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王景之治
在数千年治黄史上,除了大禹,东汉时期的“王景治河”几乎是一个完美的范本,有“王景治河,千载无恙”之美誉。千载是模糊的说法,但王景治河之后,有800年没有黄河水患的历史记载,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王景治河大概是在汉明帝刘庄时代,刘庄29岁登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亲眼目睹父辈刘秀创业的艰难,深知守业之不易。汉光武帝刘秀灭了王莽,平了乱世,光复了刘家天下,国家由西汉转身为东汉,使汉朝基业得以中兴,给刘庄建功立业创造了绝好的内、外部政治环境。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汉族、汉人之称都起源于这个朝代,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声教显赫,向四面八方传播,科学技术也得到跨越式发展,大一统中国彰显出东方文化的魅力。黄河也很给力,下游多年基本平稳。然而,既然从大禹以来的“河”变成了“黄河”,那就是积累了很多问题,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沙关系不平衡,潜在洪水威胁很大。直到西汉末年,汉平帝还是儿童,王莽专权,政权更迭,社会开始动乱,遇上连年征战,黄河下游正常的岁修没法进行了,黄河下游河患开始凸显,堤防险情愈演愈烈,终于在王莽时期的公元11年黄河决口改道。
东汉兴起,黄河下游水患治理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东汉二代皇帝刘庄的肩上。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汉明帝正是精力最旺盛、建功立业最心切的年龄,于是昭告天下,求贤若渴,这就给王景治黄提供了机遇。那时候没有“双一流”“985”“211”这些大学设置,也没有两院院士,人才靠举荐,纳贤靠下诏,王景天赋异禀,汉明帝慧眼识珠。
当然,王景出身也可以说道说道。他的先祖精通易学,在刘邦时代举家迁往乐浪郡(今属朝鲜),据说他的上推八代的祖爷爷能推卦过去,会演算未来,刘邦想重用他,却被婉言谢绝。因为他曾经向刘邦建言,得罪过一些大臣,他怕遭人陷害,于是携儿带女远遁乐浪郡。所以王景出生在乐浪郡,其实他的祖籍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到王景父亲王闳这一辈,王闳协助光武帝刘秀平息乐浪郡之乱有功,被封官,尽管天不假人,在上任道上就谢世了,却给举家迁回内地提供了机遇,王景随父回到了天子脚下。
史料介绍,王景,字仲通,乐浪郡人。与贾让一样,王景生平资料不多,记载不详,但大概算来是生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当朝时代,辞世于刘秀之孙汉章帝刘炟时代,约汉章帝建初、元和中卒于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寿在五十岁左右。
显然,王景属于家学渊源那种,少年始习《周易》,且博览群书,应该是特别偏好天文、数学。这些专长其实就是气象、水文学的功课,用来治河很管用。
前面有叙,在西汉平帝时期,黄河下游防洪问题就已经初露端倪,黄河和汴渠在汛期已多次出现决堤险情。祸不单行,朝廷里又出了个一心改制而走上邪道的大司马王莽,再遇上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直捣黄龙府,社会动荡,黄河、汴渠岁久失修,河防问题愈演愈烈,到东汉光武帝年间,不得不对黄河下游和汴渠进行修补,但平乱战争刚结束,经费捉襟见肘,只能做些小修小补,河患在汉明帝任期内频频出现。
这时候王景来了。
汉明帝求贤若渴,在洛阳德阳殿接见了觐见的王景。汉明帝提出很多关于黄河、汴渠的问题,考察王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景凭借天分和渊博的知识,对答如流,而且多有新意,汉明帝龙颜大悦,立即决定授权王景治理黄河并汴渠,而且赏赐给了他当时能见到的治河书籍及图书资料,诸如《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还给王景配了助手王吴,与其搭班子治理黄河。
公元58年,汉明帝命王景和王吴疏通浚仪渠。王景提议在渠道两旁建造一个滚水堰,可以控制渠内水量,以免出现水位过高的情况。王吴支持这个方案,两人一起努力完成了疏通浚仪渠的任务。小试牛刀,王景已初露锋芒。
公元69年,黄河汛期洪水告急,黄河河堤溃决,汴渠渠塞四溢,洪水造成河南、山东一带大面积受淹。汉明帝不得不感叹黄河威武,决定与黄河交交手、过过招。这一年,汉明帝征集了十万民工,命令王景、王吴率众修缮黄河大堤、疏浚汴河。
王景治河的经典乐章轰然奏响。
王景深知黄河河性,接受任务后没有盲目地开工,而是先搞调查研究,组织测量河道,摸清河势,并且描画出详细的河势图。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不是过家家,而是一片旷野、千里长河,要把千里波涛从中原大地护送入海,没有一等的高人,万众的力量,绝难成事。
《后汉书·循吏列传》:“永平十二年……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寥寥九十言,将王景治河所用大法画龙点睛,高度概括。
王景和王吴接受任务之后,详细研究了黄河河道走势,一定也研究了大禹治水方略和黄河泥沙特点,做出详细施工计划,截弯取直,筑堤疏浚,尽量沿西汉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凹地中行河,而且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势低下,行水较畅。数十万治河大军,轰轰烈烈气势磅礴,举了全国之力,用了一年多时间,工程竣工,大河归槽,汴渠再度扬起南来北往的风帆,熙熙攘攘进出开封港,一派繁荣景象。汉明帝亲临视察,对治黄工程质量高度评价,下诏书表彰了王景的功绩。王景治河,抓住了黄河特性,因而使王景之后数百年(多800年之说)黄河基本没决堤,东汉也渐渐充盈着升平气象。
研究王景治河理论,最具争议的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所谓十里立一水门,水门就是今天的引水闸门,这无争议,但十里立一水门,就有争议了,从字面上看是每隔十里便修一座闸门,而且很多学者都是这样解释的,这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今天看也似乎没有必要。这样的水门一共修了多少座,没有记载,当时的建筑材料就是木头、石头和泥巴,一条大河上每隔十里就修这么一座水闸,且不说工程量浩大,还会给大堤带来安全隐患。“令更相洄注”怎么解释?洄,其实就是水流中的漩涡,更,有改变的意思,这样一来,“令更相洄注”就是改变水流的漩涡。河流中漩涡对河道、对河堤危害甚大。在作者今日看来,这项工程其实是为消除河道水流漩涡而建的。“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等,现在审视,依然是治河上策。
但黄河的治理,历来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把王景之后近800年黄河之治归功于王景的功劳,也不一定准确。纵观黄河历史,黄河百年改道是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密切相连的。如果依照黄河的自然规律,任其自然改道,不一定百年就会改道。两千多年以来,黄河的七次大改道,大都不是黄河已经到了非改道不可的地步,几乎都是有人为因素在里面的。包括开封古城“城摞城”,也有一些是“以水代兵”造成的。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变。越往远古,黄河含沙量与年来沙量越少,越往近代,河流泥沙量则会越大。黄河泥沙重要来源区黄土高原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时空变化最大。所以可以推理,黄河自大禹之后,至周定王五年宿胥口(河南浚县)决口,下游开始培修堤防,河流受到约束,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形成悬河,进一步淤积之后,终于堤防无力承受,决口改道,寻求新的入海流路,而这个周期越到近代,频率会越高。如果说王景选择修筑的那条黄河流路可以使用800年,那么,后来的频率自然就会加快,600年、400年等。所以,自古至今,都有一些学者主张“黄河本无事”,可任其摆动,随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