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译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上

总叙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1〕。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2〕,以饬五材〔3〕,以辨民器〔4〕;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5〕。坐而论道,谓之王公〔6〕。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7〕。粤无镈〔8〕,燕无函〔9〕,秦无庐〔10〕,胡无弓车〔11〕。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知者创物〔12〕,巧者述之〔13〕,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14〕,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注释】

〔1〕百工:周代主管营建制造的职官名,亦可指各种工匠。东汉郑玄注《考工记》:“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

〔2〕审曲面埶:审,审视、考察、评估。面,主要存在两说:一说解作名词。如郑众注:“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从者甚众。另一说解作动词。如《中文大辞典》“面稽”条说:“面,考也。按,面即审也。审字下从田,形略与面近。《周礼·冬官考工记》:“或审曲面势,盖合用则审面并列。”(张其昀主编《中文大辞典》第三十六册,台北,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1968 年,第 338 页。)笔者认为此处“面”以解作动词为佳。埶,同“势”。“审曲”是指审视材料的外部特征(如曲直等),“面势”是指考察材料的内在特性。李志超认为:“面势者,于地形水土之势,或金木革石之力作过细察看也。审曲为考形,面势为察力,四字合而为骈骊之文,造语甚佳。”(参见李志超《考工记与科技训诂》,载华觉明主编《中国科技典籍研究—第一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论文集》,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 43 页。)审曲面势,后世引申为审方面势。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审方面势,覆量高深远近,算家谓之軎(wèi)术。”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序》曰:“系于方圆者为軎术……軎术精微,孰究厥真。差之毫厘,谬乃千里。”元李冶《测圆海镜》中将最小的句股形称为軎句股形。《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于商高……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已用积矩法推导得成勾股定理。(参阅程贞一、闻人军《周髀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1—6 页。)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軎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门与勾股术有关的应用算术,用于考察、选择、规划用材,审察、测量地势高低、距离远近等。《考工记》的记载表明,当时已有軎术的雏形。

〔3〕饬(chì):整治,整顿。五材:五种材料。郑玄根据《考工记》的分工原则,以为“此五材(为)金(铜)、木、皮、玉、土”。

〔4〕辨:“办”的本字,置备,制备。

〔5〕丝:蚕丝,纺织原料,具有柔韧、弹性、纤细、滑泽、耐酸等特点。我国是蚕丝的发源地,对蚕的认识可以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已相当成熟。夏至战国,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分布地区很广。春秋时,齐国都城临淄附近已有茂密的桑林。战国时,齐鲁逐渐发展为重要的蚕桑丝绸产地,齐地的丝织业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称“冠带衣履天下”。麻:古代专指大麻,也泛指亚麻、苎麻、苘(qǐng)麻等麻纤维。大麻,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苎麻,又名纻(zhù),荨(qián)麻科的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苘麻,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大麻、苎麻和葛(一种豆科藤本植物)的茎皮纤维是当时主要的植物纤维原料。

〔6〕王公:郑玄注:“天子、诸侯。”《周礼·冬官考工记》作“三公”。《北堂书钞》卷五十引许慎《五经异义》曰:“古《周礼》说: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无官属,与王同职,故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认为:“谓之三公”有误。

〔7〕妇功:女功,又称女红(gōng),指纺织、缝纫等事。

〔8〕粤:同“越”,春秋战国时国名,亦称“於越”。据今浙江一带,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勾践(?—前 465)时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日益强盛。青铜冶铸业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勾践灭吴后,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一度称霸。除浙江北部外,还据有江苏大部和安徽、江西的一部分。公元前四世纪末为楚国所灭亡。郑玄认为:“粤地涂泥,多草秽,而山出金锡,铸冶之业,田器尤多。”镈(bó):锄草的青铜农具。一说释为锄,《释名》:“镈,锄类也。”一说释为铲。

〔9〕燕: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燕国拥有制造皮甲的先进技术,皮甲制造业相当普及,连燕王哙(前 320—前 312 在位)也“身自削甲札,妻自组甲”(《战国策·燕策》)。优良的防护装备与先进的进攻性武器相反相成,随后燕国的钢铁兵器也居于全国前列。函:皮甲或铠甲。《考工记》中的函人负责制造皮甲,文中尚无关于铁铠的明确记载。

