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编 “亚伯拉罕传统”宗教研究

第四章 三教圣地: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和文化古城,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先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故有“三教圣地”或“三教圣城”之说。《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在此书“前言”中指出:“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同时也是犹地亚山间一座长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而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名副其实:这座城市是亚伯拉罕系宗教之间斗争的焦点,是越来越受欢迎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基本教义派的圣地,是不同文明冲突的战略角斗场,是无神论与有神论交锋对峙的前线,是世俗瞩目的焦点,是惑人阴谋与网络神话的发生地,是二十四小时新闻时代里全世界摄像机聚焦的耀眼舞台。宗教、政治和媒体兴趣相互滋养,使今天的耶路撒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之下。”[1]由于与这些宗教的密切关系,耶路撒冷被视为“神圣之城”,也被看作“天堂和人间共存之城” “人类的瑰宝”“世界的缩影”等,甚至被夸张为“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犹太山地的中央,为海拔80米左右的山城。它东离死海约24公里,西离地中海约56公里,是古代连接欧、亚、非各国的重要枢纽。笔者曾多次访问耶路撒冷,本文最初则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讨论耶路撒冷问题而写。在多次阿以和谈及和解的过程中,耶路撒冷问题是其极为敏感和关键的难点。为了弄清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其历史渊源和背景,这里拟就耶路撒冷与三教的关系及其现状加以初步探讨。

一 “耶路撒冷”之名

耶路撒冷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统治者为古埃及人,“耶路撒冷”(Jerusalem)的名字亦最早见诸公元前19世纪的古埃及文献。在其古代咒语、祷文中有“耶路撒冷的统治者,雅卡—阿穆(Yaqar-Ammu)以及与他同在的所有追随者;耶路撒冷的统治者,塞奇—阿努(Setj Anu)以及与他同在的所有追随者”之说。古代文字中对“耶路撒冷”有多种拼写法,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耶路撒冷”一般拼为“乌鲁莎门”(Urushamen),而古代楔形文字中的阿卡德文则拼为“乌鲁撒冷”(Urusalem)。“耶路撒冷”城名按犹太人所言乃“和平之城”,因为希伯来文的“耶路撒冷”(Yerushalayim)由两个希伯来词汇组成,即“伊尔”(Ir,意指“城”)和“莎隆”(Shalom,意指“和平”)。但现代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耶路撒冷”一词由“亚雷”(Yara,意为“创立”)和“撒冷”(Salem)两词构成,Salem 为以色列时代之前当地人们所信奉的诸神之一,即神名。因此,“耶路撒冷”则意指“撒冷神所创建的”。在犹太人来此之前,迦南人耶布斯部族从阿拉伯半岛迁居于此,故耶路撒冷亦有耶布斯城之古称。据传在撒冷王麦基洗德建造此城后,即有“耶路撒冷”之名。

二 耶路撒冷与犹太教

公元前18世纪,埃及人对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逐渐被削弱,移居此地的古代迦南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城邦和王国,耶路撒冷即为当时建成的最早几个古城之一。此间原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海上民族”腓力士丁人亦于公元前13—前12世纪进入迦南地区,在其沿海地区定居。据传“巴勒斯坦”这一名称即从“腓力斯丁人”的名称演变而来,在古希腊语中,它的原意即“腓力斯丁人之地”。

在这一古代民族大迁徙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原来同属古代闪族的古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渐行渐远、分道扬镳。由于在其信仰传统中,亚伯拉罕按照上帝的旨意而率众迁往其民族的“应许之地”,故而使犹太民族开始与古代巴勒斯坦及耶路撒冷产生复杂关联。古代以色列和犹大联合王国的创始人大卫王约于公元前1000年从耶布斯人手中夺得耶路撒冷,将之定为其统一王国的首都,称“大卫城”。此后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用12年时间扩建了耶路撒冷,并建成所罗门王宫和犹太教第一圣殿。由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人及犹太教的圣城,它作为其民族及其宗教的中心而具有神圣地位。

