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扫一扫,进入课程
对于易学,我希望能够做到两件事:一是写一部易学史;二是写一本阐明易经哲学思想及其体系的书。在我看来,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的衰落,原因在于哲学思想不振;而哲学思想不振,在于为中国哲学思想主流的易学未得发扬;易学何以不得发扬?主要是缺少上面的两种书籍。由于缺少一部易学史,弄得伏、文、孔、老的纯粹而精的哲学思想为后世的算命、看风水等杂学所取代,后先混淆,使人无法认清这一大哲学流变的真面目。由于缺少一部阐明易经哲学思想及其体系的书,使国人只认识一些支离破碎的哲学思想,而不能拿出一整套具体明确的理论,因而导致面对着今日世界各国哲学之林,中国文化遂不能弘扬光大。由此生心,所以十余年来,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指向于完成上述两种书。关于前者,已完成出版了先秦及两汉易学史部分,以下尚待继续;关于后者,就是现在完成的这部《易经哲学精讲》。
这些年来,一方面是年龄的渐长,另一方面也是在忧患中的体验,我觉得心智增长了很多,也使我真正地爱上了中国文化。在从前,我觉得“中国文化”是一个广泛难以把握的概念,后来才逐渐认识到它具体实在的精神,而近年来,我竟觉得它的大势用落降在我身上,我开始有了责任感、使命感。这种感受十分强烈,与日俱增,有时候,我似乎听到古圣先哲们的叹息,那种“惧道之沦丧”的叹息,直如发出指令,要我依他们而行事。
为此,我曾经花过心思,当时是1971年到1974年间,我在希腊留学,使我有机会实地观察领会到西方文化。我当时用心比较中西方圣哲在许多共同哲学问题上的见解,检讨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之所以不同于西方之处,综观当前世界人心之所企求,那一段时间的用心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极大进步的领悟,我觉得自那时起我才算真正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可贵,也真正认识到易经哲学体系的伟大。这本《易经哲学精讲》便是在这种新领悟之下动笔,初稿开始于1974年年初,半年之内粗成,当时我住的地方是雅典。
说到这里,读者应该知道这本书于我的重要了,对于这样一本书,我想要说的话自然很多,它们都已写在“前言”及“结语”中,因此,不拟在这里多说。1974年秋回国后,我任教于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学院哲学系及研究所”,又把这本书重写了两遍,每一次都有极大的改动,即令现在,仍感到有些处应该再修补,然而内心的使命感已不允许我在此书上再多做逗留。我确已尽了我的心力,将伏、文、孔、老的哲学思想及其体系——自西汉以来丧失了的,重新提出,展现在国人面前,听取大家公道的评论。而我,何敢怠慢?我必须开始下一步的行程。
高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