〔10〕秦:古国名。秦襄公(前 777—前 766 在位)时被周平王(前770—前 720 在位)封为诸侯。春秋时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秦都雍城一带取得了一系列的考古发现,特别是 1986 年 5 月揭椁的秦公(可能是秦景公)大墓更为引人注目。秦公大墓及其陵园出土的一批文物表明,秦人已经使用了铁铲、铁锸、青铜手钳等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秦国不但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发达的文化基础。由于秦国注重车战,制造车战用的长兵器之柄的手工业亦相当发达。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庐:指戈、戟、矛等长兵器(包括无刃的殳)的竹、木柄。戈,戟、矛、殳的解释详后。制庐器的低级工官或工匠称为庐人。

图一 内蒙古阴山弓车岩画

(1978 年夏在磴口县西北托林沟北阴山山地发现)

〔11〕胡:戎狄,古代我国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戎狄称胡,始于战国。弓车:弓和车。中外文物考古工作者已在蒙古高原上发现了青铜时代凿刻的许多车辆岩画,有些车辆岩画还与射箭狩猎岩画相映成趣。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盖山林的考察、发现和统计,自 1978 年至 1987 年间,在阴山、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了车辆岩画三十多个(图一),其中尤以乌兰察布草原岩脉上的车形为最多。考古发现表明,当时蒙古高原,特别是其南部(内蒙古草原)已广泛使用车辆,造车、制弓业的确比较发达。(参阅盖山林《蒙古高原青铜时代的车辆岩画》,载《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2〕知者:聪明、有创造才能的人。知,通“智”。

〔13〕巧者:工巧的人。

〔14〕烁:通“铄”,熔化金属。

【译文】

一国之内有六种职事,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安坐议论政事;有的努力执行政务;有的审视考察材料的外在特征和内部特性,整治五材,制备民生器具;有的采办蓄积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有无;有的勤力耕作,种植庄稼;有的整治丝麻,织成衣物。安坐议论政事的,称为王公;努力执行政务的,称为士大夫;审视考察材料的外在特征和内部特性,整治五材,制备民生器具的,叫做百工;采办蓄积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有无的,叫作商旅;勤力耕作,种植庄稼的,叫做农夫;整治丝麻,织成衣物的,叫做妇功。粤地不设制镈的工匠,燕地不设函人,秦地不设庐人,胡境不设弓匠和车匠。粤地没有制镈的工匠,并不是说那里没有会制镈的人,而是成年男子都能够制镈。燕地没有函人,并不是说那里没有会制皮甲的人,而是成年男子都能够制作皮甲。秦地没有庐人,并不是说那里没有会制作庐器的人,而是成年男子都能够制作庐器。胡境没有弓匠、车匠,并不是说那里没有会制作弓、车的人,而是成年男子都能够制作弓和车。聪明、有创造才能的人创制器物,工巧的人加以传承,工匠世代遵循。百工制作的器物,都是圣人的创造发明。消熔金属制作兵刃利器,和合泥土烧结为陶器,制作车辆在陆地上行驶,制作舟船在水面上航行,这些都是由圣人创造发明的。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1〕。橘逾淮而北为枳〔2〕,鸜鹆不逾济〔3〕,貉逾汶则死〔4〕,此地气然也。郑之刀〔5〕,宋之斤〔6〕,鲁之削〔7〕,吴粤之剑〔8〕,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9〕。燕之角〔10〕,荆之干〔11〕,妢胡之笴〔12〕,吴粤之金锡〔13〕,此材之美者也。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14〕;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15〕;此天时也〔16〕

