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应用
运用需求、供给及其决定的均衡价格的基本原理,可以描述和解释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本节介绍这方面的几个事例。
一 谷贱伤农(Cheap Grain Hurts the Farmer)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这种现象在中国民间被形象地称为“谷贱伤农”。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我们可以用弹性原理进行解释。
前文已经分析过,对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来说,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造成“谷贱伤农”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如谷类)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当农业丰收的时候,农产品供给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需求量(销售量)虽然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小于价格下降的比例,从而销售收入减少。
图2-14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较为陡峭。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1的位置向右移动至S2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前提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下降至P2,而农产品的均衡数量仅仅小幅度地由原先的Q1增加到Q1。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增加的幅度,因而农民的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2-14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图2-14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基于以上的经验和事实,在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农场主和农民的利益,也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政府纷纷采取了支持农产品价格的一些做法。
二 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和限制价格(Limit Price)
(一)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也被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即防止商品的价格下跌到此限价水平之下。最低限价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图2-15 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图2-15表示政府对某种商品实行支持价格的情形。市场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政府实行的最低限价为P1。由图可见,支持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在这一价格水平上,市场供给量Q2大于市场需求量Q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
政府实行支持价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是一些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旨在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要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图2-16 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二)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也被称为最高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即防止商品价格上升到限制价格之上。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图2-16表示政府对某种商品实行限制价格的情形。假设政府实行的最高限价为P1,由图可见,限制价格P1低于均衡价格Pe,在此价格水平,市场需求量Q2大于市场供给量Q1,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短缺情况。最高限价下的供不应求会导致消费者排队抢购。为此,政府必须向市场投放大量的产品,以弥补这个缺口,或者采取发配给券、定配给量、凭证供应等措施。
价格干预虽然对任何国家都是必要的,但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首先是产品分配不公。以不准涨价为例,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本应从P1上升到Pe,这时真正需要的人会以Pe的价格购买,不太需要的人就不会购买,产品的分配比较公平。然而,由于不准涨价,使需求量不必要地扩大,造成产品短缺,导致排队或配给,这就使得本来真正需要的人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而不太需要的人反而能够买得到。其次是产品质量下降。由于不准涨价,产品短缺,出现“皇帝女儿不愁嫁”,会使原来的质量标准下降,粗制滥造,缺斤少两,成为变相涨价。最后是黑市交易盛行。由于不准涨价,产品短缺,真正需要的人出于急需,愿以高价购买,而那些不太需要的人虽能买到,却不急需,愿以高价转售。从而倒买倒卖和黑市交易难以避免。
三 税收与补贴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除了价格干预外,还有税收和补贴。
(一)税收
图2-17 销售税的影响
如果政府征收销售税,例如,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t元的销售税,那么,商品价格是否也上涨t元呢?销售税最终由谁来承担呢?
由于征收销售从量税,使得生产者在任何一个数量下的供给价格上升t元,也就是供给曲线向上移动t的距离。如图2-17所示,供给曲线由征税前的S上移至S1的位置,均衡点由征税前的E点移动到F点,即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比较征税前后可知,首先,征税使市场的交易量由原来的Qe减少到Q1。其次,市场交易价格由原来的Pe上升到Pd。作为消费者,每购买一单位商品所需支付的价格升高了Pd-Pe;而作为生产者,每出售一单位商品实际得到的价格却下降了Pe-Ps。(生产者虽然从消费者手中得到的价格为Pd,但扣除交给政府的税收t之后只剩下Ps。)也就是说,政府向生产者征收销售税,税收并非生产者一方承担,而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其中,Pd-Pe由消费者承担,Pe-Ps由生产者承担。
那么,税收承担的比例是如何决定的呢?通过比较图2-18,不难发现,如果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平坦,则消费者承担较大的比例。反之,则生产者承担较大的比例。也就是说,弹性小的一方承担了较多的税赋。
(二)补贴
补贴与税收的做法相反,对市场的影响也是相反。补贴会使买卖双方同时获益,至于具体获益多少,留给同学们自己分析。
图2-18 销售税的归属
本章小结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可以用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一现象也被称为需求规律。市场的需求曲线可以由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一现象也被称为供给规律。市场的供给曲线可以由单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
商品的需求量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价格以外的因素的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同样,商品的供给量也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化,会导致供给曲线移动,即供给的变动。
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化。
当两个经济变量存在函数关系时,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任何弹性都可以表示为弧弹性或者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通常为负值。按照弹性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分为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五种类型。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化不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如果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则交叉弹性为正值;如果两种商品之间为互补关系,则交叉弹性为负值。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收入弹性大于零;对于低档商品来说,收入弹性小于零。在正常商品中,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奢侈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为正值。根据供给弹性大小也可以分为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五种类型。
理论自测
1.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2.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说明“薄利多销”的适用范围。
3.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
4.众所周知市场对个人电脑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其价格却不断下降,这是否违背了供求规律?
