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经济展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之六:2020年重庆市财政金融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下,重庆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政策力度,财政支出有所加快,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对重点领域保障较好。预计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同比下降3.6%、5.5%左右,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7.1%、13.5%左右。

一、2020年重庆市财政金融运行分析

(一)财政运行特点和问题

2020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呈现“收减支增”态势。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10.8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1.5%,低于上年同期7.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分别同比下降7.5%、增长37.8%,其中,基金预算支出增速大幅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见图1)。

图1 2018年2月—2020年9月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同比增速比较

1.税收收入大幅下滑,主体税种减收明显

1—9月,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031.6亿元,同比下降11.5%,已连续16个月负增长,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5.1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全面减收。随着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以及一系列减征、免征、缓征税款等财税政策实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12.7%、4.7%,低于上年同期11.7个、4.3个百分点。由于2019年个税政策调整导致基数偏低,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4.5%,较上年同期收窄28.8个百分点。受商品房市场销售总体放缓的影响,契税收入同比下降8.8%,延续2019年2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

2.土地市场总体稳定,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收窄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以及针对房企的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房企进行土地购置更加谨慎,但随着全市土地市场加大供应规模特别是主城优质地块供应,土地市场成交保持总体稳定。1—9月,全市土地出让收入完成1284.1亿元,同比增长3.5%,自2020年5月以来持续正增长,并高于上年同期25.7个百分点;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88.5亿元,同比下降4.8%,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7.6个百分点。

3.财政支出有所加快,重点领域保障较好

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77.2亿元,同比下降7.5%,较上半年收窄3.3个百分点;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149.5亿元,同比增长37.8%,大幅高于上年同期34.3个百分点。其中,基金预算支出对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12.4%,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教育等领域支出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新增政府债券发行772亿元,其中,专项债券674亿元、一般债券98亿元,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形成有力支持。

4.需要关注的问题

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突出。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冲击影响以及各类减税政策密集出台实施,对全市财政形成较大规模减收效应。当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已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倍,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两群”地区财政收支缺口较大,财政统筹调剂的回旋余地小,“三保”以及重点领域资金保障面临较大挑战。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待提升。当前全市财政在资金分配方面仍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现象,项目交叉重叠、资金分散零碎等情况仍较普遍,导致资金下达区县后难以形成统筹合力。财政对项目实施成效的监管和评估尚不到位,需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加强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金融运行特点和问题

2020年以来,全市加大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金融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健。截至9月末,全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1万亿元和4.0万亿元,同比增长7.8%和13.3%。

1.信贷增长总体稳定,短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大

截至9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分别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的固定资产贷款加快投放的带动下,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8%,2020年以来总体保持13%以上的较快增长;随着全市加大对企业流动性需求的融资支持力度,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见图2、图3)。

图2 2018年1月—2020年9月重庆市和全国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较

图3 2018年2月—2020年9月重庆市人民币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较

2.存款增速有所放缓,不同部门存款分化明显

截至9月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8%,分别低于全国水平和上年同期2.9个和0.5个百分点。分不同主体看,在企业发债、贷款等资金沉淀的带动下,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12.9%,高于上年同期10.7个百分点;住户存款受居民储蓄倾向加大、避险资金回流等影响,同比增长13.3%,较上年同期高出0.7个百分点;随着财政收入减少以及金融同业监管加强,政府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下降7.6%、1.4%,均延续年初以来的负增长态势,是导致全市存款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3.金融开放创新稳步推进,金融生态不断优化

围绕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全市金融开放创新持续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在中西部率先获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改革、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等创新试点政策加快落地实施。金融标准创新建设、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金融科技试点稳步推进,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正式成立,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币投资基金设立,百度、蚂蚁科技、小米等金融科技总部型企业落户,金融科技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4.需要关注的问题

