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探极:新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首次南极考察的准备与决策

南极委成立后,首次南极考察的准备工作也提上了日程。一方面向其他国家学习经验、引进设备;另一方面国内也精心谋划,对中国南极考察站的站址初选、交通运输工具、建站物资、考察队伍组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

(一)南极考察站建站站址的选择

中国开展南极考察,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中国南极考察站,这是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我国还没有破冰船,因此要想登上东南极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并且靠不了岸,何谈建站。为确保安全,南极委暂时把视线转向了西南极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1984年2月24至26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我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总体方案论证会”,由总体方案执笔者——颜其德向大会做总体方案设计汇报。根据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率团于1984年初随阿根廷抗冰船“天堂湾”号考察南极的体会,在南极半岛上建站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冰情严重,我国当时的科学考察船仍靠不了岸。会后,根据会议要求,由颜其德负责对总体方案进一步修改后再报国家海洋局。6月,方案由国家海洋局、南极委、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外交部等部委联合上报国务院,于6月25日获批。自此,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建站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南极委选定南设得兰群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站的站址(4),站址的具体位置则由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设得兰群岛进行实地勘察后再确定。

(二)抵达南极洲的交通运输工具

根据国际经验,要开展南极考察,把南极考察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和人员运送到南极洲,一般来说要通过具有破冰,至少是具有冰区加强能力的极地考察船来实现。国家海洋局早在1977年就着手南极考察船的方案论证工作,但因为各种具体问题及财政上的困难,未能如愿以偿。国务院对总体方案批复后,首次南极考察工作进入实质性的组织实施阶段,此时,南极考察船就成了最为关键且棘手的难题。据颜其德回顾,当时有三种方案:买船,租船,改船(初步选定的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前两种方案限于国家财政问题且时间紧张,不可能考虑,第三种方案也限于时间和国内技术问题难于实施。为尽快落实考察船问题,南极委和国家海洋局决定在上海召开一次“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科考船研讨会”,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上海船舶检验局的海洋与船舶专业人员与会。颜其德受南极办领导指派赴会介绍首次南极考察总体方案及用船需求,经过2天的讨论后,最后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根据当时的情况,综合权衡使用“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是最佳的选择。该船系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可以在冰区以外的任何海区航行作业,可承担世界各大洋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任务,续航能力为18 000海里,可运输2 000立方米货物,通信导航设备比较先进,远洋科学考察仪器设备比较完善,进行适当的改装和维修,可以承担前往南极少冰海区的航海任务。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1978年下水,隶属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5)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南极委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商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派出“J121”号打捞救生船共同组队。“J121”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打捞救生船,与“向阳红10”号的基本参数相同,是同出一厂的姐妹船,其打捞救生设备比较齐全,曾执行过海上军事演习和海上救援等重大任务,这次加入编队远航南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官兵首次跨越太平洋训练、参与南极考察建站等工作的难得良机。

(三)南极考察站建站的物资准备

南极是不毛之地,冰天雪地。要在“远在天边”的南极建站和开展科学考察,就必须在国内把建站物资准备充分,主要从房屋、动力设备、通信设备、生活用品等方面进行准备。首先是房屋,这是考察站人员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根据南极气候严寒的特点,房屋要求具备保温性能好、防风力强,尤其是要防渗漏和冷桥等特点;房屋建造采用高架式,以便风吹雪可以从房屋上空和地下通过而使房屋不至于被雪覆盖埋在地下。为了现场可以高效施工,采用预制组件的方式,在国内把房屋的所有组件预制好,到南极洲后就可在短时间内组装起来。其次是动力设备,它被视为南极考察站的心脏,为考察站提供能源用以照明、取暖。再次是通信设备,这是南极考察站的耳目,对于保持南极考察站与外界的沟通十分重要。最后是各类生活用品的准备,包括御寒服、防寒靴、食品、饮用水等等。在全国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南极考察共筹集建站和科学考察用的4 000多种、共计500多吨物资(6),为首次南极考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南极考察队伍的组建

首次南极考察,万众瞩目。组织一支高素质的考察队伍,选配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顺利完成首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南极委制定了南极考察队队员选拔标准,对考察队队员进行了严格挑选。经选拔,共有591名队员组成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其中“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155人,“J121”号打捞救生船308人,南极洲考察队(亦称建站队)54人,南大洋考察队(亦称大洋队)74人。此外,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人民画报社、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派出记者、摄影师随考察队赴南极实地采访。(7)参加首次南极考察的“两船”“两队”统一组成“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亦称“625编队”,下设指挥组、政治工作组,建立了“中共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临时委员会”,重大问题由临时党委集体讨论决定。(8)

(五)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决策

开展南极考察已是国家决策,但具体何时实施、执行,还需要有一个契机去触发。1983年5月6日,国家科委、南极委、外交部、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国家计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筹备工作报告》,对我国独立组队赴南极建站和考察进行请示。1984年2月7日,王富葆、孙鸿烈、谢自楚等32位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的科学家以“向南极进军——致党中央、国务院书”为题,联名致信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到南极洲建立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他们认为,组建南极考察队,建立常年考察站,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条件已完全成熟。他们虽然已进入中年或老年,但“仍然愿意作进军南极的马前卒,为祖国、为子孙后代再作一次拼搏。只要中央作出决定,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9)最终,国务院领导作了同意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科学考察的批示,而这封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档案披露,国务院领导人其实对此事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最终还是下了去南极考察建站的决心,其关键点在财政经费问题上。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就32名科学工作者联名致党中央、国务院的信写了批示:“李鹏同志,虽然方毅同志已经批示,还想送你,再看一看。印度也搞了独立的站。中国这样大国理应也有自己的。在将来争夺南极斗争中取得一个立足之地。问题是经费,科学家们估算十年要1.1亿元,每年1千余万元。我对这个数字心中完全无底。如真这样,不是不可考虑。另一个问题是对我国四化建设有什么实际作用?放着国内许多地方不开发,跑到南极去花钱,人们也会提出不同意见。请你再想一想,最后报紫阳同志。”(10)5月3日,赵紫阳总理批示:“我基本同意东宛同志意见。前年就有一个报告,我一直压着未批。当然如果只要2 000万元么,就可建一个无人站,我也同意,但一定要计算得准确些。”(11)可见,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财政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启动南极考察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年6月12日,在赴南极考察各方面准备工作有序顺利进行的时候,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在南极建站的批示,南极委、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交了《关于中国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南大洋、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报告》,建议选用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J121”号打捞救生船组成一个船队,执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任务,并对首次南极考察的组织领导、建站地址、考察的重点区域和主要项目,以及经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周密安排。6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12)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