5.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说明下列情况下某品种的牛肉的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为什么?
(1)卫生检疫部门报告,认为这种牛肉含某种疯牛病的成分;
(2)另一种牛肉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养牛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5)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
8.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是: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会降低。在旅游旺季,飞机票价通常要高出平时票价的三成。请说明为何在旅游旺季时飞机票仍是“一票难求”?
9.用供求定理说明政府实施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原因、后果以及清除产量过剩或短缺的方法。
10.下列事件对电脑产品供给或需求的影响。
(1)生产电脑的技术进步了;
(2)生产电脑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3)智能手机功能更强大了。
11.对于下列各对物品,你认为哪一种物品更具有价格弹性,并说明理由。
(1)香料和食盐;
(2)青霉素和冰淇淋;
(3)香烟和骆驼牌香烟。
12.两个司机——汤姆和杰瑞——每个人开车到加油站。在看到价格之前,每个人都发出一个指令。
汤姆说:“给我油箱加满汽油。”
杰瑞说:“我加200元汽油。”
他们对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是多少?
13.丽丽总是把她收入的1/3用于买衣服。
(1)她对衣服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多少?
(2)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14.上个月茶叶的价格急剧上升,而销售量没变。5个人给出了五种解释,哪些解释可能是正确的?
(1)小张: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完全无弹性;
(2)小王:需求增加了,但需求完全无弹性;
(3)小李: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同时减少;
(4)小陈:供给减少了,但需求是单位弹性;
(5)小黄:供给减少了,但需求是完全无弹性。
15.咖啡和面包是互补品。两者的需求都缺乏弹性。一场飓风摧毁了一半的咖啡豆。用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1)咖啡豆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2)咖啡豆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用于喝咖啡的总支出会发生什么变化?
(3)面包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用于面包总的支出会发生什么变化?
应用自测
1.若某市场上只有A与B 两个人,其需求函数分别为:
QA=100-PA
QB=90-0.5PB
(1)试求市场需求函数,并画图。
(2)当市场价格为50时,A和B 的需求弹性各为多少?市场需求弹性为多少?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2.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5Q,供给价格为P=40+10Q。求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以及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某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分别计算P=60和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4.假设:(1)X和Y的需求曲线均为直线,X的需求函数为QX=40-0.5PX;(2)X与Y的需求曲线在P=8时相交;(3)在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为Y需求弹性的1/2。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Y 的需求函数。
5.某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保健药品,市场部经过调查,得出此保健品的需求和供给如下:
假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求:
(1)导出该保健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2)为保证供求平衡,在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3)价格在15元和25元之间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别是多少?
(4)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别是多少?
(5)若政府对每盒保健品征收1元的销售税,税收最终由谁负担?负担多少?
6.假设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对从广州到北京之间民航机票的需求如下:
求:(1)票价从2000元到2500元之间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用中点法计算)。
(2)为什么度假乘客与公务乘客的需求弹性不同?
7.在经济衰退期间,在餐馆吃饭的支出比在家吃的食物支出减少得多。如何用弹性概念解释这种现象?