【注释】

〔1〕地气:包括地理、地质、生态环境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原始综合科学概念。

〔2〕橘:学名Citrus reticulata deliciosa,柑橘属的果树。淮:淮河。中国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下,原有入海河道。1194 年黄河夺淮后,河道淤高。现主流南入长江,另一部分水流东入黄海。枳:现代植物学的枳,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亦称“枸橘”“臭橘”。灌木或小乔木,叶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果小味酸,不堪食用,可以入药。性耐寒,常栽作绿篱,又可作柑橘砧木。将橘嫁接在枳上,得杂交橘。然《考工记》中的“枳”不一定是现代植物学的枳。由于《考工记》记载了“橘逾淮而北为枳”,从古至今关于这项记载的引述或辨识不绝于耳。《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说:“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引述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乃是先秦对所谓“橘逾淮而北为枳”的另一表述。他认为由于水土变异,橘生淮南长橘,橘生淮北长出形味如枳的果实。此外,一些学者指出橘不会变为枳。如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旧云江南为橘,江北为枳。今江南均有枳橘,江北有枳无橘。此自别种,非干变易。”清代张志璁《本草崇原》说:橘枳“种类各别,非逾淮而变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植物学者用嫁接说解释“橘逾淮而北为枳”:“其所以有此现象者,实因橘以枳为砧木而行繁殖,橘自南方移诸于北方较冷之地,冬季遇冷而枯死,其砧木之枳善耐寒,独残存而萌发,见者不察,误以为橘变枳。”(参见吴耕民《果树园艺学》,商务印书馆,1934 年。)此后一些学者赞同此说,一些学者质疑之。2007 年陈之潭提出古籍中的“枳”不等于现代植物学的枳,初步考证我国用枳作砧木的历史不到 100 年,并参考多种古籍对“橘逾淮而北为枳”的理解,不同意嫁接说。(参见陈之潭《“橘逾淮而北为枳”辩》,《中国南方果树》2007 年第 2 期。)目前看来未有定论。陈之潭在引述《晏子春秋》后说:“我们知道枳是三出复叶,橘是单叶,因此,‘叶徒相似’,那就不是橘变成枳,只是‘实味不同’,品质变得低劣而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有木诗》:‘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上受顾眄恩。下勤浇灌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也表达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意思。”笔者以为白居易的《有木诗》表明:只要照料得法,橘树移植至江北后尚能短期成活并结果。那么只要照料得法,橘树移植至淮北后也有可能短期成活并结果。于是理解《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有了新的立足点。笔者以为晏子的观点(由于水土变异,橘生淮南长橘,橘生淮北长出形味如枳的果实)可能是最贴近《考工记》原意的解释。无论如何,“橘逾淮而北为枳”反映了先秦古人对植物有水土性的认识,当时及后世亦用“橘化为枳”来比喻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图二)

图二 橘(左)和枳(右)

图三 八哥

〔3〕鸜鹆(qú yù):《释文》作“鹳鹆”。鸟名,也作“鸲鹆”,俗称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cristatellus。(图三)济:济水,古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派,流经山东入海,因分流处与黄河北岸的济水入河口隔岸相对,古人便视之为济水的下游。

〔4〕貉(hé):学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哺乳动物,似狸,锐头尖鼻,昼伏夜出,捕食鱼、虫、鸟类等,毛皮为珍贵裘料。汶:汶水,一说指大汶水,又名大汶河,在山东北部。另一说以为“汶”指汶江,即长江。长江南北水土差异明显,故后一说较为合理。

〔5〕郑:郑国,公元前 806 年郑桓公(前 806—前 771 在位)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初年郑为强国,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后渐衰弱,公元前 375 年为韩所灭。刀:刀是砍杀兵器,在先秦时期的兵器中作用还不显著。直至西汉车战退出历史舞台,骑兵大盛之后,刀才受到军事家的重视。(图四)

图四 商晚期方格脊纹刀

(长 32.1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品)

〔6〕宋:宋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王纣的庶兄微子启,微子建立宋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据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公元前 286 年为齐所灭。斤:工匠所用的斧头称为斤。(图五)

〔7〕鲁:鲁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春秋时国势衰弱,战国时沦为小国,公元前 256 年为楚所灭。削:书刀,古代书写在竹简、木札上,如有所修改,就用削刮除。

图五 春秋铜斤

(长 26.4 厘米,一角残,1973 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出土)

