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关于山东省清洁取暖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和思考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一、山东省清洁取暖的基本情况

清洁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近年来,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满足用户清洁取暖需求,山东省在加快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天然气、电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取暖替代,城乡清洁取暖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清洁取暖面积约17.7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54.3%。其中,城市清洁取暖面积15.34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为79.3%;农村地区清洁取暖面积2.41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17.9%。

二、清洁取暖推广应用的主要情况

(一)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清洁取暖的推广应用

成立了山东省清洁取暖和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3位副省长任组长,下设3个办公室,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清洁取暖建设推进办公室设在省住建厅,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3个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配备精干力量,密切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工作开展。省住建厅作为山东省清洁取暖建设推进牵头单位,健全机构,成立专班,在与各市反复衔接的基础上,经各市市长签字确认,编制了《2018年山东省清洁取暖工作计划方案》,提请省政府办公厅予以印发。并通过召开清洁取暖建设推进会议、现场观摩会议和建立工作台账、省级督导、定期调度等制度,督促各市加快推进清洁取暖项目实施。其他省直部门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各地积极推进清洁取暖组织实施

各市参照省里的做法,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与省政府签订的《冬季清洁取暖和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要求,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层层发动,逐级落实,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抓好工作落实。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经各市市长签字上报,截至10月底,17市城市(县城)清洁取暖项目完成9320万平方米,农村地区完成74.76万户(其中气代煤32.91万户、电代煤20.26万户),如期完成2018年计划任务。

(三)清洁取暖方式逐步优化

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多能互补”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一是充分挖掘集中供热潜能,加快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二是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加快配套设施和管网建设,向有条件的周边城乡居民实行集中供热。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产品,鼓励使用电代煤,积极推广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高效电代煤取暖设备。例如,郓城县在城区重点实施新供热中心建设、集中供暖、地源热泵和城郊清洁煤推广四大工程,在农村地区供暖大力推广“1+4”模式,“1”即采用分布式集中供暖方式,解决新建小区取暖问题,“4”即采用气代煤、电代煤、生物质和地热能取暖方式,解决分散居住村民清洁取暖问题。

(四)清洁取暖设备质量安全提升

在实施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改造过程中,突出质量为先、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把产品质量关,避免出现产品质量事故。严把施工队伍质量关,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切实把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打造成为民生工程。在改造过程中,很多县市区采取燃气公司单一负责、打包到底的办法,这样既能避免各环节脱节造成扯皮,又理顺了后期的安全管理维护。例如,聊城市对实施气代煤电代煤改造的村庄(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了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同时,各地通过逐村集中讲解,入户手指口述、现场教授、发放安全手册和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开展使用常识、应急处置等教育宣传。

(五)群众对推进清洁取暖热切期盼

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群众对这项工作是非常欢迎和期盼的。例如,实施气代煤改造的燃气管道一个回路、管径较细铺设较灵活,不仅能够弥补农村地区缺乏燃气设施,解决群众炊事做饭问题,又能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普遍反映实施改造后家中干净了,广受群众欢迎。

三、清洁取暖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山东省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发展迅速,推进比较有力,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保障能力不足

山东省天然气自身产量不足且处于全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的末端,对外依存度高达95%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地区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各地储气设施和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大规模煤改气存在着气源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等突出矛盾。农村地区配电网网架结构依然较弱,配变电容量不足,户均配电容量不足2000伏安,难以有效支撑大规模煤改电取暖。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还相对较低,且进一步发展面临土地、电网接入和消纳等瓶颈制约。

(二)建设及运行成本偏高

清洁取暖涉及取暖设施购置、配套管网和电网建设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各个方面,前期建设投入较大。据初步测算,实施气代煤取暖用户,每户配套天然气管网投资约5000元,户内燃气壁挂炉及其他设备投资约6000元;实施电代煤取暖用户,每户配电网改造投资1.5万~2万元,户内电暖器等设备投资约6000元。山东省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户均财政补贴在5000~8000元。同时,清洁取暖运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取暖,天然气和电能取暖是燃煤的2~3倍,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运行成本更高,很难同时保证企业盈利和居民普遍可承受。

(三)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

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尤其是涉及地下管网和露天管道铺设,施工工艺复杂,安全标准要求很高。农村地区天然气管道大多采用架空敷设,燃气管线与电缆电线在房屋上面交叉并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广大气代煤电代煤用户是农村居民,加上部分老人或儿童留守家庭,对天然气常识了解甚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四)建筑节能水平亟待提高

山东省农村地区受技术、施工条件及经济基础等制约,分布相对分散,建筑以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平房为主,围护结构仍采用传统做法,绝大部分建筑外墙没有保温,隔热性能较差,能耗偏高,取暖舒适度较低,成本较高。

四、清洁取暖推广的工作建议

(一)充分认识推广清洁取暖的重要意义

扎实做好清洁取暖工作、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群众用气安全可靠和冬季温暖过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清洁取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来统一思想和行动,把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遗余力地落实好各项任务。

(二)科学合理选择技术路线

要紧扣国家和省清洁取暖规划,依据当地各类清洁取暖保障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清洁取暖方式,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的原则,坚持“以气定改”,多措并举推进清洁取暖。优先发展集中供暖,充分发挥山东省热电联产机组规模大、布局合理、经济性好等优势,整合区域资源,挖掘和发挥好现有机组供热能力,加快推进集中供暖向城乡接合部、中心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延伸。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按照“先规划、先合同、后改造”的原则,在落实天然气供应保障和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有序实施,切实避免层层加码,盲目追求规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取暖,在有资源条件的地方,着力支持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取暖替代散煤,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的综合取暖供应体系。

(三)健全工程组织实施程序

按照省政府明确的任务,市县政府要发挥好“一线指挥部”“落实落地者”的作用,明确时间节点,确定实施主体,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牌督战,确保项目正常使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新的供暖设备稳定运行前,原有的供暖设施一律不得先行拆除,实现新旧供暖方式的无缝衔接。

(四)加快推进储气设施建设

各市县要建立储气设施建设工作台账,加强现有储气设施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最大效益;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简化审批程序,对储气设施及其配套管网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开工、早投产,确保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五)完善财政价格支持政策

要研究省级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政策,综合多种价格支持政策,降低取暖用气、用电成本。要严格市场价格监管,依法严厉查处乱涨价、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采暖季用气用电价格稳定。市县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促进清洁取暖顺利实施。同时,各项支持政策要落到位,切实让群众能用得起、可承受,让清洁取暖工作可持续。

(六)加强项目安全管理

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确保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全部安全达标,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常态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顿,盯紧关键环节,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早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各有关企业要完善应急抢修服务机制,落实物资、设备和队伍,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应、迅速处置,把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清洁取暖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继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积极深入社区、乡村,采取张贴公告、发放明白纸、入村入户解读政策、了解群众诉求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面对面为老百姓答疑解惑,普及相关知识,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开展清洁取暖工艺宣传活动,倡导新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能源消费方式,大力宣传清洁取暖的现实意义、政策法规,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全社会清洁取暖意识,争取形成全民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调研组:王玉志、孙松清、王强、刘宝富、王冠、崔森、王钊、郝崇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