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泰国华商历史
华人最早移民暹罗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据泰华学者黎道纲的考证,至少在1165年,就有中国商人到今泰国境内,或贸易,或流寓,成为最早的华侨。十三四世纪,克拉(Kra)地峡两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与六坤(Ligor)等商港,吸引大批华裔前往经商。16世纪初,阿瑜陀(Ayudhya)成为主要的华人聚集区。
到了17世纪末,全泰国的华人人口约有1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弱。可见,泰国华人社会形成于大城王朝时代(1349—1767)。[7]1688年,泰王驱逐欧洲人之后,大部分欧洲人被排除于贸易体系之外,泰国人又因为传统的“萨克迪纳”[8]制的约束,暹罗的对外贸易就主要依靠华人,暹中私商贸易业迅速发展。于是更多的中国人来到暹罗,从事贸易或与贸易相关的职业。
吞武里时期(1767—1782),泰国国王支持商业,支持华人移居泰国,华人对发展泰国国内经济和促进泰中海上贸易发挥了重大作用。拉玛一世时期(1737—1809),华人大量移居泰国。拉玛二世(1809—1824)秉承一世时期的传统,泰中关系顺利发展。拉玛三世时期(1824—1851)是华人移居泰国较多的时期。
拉玛王朝初期,移民到泰国的华人增多,由于华人在种种经济活动中付出劳动、发挥才能,华人虽然被视为本地市民,能自由择业并到各地经商。泰国政府规定初次入境的华人必须缴纳入境税。最初,华人可以免除徭役,从拉玛二世时起华人要缴纳徭役税,一直到拉玛五世时期才被取消。来泰国经商居住的华人也带来了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艺术和知识,为泰国增添了活力和清新的色彩。华人背井离乡来到泰国,大多能任劳任怨,艰苦创业。拉玛王朝初期的各朝给予了华人许多优惠政策,未曾有歧视欺压之举。此外,华人在安家、就业、贸易、务农、造船和航行等方面还享有与泰国公民等同的权利。海上贸易方面,华商可自由出入泰国,是他国商人不能享有的特权。更有甚者,华人获准以缴税代替劳役,有别于当地人和居住在泰国的其他国家的人。
拉玛三世时期之后,中国人移民泰国是快速增长趋势。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综合各种因素估算认为,拉玛三世(1824—1851)初期,每年移入泰国的中国人为6000—8000人。到19世纪30年代降至年均约2000人,后逐渐增加,1870年达4000人,之后略有下降,1882年起再度激增。[9]
19世纪中期以来泰国华人资本的形成与早期华人参与泰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有密切关系,通过贸易积累财富是泰国原始资本积累的途径之一。
1855年,英国迫使泰国签订《鲍林条约》,规定英国公民可以在泰国任何港口从事自由贸易,英国输入泰国的商品只缴纳商品价格3%的进口税,同时期中国、印度、日本的进口税为5%。从此,泰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其最重要的贸易对象由中国转向英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的贸易体系。随后泰国又与其他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这些条约给泰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变革。《鲍林条约》签订后华商对产品的垄断不复存在,中层华商作为代理或中间商、零售商参与了西方人主导的国际贸易,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泰国。此时的华商积极学习欧洲商人的经营方式,相比泰人而言,旅泰华人长期的经商经验使其很快担当起中间商的角色,此时的华商主要是泰王的包税商、欧商的买办、港口商和米商。
1855年,泰国对西方开放后,华商学习并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但未影响与国王的联盟。在萨克迪纳制度下,下层泰人没有条件从事商业活动,华商充当国王的代理,获得各种经商特权。华人包税商为政府创造了多种新形式的收入,为拉玛五世的改革和君主专制的加强提供了大笔资金,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泰国君主专制政体是在华人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1932年,泰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立宪君主制,华商实现在泰国的经济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融合。政治融合和经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华商与泰国的文化融合。不少华商完全融入了泰国的权力集团,有的在第一代完成,有的在第二代及以后完成。泰国的民族主义兴起前,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发生着。[10]
二战后,华商长袖善舞,逐渐把握了泰国的经济命脉,使当地开始出现排华情绪。华人为求自保,都主动放弃原来的中国姓氏拼音,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语文字来当作他们的新姓氏,甚或采用当地原有的姓氏。该运动后来被称之为“改姓名运动”。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泰国连同其他三个“亚洲四小虎”成员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开始起飞,群众的态度开始转化。当地传媒更制作节目,讲述华人在泰国历史所扮演的角色,强调他们与泰国的其他种族一样,都是泰国人。
移民泰国的华人按方言可以划分为,潮州人,来自潮安、潮阳、澄海、普宁、揭阳、饶平六个沿海和沿江河口地区的县;广府人,以广州人为主;福建人,以厦门为主要港口,以泉州人和漳州人居多;客家人,未形成聚居的群体,大多与其他地区中国南方人混居;海南人,多为移居海南的福建人,大多来自海南岛东北侧的文昌和琼山两县。潮州人是旅居泰国数量最大的华人群体,福建人次之,接下来是海南人和广府人,而客家人数量较少。
中国人之所以选择移居泰国,除了泰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宗教、文化等与中国十分相近外,更重要的是,泰国人民的友善亲和,历代的泰国国王对华人一视同仁。1891年拉玛五世下令在曼谷市修建并赐名“耀华力路”,即俗称的泰国“唐人街”。
泰国华商为在经济、生活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泰国社会,以合法而有章可循的形式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可分为依方言区设立的会馆、姓氏社团、行业协会和慈善机构四大类。按方言成立的会馆先后有广肇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客家会馆和潮州会馆等等。姓氏社团由同一姓氏的人组织起来,其目的是为成员提供相互联系的机会,建立彼此间的友谊,同时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与国内的亲情。目前,泰国有六十余个宗亲合作成立了“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行业协会是同一职业或行业的组织,这些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协会进行信息、知识交流,制定统一的章程以便与政府的规定相协调,避免过度的竞争。泰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华人行业协会便是泰国中华总商会。慈善机构旨在为华人提供救助,这种救助不分方言或姓氏。现在主要的华人慈善机构有天华医院和报德善堂。天华医院是由五大会馆的华商领袖于1904年联手共建,以解决华人治病就医的问题。报德善堂是由12位华商捐款,于1900年成立。目的是作为公益组织,专为无亲无故的死者办理后事。后来该机构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免费为孤苦无依的患者提供医药费或住处和医疗,为贫困者或遭受灾害的人提供帮助。
目前,泰国的华文报纸主要有六家:《星暹日报》《亚洲日报》《新中原报》《京华中原联合日报》《中华日报》《世界日报》。据记载,泰国第一所民营华文学校于1782年诞生。华人会馆对早期华校的发展影响重大。热心教育的华人还以私人名义在各处华人社区开设华校。1989年,泰国政府批准汉语作为另一外国语,可在幼稚园到小学六年级阶段开设。1992年,官方宣布汉语在泰国学校拥有和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外国语同等的地位,准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聘请拥有学士学位或师范学历的中国教师任教。1992年以来,泰国的汉语教育愈来愈受到欢迎,现在汉语已成为热门语种。泰国的汉语教学除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有系统地提供外,还有许多民间的语言中心。尤其在曼谷,这些语言中心每日都在授课,既有日课班也有夜课班。此外,许多大学还向社区提供汉语教学服务。泰国华裔喜欢给子女起泰式名字,连姓氏也要泰化。泰国人直到1903年才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当时的国王拉玛六世要求每个泰国人都要有姓氏,要名姓兼用,并亲赐千余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