识分子士兵形象;二是塑造了一批背负着战争创伤无法融入战后社会的复员兵形象。(4)战争认识。战后派作家从多个角度对战争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反战、厌战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较少从宏观的视野去追问这场战争的根源、性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等。(5)战后派战争小说与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之比较。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中日两国都出现了大量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虽然两国的作家都亲身经历了战争,但由于两国社会状况、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作家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差异,两国的战争文学在题材内容、创作方法、表现手法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书的绪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和参考文献由何建军执笔,第四章、第五章由史军执笔,第一章由刘青梅执笔。此外,何建军负责全书的统稿、章节的编排、内容的增删、体例格式的统一,以及后期出书的全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