融资结构尚待优化。从债权融资看,全市信贷、债券融资均以国企、平台公司等为主体,制造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偏低,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占企业债券总量的10%左右且以房地产企业为主。从股权融资看,全市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不到1%,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医药、房地产、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新兴领域上市公司较少,目前尚无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金融风险隐患增多。伴随经济增速放缓,市内小微企业贷款违约率增加,制造业企业信贷质量劣化压力较大,目前实施的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一定程度掩盖了不良率水平和银行业真实资产质量。同时,随着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加大,部分区县原定偿债资金来源不足,债务违约风险有所上升。

二、2021年重庆市财政金融运行环境及展望

(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在疫情对全球政经、经贸、投资等格局持续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叠加各类刺激政策将进一步加剧经济金融体系脆弱性。美国经济缓慢复苏,财政赤字、非金融企业债务、社会动荡等问题突出;欧元区、日本普遍面临内外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增长将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中除东亚地区部分国家形势较好外,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经济将面临不同程度萎缩。为促进经济复苏,全球普遍推出财政刺激计划并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财政赤字率的攀升将进一步增加全球政府债务负担,特别是部分高债务国家,如果经济不能得到有力提振将面临较大的公共债务风险;市场流动性充裕,叠加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挑战,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等资本市场将面临较大波动风险,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将有所上升。

(二)国内经济稳步回升,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我国经济延续稳步复苏态势,但仍面临全球疫情不确定性以及政经格局变化,特别是中美关系等外部挑战,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等内部问题也逐步凸显,宏观政策将更加注重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建立平衡。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将继续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在稳就业、改善民生、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将规范创新PPP模式,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切实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将平衡好逆周期调控力度和节奏,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杠杆率快速攀升,同时将更加强调资金投放的精准性,运用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和特定企业的资金供给,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严防资金脱实向虚。

(三)重庆市经济加快转型,资金需求持续上升

重庆市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从重点推进方向看,将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半导体、智能终端等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围绕“两新一重”持续发力基建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稳步增长;将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强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功能,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资金供给看,全市投资基金、消费金融等业态不断丰富,金融科技和金融开放各类创新试点加快争取和推行,将进一步增强金融要素吸引力,专项债等发行将有力促进投资项目落地建设。

(四)2021年重庆市财政金融运行趋势展望及主要指标预测

财政收入低位运行,财政支出有所提速。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仍将持续显现,全市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态势,将通过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加大资产处置和土地出让力度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财政支出方面,将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对重点民生、“三保”、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领域支出,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管理。预计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同比增长5.5%和8.5%左右。

金融运行总体稳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在央行政策指引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针对全市创新型企业发展需求,将继续加大市内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力度,风投、私募等投资基金有望加快落户和投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创新产品投放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围绕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市将继续大力引进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牌照,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加大资本项目便利化的各项试点争取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预计2021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7.5%和13.0%左右。

三、对策建议

(一)多渠道保障财政可支配财力

一是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重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民生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考虑市、区县两级财力和平衡情况,加大对各区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强化困难地区财政帮扶。二是持续探索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地方税制改革,统筹研究消费税等中央税种中部分税目收入划归地方,拓展地方税收增收渠道。三是研究优化全市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比例,加大区级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力度。

(二)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一是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对投向类同、目标接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力度,避免资金结构固化、项目固化、部门固化。二是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和适时微调,围绕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重点领域及时下沉资金,防止资金空转、悬置。三是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强化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中财政担保风险兜底功能,提升财政金融协同性。

(三)着力保障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一是发挥好信贷主渠道作用,引导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二是针对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积极培育和吸引国内优秀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渝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投资,扩大市内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比例。三是大力推动创新型企业股改和申报科创板上市,加强对企业IPO和再融资的政策支持和辅导。支持企业利用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积极开展境外融资。

(四)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隐患

一是持续关注延长还本付息政策对重庆资产质量真实暴露的影响,加强资产质量监管,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二是优化债委会运行机制,加大对市内高负债重点企业、涉及金融业务重点企业的债务风险盯防力度,提前预估和谋划风险化解方案。三是合理控制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完善地方债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区县债务违约风险定期排查,针对债务负担偏高区县加强新增债务监督管理。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余贵玲 张 佳
执笔:张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