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全球经济格局下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考量
第一,深刻认识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呈现的新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推进动力。二是“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带动我国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及沿边区域深化,推动形成了新一轮开放新格局。三是促进全国东中西部、南北地区趋向协调发展,增强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动力。四是通过创新思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创新了区域开发开放新模式。五是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了改革创新发展新动能。六是更好“走出去”与更高质量“引进来”相结合,增强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第二,明确重庆融入“一带一路”的重点范围与取向。一是要从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重庆优势和共商共建等角度来全面认识重庆“融入”的内涵。二是明确“融入”发展的重点范围,要着眼于产业、设施、软实力等三大领域。三是明晰“融入”发展的战略取向。产业领域以实现综合成本降低或市场扩大、投资贸易与服务相通为取向,设施领域以提升沿线国家和地区沟通效率为取向,科教文卫软实力交流以实现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为取向。
第三,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前期探索的实践贡献。一是率先打通中欧班列(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探索建立了“五国六方”铁路联席会议、跨国海关国际协调、货量与运价挂钩的量价联动等机制。二是率先开展陆上贸易规则探索,已在多式联运、国际运邮、汽车平行进口试点、陆上贸易货物提单信用证结算、铁路国际行邮常态化运行、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美元快付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第四,重庆融入“一带一路”面临的瓶颈制约。一是开放通道互联互通水平还需提升,中欧班列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铁路运力紧张。二是开发开放平台潜力有待发挥,开放型经济体系还不完善,本地集货能力不强。三是科教文卫软实力不强,小语种人才、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总量不足,文化交流活动偏少,医疗援助模式单一,医药产品和服务进入沿线国家存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