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经济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本章导读】 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这两个命题成为幸福置入经济学并构建幸福经济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消费、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活动关系人类基本的生存与幸福,因此经济问题也就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基本的幸福问题之一。幸福经济学具有深刻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渊源,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而不断演化进入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幸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确立,必须明确其研究对象与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并确立自己的学科体系。而这些对于当下的幸福经济学而言,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章在厘清幸福经济学学科渊源与研究演化基础上,重点阐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力图为幸福经济学学科建立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框架。

幸福经济学是以作为手段的经济发展与作为目的的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如何以最小化资源投入获得最大化人类幸福的经济科学。一般情况下,经济学教科书只是把快乐或效用当作一个合理内核来处理,而不需要展开这个内核。然而,由于幸福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快乐幸福又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性。国民经济发展如何可以更好满足国民幸福这个终极价值目标,存在着复杂的演化关系。展开幸福这个终极价值内核,有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其中财富—幸福关系就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重点之一。而“经济有发展,幸福无提高”的问题不能够解决,一切经济发展实质上都是无效的。因而,需要建立专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来研究人类幸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经济发展与健康、亲情、财富、职业、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诸多幸福影响因子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关系。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经济学的这种学科性质与学术使命在幸福经济学中会更加显性化。本章将探讨幸福经济学的学科渊源、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理论难点与发展向度等幸福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以便为幸福经济学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