〔8〕吴粤之剑:吴粤(越)指江浙一带,也包括安徽、江西的一部分。吴,古国名,也称句吴、攻吴。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春秋后期,国力始强。公元前 473 年为越所灭。剑是刺杀用的短兵器,大约起源于商末周初。中原地区长期风靡车战,剑主要用于近战时搏刺对方,在战场上的重要性并不显著。当中原地区主要依靠战车作战的时候,水网纵横的吴越地区军队主力是步兵,剑作为适合步兵使用的兵器倍受重视。加上当地盛产上等铜锡原料,因此吴越的铸剑技术在全国首屈一指,“吴越之剑”名扬四海。传世的,尤其是历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吴越铜剑,为《考工记》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西原平峙峪 1964 年出土的吴王光剑(《文物》1972 年第 4 期)、湖北襄阳蔡坡十二号墓 1976年出土的吴王夫差剑(《文物》1976 年第 11 期)、河南辉县 1976 年从废品中发现的另一把吴王夫差剑(《文物》1976 年第 11 期)、安徽南陵 1978 年出土的吴王光剑(《文物》1982 年第 5 期)、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 1965 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文物》1966年第 5 期)、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 1973 年出土的越王州句剑(《文物》1973 年第 9 期)等。其中的越王勾践剑,保存完好,出土时有如新剑,光彩照人,锋刃锐利,制工精美,剑身满布菱形暗纹,上有八个错金的鸟篆体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据用X光衍射等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证明剑的基体是锡青铜,而花纹则是锡、铜、铁的合金。化验还证明剑身含有微量的镍。勾践剑的铸造和表面处理技术代表了当时吴越之剑的最高水平。(图六)

图六 越王勾践剑

(长 55.7 厘米,1965 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

〔9〕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明徐光启《考工记解》:“刀、斤、削、剑,必淬之以水,非其地之水弗良也;必锢之以土,非其地之土弗良也。”对于钢铁制的刀、斤、削、剑,徐氏的解释是十分合理的。对于青铜质的刀、斤、削、剑,表面处理的工艺与铁器不尽相同,但《考工记》的观点原则上还是正确的。

〔10〕角:牛角。刘向《古列女传·辩通传·晋弓工妻》:“燕牛之角……天下之妙选也。”

〔11〕荆:荆州。荆州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故荆州包括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到衡山(今湖南衡山西北)南面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干:郑玄注:“干,柘也。”《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当时认为柘是上等干材,荆之干可能指柘。详见下文“弓人为弓”节注〔3〕。

〔12〕妢胡:古地区名,史载不详,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说以为“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位于今安徽阜阳西北,源出郑玄之注。唐时有人认为胡在豫州郾城(今河南郾城)。又郑玄引杜子春云:“妢读为焚咸丘之焚,书或为邠。”故清人洪颐煊说:《周礼·春官·籥章》“豳籥”郑司农注“豳国之地竹”,豳通作“邠”,其地产竹,或亦可以为笴。俞樾认为邠胡盖西戎国名(详见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十四)。于鬯《香草校书》卷二十三说:“妢与胡盖二国名。郑注引子春云:妢,书或为邠,邠妢并谐分声,例得通借。然则妢者即太王居邠之邠也。胡者即上文胡无弓车之胡也。……下文云:吴粤之金锡,妢胡与吴粤为偶,即其近证。妢与胡为二国,犹吴与粤为二国。妢与胡举其西北,吴与粤举其东南也。”郭沫若《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一文认为:“我疑‘妢’即是‘汾’,‘妢胡’即是晋。汾河流域半系晋之疆域,古属胡戎。唐叔虞受封,奉命‘疆以戎索’,可为证。”笔者以为“妢”应从杜子春所见“今书”作“邠”,邠即“豳”,周祖先公刘所立之国,在今陕西旬邑县西泾河中游地区。郑众说:“豳国之地[产]竹。”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说:“寿山,在[邠]州城南……有茂林修竹之胜。”可见邠地的确产竹。又《穆天子传》说:“犬戎胡觞天子于雷水之阿。”战国时西戎已称胡。故“妢胡”即“邠胡”,系指陕西泾河中游地区。笴(gǎn):箭杆。唐石经作“笱”。郑玄注:“故书笴为荀。”段玉裁《周礼汉读考》以为郑注之“荀”当为“笱”。

〔13〕金锡:铜锡。古代吴越一带铜锡产地甚多,详见章鸿钊《古矿录》卷一、卷二(地质出版社,1954 年)。如《越绝书》卷十一说:欧冶子造宝剑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战国策》也有类似的记载。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赤堇山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南三十三里,若耶溪在县南二十八里。又如《清一统志》曰:常州府“锡山在无锡县西五里,惠山之支麓也。唐陆羽《惠山记》:‘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故名锡山。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王莽时锡复出,改县名曰有锡。……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

