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这是人事!
水稻已经扬花了,叶青这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
粮仓!
部落现在还没有粮仓。
在台风之前,部落也是有粮仓的,只是已经毁于台风了。
部落的粮仓不是叶青在现代见过的任何一种粮仓,叶青初见的时候,是非常的惊讶,他很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这也是粮仓?
这怎么储存粮食?
还真是满满的原始风格啊!
部落的粮仓完全就是一个干阑式建筑,一个吊脚楼,没有墙壁,没有密封,只有茅草屋顶!
族人收割稻子时,也不是像现代那样脱粒,而是直接收割稻穗,晒干后扎成束,然后将这些稻穗束倒垂着挂在粮仓中的架子上。
这些稻穗只有在取用的时候才会脱粒。
这样储存不是大大增加了粮食损失和霉变的可能吗?
为什么不脱粒后密封储存?
叶青想了想,明白了过来……容器不够!
陶器的制作技艺族人很熟练,但那也就是指陶鼎、陶豆这些小型陶器,而像缸这样的大型陶器,部落里是看不到的。
瓮这样的陶器就已经算是极限了。
叶青猜测可是陶器烧制技术的限制,族人才没有制作缸这样的大型陶器。
而如果用缸储存脱粒的稻谷,那需要的缸的数量也是超出了族人的能力范围了。
毕竟一只缸储存的稻谷也不是很多。
……
叶青准备用砖砌粮仓。
制砖场烧制出的砖已经有十几万砖了,不过这些砖造房子还差得远了。
族人现在住的大棚经过扩建和加工,其实也已经不比族人以前住的茅屋差多少,以前的茅屋是泥墙,现在是竹子夹茅草。
泥墙和茅草墙,在不是寒冷的冬天,对族人来说没有多大区别。
建房子的事情还得押后,族人先将就着吧,毕竟那么多年住茅草房子也这么过来了。
砌砖要用到的石灰,石灰窑也烧制出不少。
烧制好的石灰堆在用青砖围起来的圈子里,因石灰易潮,被盖上了木板,并且单独搭上了棚子,防止石灰被雨水淋湿。
……
防风氏部落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沼泽中的沙洲。
防风氏部落便处在这个沙洲的西南角。
这个沙洲,东西长三四里,南北宽也是三四里。
完全可以筑城啊!
当初叶青将地形探测清楚,做出沙盘模型的时候,很是无语。
这真的是风水宝地啊!
沙洲周围的沼泽,在渚水上游修建大坝之后,全都将变成良田。
而即便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部落的安危也不用担心。
洪水淹不到沙洲。
他观察过土层被水侵蚀的痕迹,历年的最高水位也就是部落现在所处的位置。
沙洲中心高,周围低,完全就是一个包子形状,将来修一修,便能形成从周围到中心层层升高的台地。
中心的台顶便是将来的权利中心。
这符合古代的审美,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这个时代的审美追求的并非是现代的绿化,自然,和谐,而是高大,雄伟,壮观。
简单地说,就是喜欢造……奇观!
面对这样的地形,他的新村规划就很简单了。
他直接将沙洲的正中心做为新村的中心。
而他规划的新村一期,是边长500x500米的一个正方形。
叶青在新村中规划了四个粮仓,而且四个粮仓分开处在相隔很远的四个地方。
这是为了规避风险。
粮仓最怕的是火灾,万一发生火灾,也只会损毁一处粮仓,还有三个粮仓在,部落便不会陷入粮食危机。
毕竟分开在四个地方的粮仓,同时遭遇火灾的情况,几近不可能发生……除非人祸!
不过四个粮仓也不可能同时建得起来,目前建的只是第一座粮仓。
毕竟粮仓的建筑马虎不得。
粮食是重中之重,粮仓必须尽最大能力建造得最好。
要做到:
防风,防潮,放火,防震,防虫,防老鼠……
防风就不能建的太高,外形也建成圆形;
放火就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
防震就要打坚实的地基,建造坚固的墙体;
防潮,防虫,防老鼠,就要用到大量的石灰,铺地,刷墙……
为了规避风险,叶青谨慎得有点过头,简直丧心病狂。
他又将粮仓的内部用砖墙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小谷仓。
他也没有见过现代的大规模储存粮食的粮仓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只见过农村自家的谷仓。
所以设计的时候,依然是笨办法。
大粮仓不会建,那就建小粮仓,小粮仓不够用,那就多多地建,大量地建。
最终设计的粮仓,墙体就就是两个同心圆,墙体夹着的环,被分隔成8个独立的谷仓。
每个谷仓的容量大约10立方,粮仓总容量便是80立方。
部落现在是400亩田,估算产量的话,算亩产400斤顶多了,即便这亩是叶青定的1200平米的大亩。
那么最终收获的粮食最多80吨。
80吨要多大的粮仓来储存呢?
叶青不知道粮食的密度,但他知道,稻谷在水中会下沉,所以稻谷的密度一定比水大,那么80吨的稻谷,堆积的体积怎么也不会大于80立方,80吨的水就是80立方。
所以,这80立方的粮仓足够目前使用。
他设计的谷仓是散装。
这时代,没有粮袋,叶青也不打算用珍贵的布来做粮袋。
……
青要开始造陶器房子了!
这个消息在族人当中疯狂传播。
族人纷纷放下手中活计,奔走相告,比当初围观叶青复活还要积极,人死复活,太过神秘,跟神有关,而这个时代,跟神有关的事太多了。
而用陶器造房子,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青说过,陶器造的房子不惧飓风,这便是,人,抵抗天灾与天争命的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
这事和神无关!
这是人事!
造房子的陶器是他们亲手做出来的!
制砖的时候,他们是带着好奇和疑惑的,陶器怎么造房子的呢?如今终于可以亲眼看到了,怎么能不令族人蜂拥而至呢?
桑看着自己的组员一窝蜂地跑了,平时非常听话、干活任劳任怨的组员,怎么喊也喊不回来。
无奈之下,他也跑去看热闹。
他的好奇心也不比组员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