公元前930年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王朝分裂为北、南两国,北部以色列国以撒玛利亚为首都,南部犹大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犹太民族古代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此结束。公元前722年,亚述人大军进犯,灭掉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97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带兵攻陷耶路撒冷,从此开始了耶路撒冷城屡遭洗劫和磨难的历史。公元前588—前586年,尼布甲尼撒再次率军围城18个月,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烧毁其圣殿,灭掉犹大王国,并把大批犹太人掳往巴比伦国,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巴比伦,允许被掳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这些犹太人在其民族及宗教领袖所罗巴伯、尼希米率领下重修城墙和犹太教圣殿,称第二圣殿。耶路撒冷由此重新成为犹太教的中心。尽管当时属“波斯统治时期”,有大批犹太人被迫迁出巴勒斯坦,其他民族则大量移入,犹太教在耶路撒冷的决定性作用却仍然保持下来。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掉波斯帝国,犹太民族又落入希腊人之手,进入“希腊统治时期”。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希腊帝国一分为三,叙利亚一带为塞琉古王国,埃及为托勒密王国,马其顿、希腊本土则为安提柯王国。这三国曾先后取得对犹太人的统治权,但犹太人在耶路撒冷仍顽强维系住其民族及宗教的存在。公元前168年,叙利亚的安条克四世占领耶路撒冷后宣布犹太教为非法,强迫犹太人改宗,从而激起犹太人的反抗,爆发了“马加比起义”。这次由犹太教祭司玛塔赛亚之子、绰号“马加比”(意为“锤子”)的犹大、约拿单、西门三兄弟领导的起义于公元前165年取得胜利。犹太人收复失地,恢复并洁净圣殿,耶路撒冷亦成为其哈斯摩尼王朝的首都。当时犹太人靠与正在兴起的罗马帝国结盟而于公元前141年正式取得其独立,但因此亦陷入前门拒虎、后门引狼的险境。

公元前64年,日益强大的罗马帝国以武力使叙利亚成为其行省。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进军耶路撒冷,杀死1.2万犹太人。犹太人丧失独立,进入“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40年,罗马统治者将大希律封为犹太王。但在这名义上存在的犹太王国时期,耶路撒冷圣殿曾得以修缮和扩建。

犹太人不甘屈从罗马人的统治,曾多次举行起义,较大规模的有公元前53年的起义、公元前4年大希律死后的犹太人起义、公元6年的西卡尼派起义等。公元66年又爆发更大规模的犹太人民大起义,史称“犹太战争”。这次起义于公元70年被镇压,有7万多犹太人被卖为奴,耶路撒冷圣殿亦被焚毁,从此不再被修复。占领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将之分割给其将士居住,犹太人则遭杀戮或驱逐。此后犹太人又于公元79年至81年、116年至117年、132年至135年举行了三次大起义。最后一次由巴尔·科赫巴领导的大起义有20多万犹太人参加,失败后有58万犹太人被杀,幸存的犹太人亦被卖为奴和驱赶出去。耶路撒冷彻底被毁,罗马人在此另建一个名为爱利亚·卡皮托林纳的新城,严禁犹太人走近。从此,古代犹太史结束,犹太人开始其没有国度、流浪世界的漫长经历。当时被焚毁的耶路撒冷圣殿仅留下一堵约高20米、长50米的断墙,被犹太人称为“哭墙”(亦名“西墙”)。后来返回此地的犹太教徒视此处为圣地,常在此悲悼其历史的厄运、痛哭其民族的不幸、寄托其对未来的祈愿。

公元324年,对基督教有好感并最终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帝国后,耶路撒冷恢复了其原有城名。5世纪中叶,罗马统治者开始允许犹太人回耶路撒冷居住。但此时的耶路撒冷已成为多种民族居民共住、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城市。