〔14〕泐(lè):石依其纹理而裂开。《说文·水部》:“泐,水石之理也,从水从阞。”《说文·阜部》:“阞,地理也,从阜力声。”郑众注《考工记》云:“泐,谓石解散也。夏时盛暑大热则然。”盛夏时昼夜温差大,时有暴雨,岩石由于热胀冷缩之故,顺其脉理解散的事时有发生。从行文对称的角度看,“石有时以泐”句可能有脱文。

〔15〕泽:消解,消融。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十四:“泽、释声类同,古通用。《说文·采部》云:‘释,解也。’《淮南子·诠言训》云:‘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迎春则释而为水。’”

〔16〕天有时以生……此天时也:此处疑有前后错简。按文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叙述顺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这段分述天时的文句应置于总述性的“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之后,分述地气的“橘逾淮而北为枳”之前。分述地气之后,是分述材美,然后接下面的三十种分工。

【译文】

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技艺精巧,这四个条件加起来,才可以得到精良的器物。如果材料上佳,技艺精巧,然而制作出来的器物并不精良,那就是不顺应天时,不适应地气的缘故。橘树向北移栽,过了淮河就变成枳,鸜鹆从不[向北]飞越济水,貉如果[南渡]过汶水,那就活不长了。这些都是地气使然的啊!郑国的刀,宋国的斤,鲁国的削,吴粤的剑[都是优质产品],不是那些地方生产的就不会精良,这亦是地气使然的啊!燕地的牛角,荆州的弓干,妢胡的箭杆,吴粤的铜锡,这些都是上好的原材料。天有时助万物生长,有时使万物凋零;草木有时欣欣向荣,有时枯萎零落;石有时顺其脉理而解裂;水有时凝固,有时消融;这些都是天时。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1〕。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筑、冶、凫、栗、段、桃;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2〕;设色之工:画、缋、锺、筐、㡛;刮摩之工:玉、楖、雕、矢、磬;抟埴之工:陶、旊。〔3〕

【注释】

〔1〕抟:原作“抟”,《经典释文》、唐石经、《十三经注疏》本同。故宫八行本作“搏”,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余本、嘉靖本、闽、监、毛本“抟”作“搏”。郑玄注:“搏之言拍也。”《释文》:“抟,李音团,刘音搏。”《经典释文汇校》:“据郑氏注:‘搏之言拍也。’拍与搏声相近,则经文当用搏字,而读如搏矣。”戴震《考工记图》、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均校改为“搏”。《老子》:“挻埴以为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析可合,可方可圆,谓之挻。”故“抟”字亦通。下文“抟埴之工”同。埴(zhí):黏土。

〔2〕鲍:郑众注:“鲍读为鲍鱼之鲍,书或为鞄。”《说文·革部》云:“鞄,柔革工也,从革包声,读若朴。《周礼》曰:柔皮之工鲍氏。鞄即鲍也。”韗:《释文》:“韗,况万反、刘音运,本或作䩵。”《说文·革部》云:“䩵,攻皮治鼓工也,从革军声,读若运。韗,䩵或从韦。”

〔3〕这段文字总述三十个工种。三十工中,有的称某人,有的称某氏。郑玄注:“其曰某人者,以其事名官也;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则认为:“考工是工人之号,而工人非官。注谓‘以事名官’、‘以氏名官’,非也。”其中有些工种,也见于其他先秦文献。如《墨子·非儒下》:“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除“函人”和“庐人”前段已有初步注释外,各工所司之职详见下文各节。其中凫氏与锺氏可能错置,也详见所属之“为钟”和“染羽”节。

【译文】

所有的工官或工匠,治木的有七种,冶金的有六种,治皮的有五种,施色的有五种,琢磨的有五种,制陶的有两种。治木的工种是: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梓人。冶金的工种是:筑氏、冶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治皮的工种是:函人、鲍人、韗人、韦氏、裘氏。施色的工种是:画、缋、锺氏、筐人、㡛氏。琢磨的工种是:玉人、楖人、雕人、矢人、磬氏。制陶的工种是:陶人、旊人。

有虞氏上陶〔1〕,夏后氏上匠〔2〕,殷人上梓〔3〕,周人上舆〔4〕。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5〕。车有六等之数:车轸四尺〔6〕,谓之一等;戈柲六尺有六寸〔7〕,既建而迤〔8〕,崇于轸四尺〔9〕,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于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10〕,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11〕,崇于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12〕,崇於戟四尺,谓之六等。车谓之六等之数。