8.请解释下列情况:全世界的干旱使得从出售粮食中得到收入的农民的总收益增加。但如果只是黑龙江有干旱,就会减少黑龙江农民得到的总收益。
9.考虑针对吸烟的公共政策:
(1)研究表明,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20元,政府想减少20%的吸烟量,价格应该提高多少?
(2)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为什么这可能是正确的?
案例分析
案例2-1 谁为奢侈品税收付出代价——税收的转嫁与归宿[1]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革、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
支持这项税收的人认为,这些奢侈品全部由富人消费,这种税也必然由富人承担。向富人收税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
实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这项税收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为什么这些并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项税呢?
征税后,出现了豪华游艇的替代品,例如,在科罗拉多州的旅游胜地阿斯潘安购置房产。人们想方设法逃避征税,尤其是在佛罗里达州,那儿是巴哈马国家和加勒比地区的边界。人们在境外购买奢侈品、在国内使用。该项税收摧毁了作为“世界游艇交易之都”佛罗里达的游艇产业。
游艇这类奢侈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这是因为,这类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品多。所以,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但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短期内难以转产其他产品,供给缺乏弹性。税收实际上落到了生产者身上。
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不仅要承受税收,还面临需求减少引起的两种后果。一是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二是企业不得不降价。这就使这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得不解雇工人。这个行业所有者利润减少,工人收入减少。本来这些行业的工人大多属于低收入工人,是这种“劫富济贫”政策要帮助的对象,结果反受这种政策之害。
生产奢侈品企业的所有者与工人深受高奢侈品税之害,又承担了绝大部分这种税收。所以,这种税收并没有受到富人的反对,而是主要受到这些行业工人与工会的反对。美国国会迫于压力在1993年取消了这种奢侈品税。1993年这项法令被克林顿总统废止,这是美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税种。
案例2-2 票贩子为何屡禁不止——限制价格的弊端
春节前夕,坐火车回家的人可能都有切身体会。火车票总是那么紧张,要提前排队购买,如果实在买不到,也可以想办法从票贩子手中高价购买。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公安机关都会出动警力进行打击,但票贩子们总是屡禁不止。其原因实际上不是公安部门打击不力,而是限制价格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均衡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如果铁路部门确定的火车票低于均衡价格,坐火车的需求量就大于供给量,这时存在价格上升的压力。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想坐火车回家的人)减少,供给量不变,价格就会上升到供求相等的均衡水平。反之,如果铁路部门确定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量小于供给量,价格下降,直至供求相等。当价格达到均衡时,想坐火车回家的人得到了满足,这就是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资源配置最优化。
但是,如果受到外力的干预,价格就无法起到这种调节作用。比如坐火车的均衡价格应该是60元,但物价部门规定的限制价格是30元。由于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且不能上市,必然存在超额需求或供给短缺。火车票为30元时许多人买不到回家的票正是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供不应求的方法有三种:配给(由铁路部门决定给谁)、排队(按先来后到的原则)和黑市。票贩子和买票人之间的交易是黑市交易。票贩子或者拉帮结伙装作乘客排队买票,或者与铁路有关人员勾结把紧缺的车票弄到手,然后以黑市的均衡价格(如100元)卖给真正需要火车票的人。只要存在限制价格,票贩子倒票有利可图,无论怎样“严打”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钻价格政策的空子是票贩子的理性行为。
显然,票贩子的存在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损害了生产者(铁路部门)的利益。
购买者不得不付出高价,这种高价又不由铁路部门所得。在我们的例子中,限制价格为30元,买票却付出了100元,其间差额70元就归于票贩子及其同伙所得到。有关部门制定限制价格的意图也许是在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实际却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就在于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为地破坏了价格自发调节供求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除票贩子的办法不是“加大打击力度”云云,而只是取消对火车票的限制价格政策。一旦价格放开,热门火车票价格上升,想要的人就会减少(找其他替代工具),而火车站也会多加开车次,最终会使双方满意。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明志、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刘冰、王立成:《经济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 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9—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