三 耶路撒冷与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于犹太王国被罗马统治者取消(公元前4年大希律死后)至公元66年犹太人民大起义之间的巴勒斯坦。根据基督教信仰,其创始人耶稣生于耶路撒冷南部的伯利恒,幼年时曾多次进入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听道。公元27年耶稣受洗后到耶路撒冷过第一次逾越节,次年再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公元30年,耶稣带其门徒入耶路撒冷布道、洁净圣殿,并与其门徒举行最后的晚餐、设立圣餐。耶稣在耶路撒冷因其门徒加略人犹大出卖而被捕,由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判处死刑,随之被罗马士兵押解而背着十字架,头戴荆棘冠游街示众,最后被钉死在耶路撒冷城郊的各各他地之十字架上。据基督教信仰之传,耶稣死后于第三天复活,复活后传道40天升天,第50天圣灵降临,其门徒领受圣灵而开始传教,建立起基督教会。这就是基督教之起源。因此,基督教把耶路撒冷视为耶稣基督受难、复活的圣地,以及基督教会的诞生地。由此,耶路撒冷亦成为基督教的圣城,吸引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来此朝圣。公元33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时,在耶稣墓地建造了圣墓大堂(亦称“复活大堂”),以纪念耶稣的受难与复活。随着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耶路撒冷成为古代基督教的重要中心,耶路撒冷教会亦为古代五大教会之一,形成深远的影响。

7世纪穆斯林进住耶路撒冷后,曾一度允许基督教会的存在。至10世纪埃及哈里发统治耶路撒冷,基督教的发展受阻。1071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耶路撒冷,西方基督徒朝拜圣地的线路随之被切断。为此,西方教会开始组织十字军东征,旨在夺回圣地。1095年,十字军首次占领耶路撒冷,恢复了基督教在其圣城的存在。此后在1099—1244年之间,穆斯林和基督徒反复争夺耶路撒冷。其间耶路撒冷一度成为被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的首都,但拉丁王国于1187年被萨拉丁率领的穆斯林军队推翻。随着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基督教在耶路撒冷的影响减弱,但一些教派保持住了其存在。1517—1917年,耶路撒冷经历了长达400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1757年时,土耳其统治者把耶路撒冷的圣墓大堂交给天主教方济各会、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会、叙利亚教会、科普特教会和埃塞俄比亚教会管理。这些基督教教派在耶路撒冷的存在及影响延续至今。

四 耶路撒冷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按照伊斯兰教信仰传说,先知穆罕默德创教早期在麦加活动时曾经历了一次神秘夜行,即在621年7月的一天晚上,穆罕默德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乘天马来到耶路撒冷,踏着一块岩石升霄,遨游七重天,见到亚伯拉罕、摩西和耶稣,大家共同礼拜。穆罕默德此行接受天启,黎明时重返麦加。在《古兰经》第17章《夜行篇》中,记载了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的登霄:“赞美真主,超绝万物,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他在远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迹象。”[2]这样,耶路撒冷对于穆斯林亦有着神圣意义,被其称为“古德斯”(a1-Quds,即“圣地”)和“拜特·穆盖代斯”(Bayt al-Muqaddas,即“圣城”)。而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即此处所言“远寺”。

此外,早期穆斯林礼拜时最初曾把脸朝着耶路撒冷的方向。622年,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从麦加迁居麦地那,开始伊斯兰教历之纪元。自623年始,穆斯林礼拜时才改为把脸朝向麦加的克尔白。从此,耶路撒冷被称为穆斯林的“第一朝向”。638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欧麦尔进占耶路撒冷,由此开始阿拉伯人及其伊斯兰教信仰与耶路撒冷的密切关系。根据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之说,阿拉伯人在其升天之地即原犹太教圣殿旧址上于691—694年建成岩石清真寺(亦称萨赫莱清真寺或欧麦尔清真寺),寺内有一巨石被穆斯林奉为“圣石”,传为穆罕默德登霄所踩之岩石;寺外之西墙(即犹太人的“哭墙”)则被穆斯林称为“布拉格”(Buraq),意即“天马墙”。705—709年,穆斯林又在此建成伊斯兰教第三大清真寺,即阿克萨清真寺。在此后千余年的发展中,阿拉伯人逐渐成为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城的主要居民。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