【注释】

〔1〕有虞氏:古部落名。古史传说,该部落联盟的首领虞舜受禅于尧,其活动中心在蒲陂(今山西永济附近)。上陶:提倡制陶业。上,通“尚”,崇尚,提倡,劝勉。陶,陶器。

〔2〕夏后氏:古部落名。也称夏后或夏氏。相传其领袖禹受禅于舜,治水有大功,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上匠:提倡水利和营造业。匠,水利和营造。

〔3〕殷:商代,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故商亦称殷。上梓:提倡礼乐器制造业。梓,落叶乔木,材质轻软耐朽,古代木器多用梓。梓因此成为木材、木工的代称。宫殿和礼乐器材的木作雕饰代表了梓人的工艺水平。

〔4〕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平王东迁以前史称西周,东迁以后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上舆:提倡制车业。舆,车厢,亦泛指车。周代为先秦制车业的全盛时期。“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高度概括了我国上古至先秦的手工艺发展史。

〔5〕车:车是古代国家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集中代表。传说我国夏代已有制车手工业。《尚书·甘誓》是战国时根据口耳相传写成的夏君对有扈氏的战争动员令,夏君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誓中已出现御马的战车。殷商的独辕车已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攻伐征战频仍,对战车的需求与日俱增;新式青铜工具的出现改进了木工工艺,分工日益精细,使木车制造工艺达到了高峰。《考工记》对独辕马车和直辕牛车的制造工艺的记载和总结,相当详细,比较科学合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详述木车设计制造的专著。1928 年殷墟发掘出商代车马坑。1950 年 12 月—1951 年 1 月,夏鼐(1910—1985)等首次在河南省辉县琉璃阁清理剔掘出比较完整的战国木车(图七)。此后,较完整或零星的商周至两汉的古车标本迭有出土。《考工记》等文字记载为研究考古资料和先秦车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反之,陆续问世的出土实物资料有助于正确理解《考工记》车制的内容。

图七 河南辉县出土大型车复原模型

(据 1950 年河南辉县琉璃阁考古发掘的古车遗迹复原)

〔6〕轸(zhěn):车厢底部后面的横木。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即车厢底部的边框亦称轸。

〔7〕戈:我国古代颇具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横刃,安在竹木质的长柄上,可以用前锋啄击敌方,也可以用下刃钩割,用上刃推杵。戈盛行于商周,战国晚期逐渐被铁戟所取代。除铜戈外,尚有石戈和玉戈(多为明器或礼仪用品)。戈的形制详见“冶氏”节。柲(bì):兵器之柄。

〔8〕建:树立,竖立。迤(yǐ):同“迆”,斜行,引申为斜倚。

〔9〕崇:高。

〔10〕殳(shū):古代撞击、打击用的兵器,后世棍、棒的前身。以竹、木制成,一般头上无刃。参见图六八。寻:古代四进制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一尺之长,各诸侯国不尽相同,大体上分为大尺和小尺两个系统。大尺系统的代表是周尺,每尺约合今 23.1 厘米;楚尺也是大尺,每尺约合今 22.5 厘米。小尺系统的代表是齐尺,每尺约合今 19.7 厘米。《考工记》中的尺度,基本上是指齐尺而言的。在流传过程中,如其他诸侯国按《考工记》尺寸制器,或采用齐尺、或采用周尺、或更可能采用本地尺,加上时代先后演变,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作者用楚地的出土车伞资料推断:“《考工记·轮人为盖》中所记述的一尺约为今的 21—23 厘米;而绝不会是齐制的小尺,即一尺约为现今的 19—20 厘米。”(参阅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中国科技史料》1996 年第 1 期。)较客观的叙述应当是:《考工记·轮人为盖》记述了车伞的有关尺寸,流传到楚地,楚地的工匠用楚尺或周尺制造车伞,这与齐人所著《考工记》原本记述的是齐尺并无矛盾。

图八 战国饰羽车戟

(通长 370 厘米,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

〔11〕车戟:戟是将戈、矛组合在一起,兼取两者之长的一种兵器。可以直刺、啄击、推击、钩斫,性能较优。青铜戟始于商代,盛行于东周,战国开始有铁戟。戟的形制详见“冶氏”节。车戟是战车车战用的戟。(图八)常:古代四进制长度单位,二寻为常,一常等于十六尺。

