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盐池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盐池模式”经验
1.构建精准教育扶贫体系,确保每个孩子“有学可上、上得起学”
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活动,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准确识别教育贫困人群。如果缺乏或偏离了精准的瞄准机制,就可能导致教育扶贫偏离精准方向,阻碍教育扶贫资源的精准使用(6)。盐池县在教育扶贫方面认真落实教育脱贫攻坚行动,着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总体教育发展水平;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创新性地将教育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广职业教育;精确瞄准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户,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盐池县精准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了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盐池县明确教育扶贫对象,根据贫困户具体需求采取相应帮扶措施,高效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自我造血的能力,为盐池县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构建多元扶贫主体体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发展教育
盐池县高度重视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坚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起点,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力、扶志相结合,在全县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干部到村民、从党员到群众全方位参与的多元扶贫主体体系,为教育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扶贫办、教育局、民政局、各个中小学各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完善的精准教育扶贫体系;各级扶贫工作者树立长远的眼光,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走访核实建档立卡户的致贫原因,根据需求采取相应的扶持对策,使得上级的政策得到有力落实;盐池县政府在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县内其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积极动员高校、退休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人士为解决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给予帮助与支持,共同为盐池县教育脱贫贡献力量。
3.创新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实现教师流动的动态平衡
国家和各个地区围绕乡村教师建设的措施实施以来,乡村教师队伍仍然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低质量、非专业化、学科单一化的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得不到更新,使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盐池县始终重视乡村教师的建设,自2012年起率先在贫困地区与宁夏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开展大学生音体美支教活动,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资源优势,在解决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同时,为乡村学校注入阳光与活力。这种做法是教育部2019年最新推出的“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先例,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推广。盐池县“互联网+教育”工作的推进,“在线课堂”“名师课堂”的建设与应用,为贫困地区小学师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地区师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贫困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乡村小学专任教师紧张的难题,也为其他贫困地区“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典型示范。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盐池县在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城挤、乡空、村弱”成为现阶段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入城区上学,城区的大班额成为难题。而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和乡镇以下的小规模学校生源不足,专任教师数量短缺,教学质量低下。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严管和厚爱,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严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孤独、自卑、焦虑和厌学情绪。盐池县部分教育扶贫政策虽已瞄准到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但仍然缺乏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专项投入。三是乡村教师补充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援助乡村音体美课堂行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音体美小学教师,但是由于高校制度不允许、激励不足、实习条件差等原因,每年自愿前来支教的大学生人数有限,不能覆盖到所有偏远贫困地区小学,音体美小学教师缺口仍然很大。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的推广虽为乡村小学教师提供了示范与引导,但活动期限短,活动内容仅为经验分享与交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小学教师短缺的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鼓励更多的教师下乡支教并使之常态化是未来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向。
通过对“盐池模式”教育扶贫经验与问题的总结,可以为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以下借鉴与启示:农村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的场所,农村教育的凋敝也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贫困地区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贫困地区积极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及优惠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科普知识技能,灌输教育脱贫致富的意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政府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将政策、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落实法律保护和法治教育责任,鼓励高校、中小学、社会组织协同合作,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吸引农村学生回流。此外在精准教育扶贫开展过程中,必须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投放到城乡教育差距、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乡村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具体问题上去,建立健全统筹全局、部门协作的精准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学校教舍完备、生源入学有保障、师资稳定的新局面。教育工作者也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共同致力于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努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陷阱,实现乡村振兴。
(1)汪三贵.反贫困与政府干预[J].管理世界,1994(03):40-46.
(2)刘军豪,许锋华.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02):44-53.
(3)刘建伟,王院院.中国农村教育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1):90-96.
(4)资料来源:盐池县教体局。
(5)资料来源:盐池县教体局。
(6)宋才发.教育扶贫是巩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效果的重大举措[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5):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