五 耶路撒冷的现代发展

1917年英军占领耶路撒冷,土耳其的统治从此结束,英国则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地的名义开始行使对圣城的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曾拟订将巴勒斯坦分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方案,而把耶路撒冷定为由联合国直接管理的国际城市。这一方案于1947年11月29日经联合国表决通过,但被不少阿拉伯国家所反对。1948年5月14日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终止,以色列宣布建国。5月15日,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5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此后发生过多次“中东战争”,都未能解决分歧问题。1949年阿以签订停战协定时,耶路撒冷已一分为二,以色列控制其西区新城,约旦控制其东区旧城、行使对宗教圣地的监护管理。1967年6月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旧城,并于6月24日宣布将东、西区合并。1980年以色列国会以《基本法》通过议案,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1988年11月15日巴解建立巴勒斯坦国时,也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1993年9月13日巴以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被作为一个难点而暂时搁置起来。

在达成这一《原则宣言》之协议时,耶路撒冷城区包括市区及其以西35公里范围的扇形地区,共约62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约109平方千米,西区新城乃19世纪以来新建;东区则包括占地约1平方千米的旧城,集中了许多宗教圣迹,即三教圣地之所在。旧城分为4区,东北部为穆斯林居住区,包括著名的圣殿区;东南部为犹太教区;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圣墓大堂等圣迹;西南部则为亚美尼亚教会区。耶路撒冷城的犹太教古迹主要包括圣殿、哭墙、大卫塔楼、犹太会堂及墓地等,其基督教古迹则有圣墓大堂、鸡鸣堂、晚餐厅、圣母安眠堂、告路、路德教堂、山围大堂、俄罗斯东正教女修院教堂、方济各会教堂等,而其伊斯兰教古迹主要为阿克萨清真寺、岩石清真寺、圣地宣礼塔、布拉格墙以及城内各区的许多清真寺等。以色列全国人口此时约500万人,其中犹太教徒约40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82%,伊斯兰教徒约66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3 %,基督教徒共约1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2 %,包括众多的教派。这一时期耶路撒冷城的总人口大约50万人,以犹太教徒为主,伊斯兰教徒其次,约11万人。

六 耶路撒冷之争及其前景

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早已成为各种宗教、民族及政治势力争夺之地。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中,它先后被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犹太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中世纪欧洲十字军、马穆鲁克人、土耳其人、英国人、法国人等征服过37次之多,经历了无数次的洗劫和焚毁。现代历史中的耶路撒冷之争,也基本上为宗教、民族和政治这三个层面之争,而且三者交织在一起,已难解难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耶路撒冷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要实现其永久和平,使其真正成为“和平”之城,就必须找到一种理想而能够被各方面所接受的解决争端之办法。

1980年当以色列国会投票通过统一耶路撒冷的决议时,联合国曾为之开会讨论,并经投票表决而宣布不予承认。由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包括有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阿以各方都不愿意作任何让步。以色列前国防部部长达扬曾说,要以色列放弃耶路撒冷,“除非重写《圣经》,抹去我们3000年来的全部信仰、希望和祈祷”。而巴勒斯坦则把收复耶路撒冷看作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神圣使命,阿拉法特去华盛顿签署巴以协议之前,还公开表示“决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因此,巴以在其《华盛顿宣言》中规定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杰里科先实行自治,等到自治过渡阶段的第三年再就耶路撒冷问题进行谈判,争取在5年后自治期结束时确定其归属。但除了巴以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分歧之外,还涉及约旦对耶路撒冷城内伊斯兰圣地的宗教管辖权问题。1994年7月25日约以签署“华盛顿宣言”,以色列方面表示承认和尊重约旦在维护耶路撒冷城伊斯兰圣地上所享有和发挥的“特殊作用”。然而这种提法引起巴解组织的不满,阿拉法特于7月29日就此致函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斯托弗,并决定派代表团与约旦讨论这一问题。与此同时,约旦政府亦发表声明,认为通过谈判恢复巴勒斯坦人对阿拉伯东耶路撒冷的政治主权与约旦继续行使对该城伊斯兰圣地宗教管辖权并不矛盾,约旦承认巴勒斯坦对耶路撒冷拥有政治主权,但同时也强调“约旦将继续行使其对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的宗教管辖权”。