〔12〕酋矛:矛,古代刺杀用的长兵器,后世枪的前身。较短之矛。酋,通“遒”,释为近。

【译文】

有虞氏提倡制陶业,夏后氏提倡水利和营造业,殷人提倡礼乐器制造业,周人提倡车辆制造业。一种器物聚集数个工种的制作才能完成的,毕竟以车为最多。车有六等差数,车轸离地四尺,这是第一等。戈连柄长六尺六寸,斜插在车上,比轸高出四尺,这是第二等。人长八尺,比戈高四尺,这是第三等。殳长一寻又四尺,比人高四尺,这是第四等。车戟长一常,高出殳四尺,这是第五等。酋矛长一常又四尺,比戟高出四尺,这是第六等。所以说车有六等差数。

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1〕。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2〕。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3〕。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4〕,则于马终古登阤也〔5〕。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6〕,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7〕,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8〕。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9〕,加轸与轐焉〔10〕,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11〕

【注释】

〔1〕朴属:郑玄注:“犹附着坚固貌也。”微至:车轮正圆,着地面积小,叫做微至,相当于现今几何学中的圆与直线相切。这样滚动摩阻较小。

〔2〕完:坚固。

〔3〕戚速:意即疾速。郑玄注:“齐人有名疾为戚者。”

〔4〕庳(bēi):低矮。

〔5〕终古:常常。郑玄注:“齐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登阤(zhì):上坡。阤,山坡。“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这段话可以用理论力学中的滚动摩阻理论来解释。如图九甲所示,R为轮子半径,Q1、Q2 分别为使轮子开始滚动和滑动所需的水平力。两者的比值K=Q1/Q2=δ/(FR)∝(1/R),式中δ为滚动摩阻系数,F为滑动摩擦系数。因K远小于 1,所以滚动比滑动省力。因K与R成反比,所以轮径愈小愈费力。

图九乙为双轮车爬坡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中:T为牵引力,P为车重,R为车轮半径,θ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据理论力学分析,T=Psin θ+P(δ / R)cos θ。式中第一项是牵引力中为克服重力所需的部分,第二项是牵引力中为克服滚动摩阻所需的部分,它的大小与R成反比。当θ=0°时,To=P(δ / R)< T。同是平地拉车时,轮径愈小愈费力;同属上坡时,轮径愈小愈费力;轮径相同时,上坡比平地拉车费力;在平地上拉轮径较小的车子,相当于拉轮径较大的车子上坡。因此,《考工记》的作者说:“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这条经验总结是符合现代力学原理的。

图九 车轮滚动的力学分析

〔6〕兵车:战车。

〔7〕田车:古代田猎用的车。

〔8〕乘车:乘用之车。

〔9〕轵(zhǐ):车毂通轴之孔在辐以外的部分称轵,也叫小穿,此处实指车轮中心线高度。戴震《考工记图》以为“故书本作,从车幵声”。详见《戴震文集》卷三《辨正〈诗〉〈礼〉注軓轨轵四字》,中华书局,1980 年。

〔10〕轐(bú):因状如伏兔,也称伏兔,置于车轴上,垫在左、右车轸之下的枕木。商车上尚未发现伏兔,西周已有伏兔。伏兔的发明,使轸与轴的结合更稳固,而且还有保护轴和轸木以及减震的作用。戴震、阮元、孙诒让等清儒认为伏兔上平以承舆,下凹以含轴。现已出土的先秦车舆伏兔的形制,有的与这种见解吻合,验证了戴、阮、孙等的观点;有的不吻合,但从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参阅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176 页。)(图十)

图十 伏兔

(据戴震《考工记图》改绘)

〔11〕节:节度。

【译文】

考核车子的要领,必定先从地面的荷载开始,所以考核车子先要从轮子着手。考核车子的要领,要注意它的结构是否缜密坚固,着地是否微至。如果轮子不缜密坚固,那就不能坚固耐用,轮子着地的面积若不微少,那就不会运转快捷。轮子太高的话,人不容易登车;轮子太低的话,那马就十分费力,好比常处于爬坡状态一样,所以兵车的轮子高六尺六寸,田车的轮子高六尺三寸,乘车的轮子高六尺六寸。六尺六寸的车轮,轵高三尺三寸,加上轸与轐,一共四尺。人长八尺,以上下车时高低恰到好处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