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BIM实施常见问题及建议
BIM技术作为下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性技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作为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有必要着力推进BIM技术的应用。但是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如当年CAD那么“一呼百应”,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它不仅仅是一种替换“绘图”的工具,BIM改变的是设计理念和思维。BIM是一种设计理念、方法和工具的集成,目前承载这些工具的软件都是国外的产品,本地化程度不高,和国内的一些标准、规范乃至表达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制约BIM在国内应用的问题之一。所以,为推动BIM技术在我国推广并深入使用,提出如下问题及建议:
(1)关于BIM标准 BIM会推进全球一体化和信息的交流,实现信息交互共享与协同管理,政府和整个建筑行业应该积极参与BIM标准的制定,完善建筑业行业体制、机制、规范。同时,在BIM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像IFC一样的技术数据标准,还需要较高层次的应用标准,例如三维建筑设计标准、施工应用及管理标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BIM技术的应用需求。
(2)关于BIM应用软件 欧美建筑业已经普遍使用Autodesk Revit系列、Benetly Build-ing系列,以及Graphsoft的ArchiCAD等,而我国对基于BIM技术本土软件的开发尚属初级阶段,主要有天正、鸿业、博超等开发的BIM核心建模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上海和北京广联达等开发的造价管理软件等,而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BIM技术相关软件如BIM方案设计软件、与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可视化软件、模型检查软件及运营管理软件等的开发基本处于空白。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于BIM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BIM软件的发展,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开发出一整套BIM系列软件刻不容缓,需要整个BIM技术的参与者共同努力。
(3)关于BIM应用模式 一方面是技术模式。在BIM应用推广过程中,要先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从BIM理念、技术培训、普及到企业实践,从BIM类软件的应用到整个基于BIM理念的协同工作模式的建立,从典型项目到推广项目。既不能小打小闹地只在建筑工程的局部环节应用BIM技术,比如利用BIM仅停留在建模就与原来的画图没有区别,BIM最大的价值是在各个领域、各个专业或者说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同时还要摒弃“唯BIM论”,不能急于求成。BIM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BIM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所有问题,要充分结合现有技术和具体工程实践,找到适合于我国的BIM技术应用方法,从而推进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应用模式。理想的应用模式是逐步建立起IPD模式,把业主、设计方、总承包商和分包商集合在一起,通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推广IPD模式还要完成很多工作,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包模式、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与国外不尽相同。
(4)关于BIM应用人才 企业如要用好BIM技术,需要建立BIM人才队伍,尤其是BIM建模和模型维护人才队伍。BIM团队的负责人也就是BIM技术经理的选择和培养至关重要。BIM技术经理能够帮助和支持各个项目实施、应用BIM技术,为项目提供BIM应用解决方案。项目团队负责人如果对BIM理解及应用过程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就无法得出恰当的执行方案,容易出现决策上的失误,直接导致公司决策层及项目团队设计人员对BIM的误解。
(5)关于BIM市场认知 不仅要让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业主、企业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推动BIM的发展,更要创造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同时,政府和行业还应积极针对BIM技术制定或推荐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以及项目管理规范。目前在我国市场,软件公司(包括相关的软件销售公司)关注的是销售、市场份额,对产品配合实际项目应用及后续服务并不热衷,设计公司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所以,我们需要专业的咨询公司提供BIM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他们的客户是业主和设计单位,然后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提出BIM一体化解决方案。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强制要求在建筑领域使用BIM技术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韩国
2.下列对BIM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B.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提供可自动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
C.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是项目实时的共享数据平台
D.BIM技术是一种仅限于三维的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使各参与方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
3.2016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三五”纲要——《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相比于“十二五”纲要,引入了( )概念,以BIM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建筑业新业态为指导思想,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达到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升级。
A.BIM+ B.互联网+ C.建筑工业+ D.装配式+
4.四维是在三维的基础上添加了( )信息。
A.时间 B.空间 C.状态 D.速度
5.( )是一个包含各种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一种基于对象的、公开的标准文件交换格式。
A.CDE B.IFC C.GSL D.IDM
6.下列不属于建筑物性能分析仿真的内容的是( )。
A.能耗分析 B.设备分析 C.绿色分析 D.结构分析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计协调指的是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控件及程序自动检测,可对建筑物内机电管线和设备进行直观布置模拟安装,检查是否碰撞,找出问题所在及冲突矛盾之处
B.整体进度规划协调指的是基于BIM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同时根据最前线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调整,直接跳过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时间,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C.成本预算、工程量估算协调指的是应用BIM技术可以为造价工程师提供各设计阶段准确的工程量、设计参数和工程参数,这些工程量和参数与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可以计算出准确的估算、概算,再运用价值工程和限额设计等手段对设计成果进行优化
D.运维协调主要包括空间协调、设施协调、隐蔽工程协调、应急管理协调等方面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体化指的是基于BIM技术可进行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
B.参数化建模指的是通过数字(常量)建立和分析模型,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数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
C.信息完备性体现在BIM技术可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以及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
D.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计算出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BIM技术,除了能够进行建筑平、立、剖及详图的输出外,还可以出碰撞报告及构件加工图等
B.建筑与设备专业的碰撞主要包括建筑与结构图样中的标高、柱、剪力墙等的位置是否不一致等
C.基于BIM模型可调整解决管线空间布局问题如机房过道狭小、各管线交叉等问题
D.借助工厂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将BIM信息数据输入设备,就可以实现机械的自动化生产,这种数字化建造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10.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控件及程序自动检测,可对建筑物内机电管线和设备进行直观布置模拟安装,检查是否碰撞,找出问题所在及冲突矛盾之处,从而提升设计质量,减少后期修改,降低成本及风险。上述特性指的是( )。
A.设计协调 B.整体进度规划协调
C.成本预算、工程量估算协调 D.运维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属于BIM技术的特点的是( )。
A.可视化 B.参数化C.一体化 D.仿真性
2.Levels表示BIM等级从不同阶段到完全合作被认可的里程碑阶段的过程,是BIM成熟度的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Level0,没有合作,只有二维的CAD图样,通过纸张和电子文本输出结果
B.Level1,含有一点三维CAD的概念设计工作,法定批准文件和生产信息都是2D图输出。不同学科之间没有合作,每个参与者只含有他自己的数据
C.Level2,所有学科整合性合作,使用一个在CDE环境中的共享性的项目模型。各参与方都可以访问和修改同一个模型,解决了最后一层信息冲突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Open BIM”
D.Level3,合作性工作,所有参与方都使用他们自己的3DCAD模型,设计信息共享是通过普通文件格式(common file format)。各个组织都能将共享数据和自己的数据结合,从而发现矛盾。因此各方使用的CAD软件必须能够以普通文件格式输出
3.BIM技术的可视化体现在( )方面。
A.设计可视化 B.施工组织可视化
C.设备可操作性可视化 D.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
4.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 )。
A.规划和计划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项目交付和试运行阶段
5.BIM的参数化设计包含( )几个部分。
A.参数化图元 B.参数化操作
C.参数化修改引擎 D.参数化提取数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A 5.B 6.D 7.B 8.B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ABCD 4.ABCD 5.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