上述种种争议和分歧,使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变得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测。有关专家、学者曾考虑了种种方案以寻求一种理想解决的办法,如有些人提出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化”,成为由联合国直接管理的国际城市;有些人则主张将东、西耶路撒冷分别作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首都;有的人认为宗教圣地应向一切人开放,由三大宗教的代表组成协调委员会来对之加以共同管理;还有人则强调通过加强有关各方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来淡化其民族、宗教意识,为耶路撒冷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笔者认为,耶路撒冷的前景寄希望于其圣城归属的“象征性”解决,在各方不可能做出本质性让步的前提下,耶路撒冷城内三教共同的圣地,应突出其“宗教圣地”的意义,即由各宗教代表联合协调、共同管理,如以其旧城为基础而形成一个各教共同的“宗教圣城”,显明其宗教性、象征性、开放性和国际性,并以这一圣城来作为巴以两国首都之间的中心点和结合点。而巴以两国的行政首脑机构则可让出这一共同的圣地,以原东、西耶路撒冷城扩建地区为基础来另建和发展,并形成与各自所属地区的沟通。这样,在一个大耶路撒冷范围内既维护双方各以圣城建都的原则,又可以使其中心的“圣地”减少政治色彩和对抗气氛,而成为国际性的宗教朝觐圣地和旅游胜地,并进而使之起到加强各方友好接触、交往、理解和合作的作用。当然,如果在今后的谈判中有关方面做出了大的让步,那么耶路撒冷的归属则会出现富有戏剧性的结果。不过,此后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奇迹,而仍回到了矛盾冲突的历史怪圈不得解脱。巴以签署协议之后,虽然其主要领导人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以色列总理拉宾不久就于1995年11月4日晚被本民族犹太人的激进反对派所杀害,此后虽经努力但一切又回到了过去那看不到出路的循环。2017年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访问以色列并成为首位任上访问“哭墙”的美国总统,他还明确宣布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承认犹太人在“被占领地”定居的合法性,这些表态由此进而加剧了这一困境的发展。

附:耶路撒冷大事年表

公元前19世纪      古埃及文献提到耶路撒冷。

公元前18—前16世纪    希克索斯人统治时期。

公元前1000—前961年   大卫王建立统一王国的首都。

公元前961—前930年    所罗门建犹太教第一圣殿。

公元前586年       耶路撒冷失陷,圣殿被毁。

公元前539—前333年    波斯统治时期,第二圣殿建成。

公元前333—前167年    希腊统治时期。

公元前167—前63年    哈斯摩尼王朝时期。

公元前63—公元324年   罗马统治时期,基督教产生。

公元324—638年      拜占庭帝国时期。

公元638—1099年     阿拉伯人时期,伊斯兰教传入。

公元1099—1187年     十字军所建拉丁王国时期。

公元1187年       萨拉丁推翻拉丁王国。

公元1250—1517年     埃及和马穆鲁克人统治时期。

公元1517—1917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

公元1917—1948年     英国人占领及管辖时期。

公元1948—1967年     耶路撒冷分为东、西两区,约旦控制东区,以色列控制西区。

公元1967年       以色列合并耶路撒冷东、西区。

公元1980年       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

公元1988年       巴勒斯坦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

公元1993年9月13日   巴以签署 《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

公元1994年7月25日   约以签署 《华盛顿宣言》。

(原载《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4期,本文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