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本卷包括三篇作品。这三篇作品中,第二篇的部分内容以第一篇的部分内容为基础,而第三篇又引用了第二篇的部分内容。有些主题也是共有的,尤其是第一篇与第二篇,第二篇与第三篇之间的共有。但是,希波的奥古斯丁的这三篇作品被纳入本丛书单独成卷(法文版丛书Bibliotheque Augustinienne将它们与The Divinatio of Demons 放一起,单独成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有大致相同的格式。每一篇都是由别人提出、奥古斯丁回答的问题汇编而成。就《八十三个问题汇编》来说,话题都是由奥古斯丁的修道同工提出,奥古斯丁给予回复,历时约七个年头。在另外两篇作品中,对象分别是辛普利奇(Simplician)和杜尔西提乌斯(Dulcitius),第二篇成书约在第一篇后三十年,两篇都是通过书信提出一些问题,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回复。奥古斯丁在这三篇作品中使用的问—答格式再次出现在他的Questions on the Gospels中。不过,这并不是奥古斯丁独有的风格。它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世纪的斐洛(Philo)和普罗塔克(Plutarch),然后一直延续到四世纪后期的安波罗修(Ambrosiaster)和耶柔米(Jerome)。
《八十三个问题汇编》的全部话题从哲学到圣经解释学,有的讨论几页,有的只有几行,《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和《杜尔西提乌斯的八个问题》都是专门的圣经话题,每个话题都有相当篇幅。《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是三篇中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文献似乎已经显示出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即关于神圣恩典在人的活动中的角色,可以说,他在这个领域作出了最大的神学贡献,促进西方思想的形成,直至今天。
不过,尽管《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它与本卷收集的另外两篇都不属于奥古斯丁的第一层级作品,在奥古斯丁研究学术圈之外也并非众所周知。但是它们,尤其是前两篇,展现了奥古斯丁的早期思想,可以从中窥见他早期思想的发展:在《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里,我们看到,对恩典比以往任何人(或许除了圣保罗之外)更加全面的理解逐渐形成,在《八十三个问题汇编》里,奥古斯丁从哲学视角到圣经视角的历史性转变渐渐地并非常清晰地完成了。在所有三篇作品中,我们看到各种至少困扰着奥古斯丁的某些同时代人的哲学和神学问题,也看到这样一个奥古斯丁,尽管回复要占用他大量时间,但是他对所有问题都很重视,对每个提问者都充分尊重。翻译《八十三个问题汇编》和《杜尔西提乌斯的八个问题》所用的拉丁文本出自Corpus Christianorum,Series Latina的评论版,volume 44A,由Almut Mutzenbecher编辑。
《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所用拉丁文本源于同一丛书的44卷评论版,同样是Mutzenbecher博士编辑。附录材料,比如《订正录》的相关摘录,也是引自这两卷。Mutzenbecher 博士的导论,以及 Gustave Bardy、J.-A. Bechaert在Bibliotheque Augustinienne 1,10的导论和注释,对本卷的导论和注释提供了极大帮助。
奥古斯丁的这三篇作品的英译本极少。David L. Mosher译了《八十三个问题汇编》,收于教会教父丛书第七卷(Washington: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77)。他的导论和注释非常有益,特别是对说英语的人,有助于理解经文产生的困惑以及经文包含的哲学和神学内涵。至于《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只有第一卷被 John H. S. Burleigh译成英文,收于Augustine:Eariler Writings =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6(London:SCM Press,1953)376-406;第二卷没有英译本。最后,《杜尔西提乌斯的八个问题》由Mary E. Deferrari译成英文,收于Fathers of the Church 16(New York: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1952) 42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