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顺应新世纪新形势的战略创举
苏联解体后,中俄双方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实现了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推动两国关系在20世纪最后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双方确认“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宣布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又提升至“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三级跳”为两国在21世纪走向更加紧密的战略协作奏响恢宏序曲。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在全面开放下保持高速增长,俄罗斯也迈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两国都以民族复兴为战略目标,均需构建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此时,大国关系正经历冷战后的深度调整,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但个别国家固守霸权思维,各种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层出不穷,针对中俄两国的地缘政治遏制日益抬头。欧盟、北约“双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战略利益,北约“误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南海撞机事件等均是将矛头直指中国。
中俄两国战略处境相似,战略理念相通,国际利益相近。新世纪、新形势、新挑战都要求中俄双方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增强战略协作、加大相互支持、扩大互利合作,为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2001年7月16日,双方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梳理双边关系发展需求、把握国际格局趋势走向的基础上,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宗旨和原则,其核心是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国家关系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条约》充分体现了中俄在双边及国际事务中共同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实现了两国从集团政治到新型大国关系、从意识形态之争到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性转变,为两国关系在21世纪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是中俄关系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条约》摒弃了冷战时期国家关系非结盟即对抗的旧思维,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国与国关系的崭新模式,树立了大国关系典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