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吕〕粉蝶儿

牛诉冤

性鲁心愚,住烟村饱谙农务[1]。丑则丑堪画堪图[2]。杏花村,桃林野,春风几度[3]。疏林外红日西晡[4],载吹笛牧童归去。

〔醉春风〕绿野喜春耕,一犁江上雨。力田扶耙受驱驰[5],因为主甘分受苦[6]。苦,苦。经了些横雨斜风,酷寒盛暑,暮烟晓雾。

〔红绣鞋〕牧放在芳草岸白古渡[7],嬉游于绿杨堤红蓼平湖[8]。画工描我在远山图,助田单英勇阵[9],驾老子蓦山车[10],古今人吟未足。

〔石榴花〕朝耕暮垦费工夫,辛苦为谁乎?一朝染患倒在官衢[11]。见一个宰辅[12],借问农夫[13],气喘因何故。听说罢感叹长吁。那官人劝课还朝去[14],题着咱名字奏鸾舆[15]

〔斗鹌鹑〕他道我润国裕民[16],受千辛万苦。每日向堰口拖船[17],渡头拽车。一勇性天生胆气粗[18],从来不怕虎[19]。为伍的是伴哥王留[20],受用的是村歌社鼓[21]

〔上小楼〕感谢中书部[22],符行移诸处[23]。所在官司[24],禁治严明,遍下乡都[25]。里正行[26],社长行[27],叮咛省谕[28]:宰耕牛的捕获申路[29]

〔幺〕食我者肌肤未肥,卖我者家私不富[30]。若是老病残疾,卒中身亡[31],不堪耕锄,告本官,送本都,从公发付[32],闪得我丑尸不着坟墓[33]

〔满庭芳〕衔冤负屈,春工办足[34],却待闲居[35]。圈门前见两个人来觑[36],多应是将我窥图[37]。一个曾受戒南庄上的忻都[38],一个是累经断北港王屠[39]。好教我心惊虑,若是将咱卖与,一命在须臾。

〔十二月〕心中畏惧,意下踌躇。莫不待将我衅钟[40]?不忍其觳觫[41]。那思想耕牛为主[42],他则是嗜利而图[43]。被这厮添钱买我离桑枢[44],不睹是牵咱过前途[45]。一声频叹气长吁,两眼恓惶泪如珠[46]。凶徒,凶徒!贪财性狠毒,绑我在将军柱[47]

〔耍孩儿〕只见他手持刀器将咱觑,諕得我战扑速魂归地府[48]。登时间满地血模糊,碎分张骨肉皮肤[49]。尖刀儿割下薄刀儿切,官秤称来私秤上估[50]。应捕人在傍边觑[51],张弹压先抬了膊项[52],李弓兵强要了胸脯[53]

〔二〕却不道闻其声不忍食其肉[54],刬地加料物宽锅中烂煮[55]!煮得美甘甘香喷喷软如酥[56],把从前的主雇招呼[57]。他则道三分为本十分利,那里问一失人身万劫无[58]。有一等贪啜的乔人物[59],就本店随机儿索唤[60],买归家取意儿庖厨[61]

〔三〕或是包馒头待上宾[62],或是裹馄饨请伴侣[63]。向磁罐中软火儿葱椒[64],胜如黄犬能医冷[65],赛过胡羊善补虚[66]。添几盏椒花露[67],你装的肚皮饱旺[68],我的性命何辜?

〔四〕我本是时苗留下犊[69],田单用过牯[70]。勤耕苦战功无补,他比那图财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缰义有馀[71]。我是一个直钱底物[72],有我时田园开辟,无我时仓廪空虚[73]

〔五〕泥牛能报春[74],石牛能致雨[75],耕牛运土遭诛戮[76]。从今后草坡边野鹿无朋友,麦垄上山羊失了伴侣。那的是我伤情处[77],再不见柳梢残月,再不见古木昏乌。

〔六〕觔儿铺了弓[78],皮儿鞔做鼓[79],骨头儿卖与钗环铺。黑角儿做就乌犀带[80],花蹄儿开成玳瑁梳[81],无一件抛残物。好材儿卖与了靴匠,碎皮儿回与田夫[82]

〔尾〕我元阳寿未终[83],死得真个屈苦。告你个阎罗王正直无私曲[84],诉不尽平生受过苦!


[1] 谙(ān安):熟悉。饱谙,非常熟悉。

[2] 堪画堪图:可以入图画。

[3] “杏花村”三句:是说杏花村、桃林野是牛春风得意的几件事。杏花村,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桃林野,《尚书·武成》载:武王灭商之后,下令把马和牛从战车上解下来,“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杏花村、桃林野,都指放牧,而非战争和劳作。

[4] 晡(bū逋):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红日西晡,即红日西斜。

[5] 耙(bà罢):一种碎土、平地的农具,如钉齿耙、圆盘耙等。

[6] 甘分(fèn份):心甘情愿。

[7](pín频)古渡:长满白的渡口。白为生长在浅水中的植物,夏秋之季开白色小花。

[8] 绿杨堤:柳堤。红蓼(liǎo了):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红花者为红蓼,多生于水边。

[9] 助田单英勇阵: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史记·田单列传》载,燕军攻齐,围即墨,“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10] 驾老子蓦(mò莫)山车:蓦,穿越,跨过。句谓牛驾车载老子越山而行。老子名李耳,字聃,楚相县(今安徽涡阳县太清宫)人,是道家创始人。旧题刘向《列仙传》卷上:“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

[11] 染患:染病。官衢(qú渠):官道,四通八达的大道。衢,大路。

[12] 宰辅:皇帝的辅政大臣,此指汉宣帝时宰相丙吉。《汉书·丙吉传》载:“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

[13] 借问:请问,询问。

[14] 劝课:劝为鼓励,课为督责。古代官吏到民间去鼓励农桑、督责完成赋税杂役等为劝课。

[15] 鸾舆: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

[16] 润国裕民:惠及国家富裕人民。

[17] 堰(yàn雁)口:堤坝口。

[18] 一勇性:亦作“一涌性”,一时冲动,莽撞任性。

[19] 不怕虎:战国鲁尸佼《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结陈,即结阵,结成阵势,列成队形。谚云:初生牛犊不怕虎。

[20] 为伍:结伴,一伙。伴哥王留:元代对村民的泛称,犹今之张三李四。

[21] 受用:宋元口语,享受,享用。社鼓:每年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称社日。社鼓,即社日祭神的鼓声。

[22] 中书部:官署名,即中书省,元代为总领百官之官署,是最高行政机构。

[23] 符行移诸处:法令颁行各地。符,命令,公文。

[24] 官司:官府。

[25] 遍下乡都:下达到农村各地。元代县下分乡,乡下分都,乡都即泛指农村地区。

[26] 里正:古代乡官,一里之长,即里长。行(hánɡ杭):方位词,犹这里、那里。

[27] 社长:元代五十家为一社,择高年晓事者一人为社长。

[28] 省(xǐnɡ醒)谕:明白告诉,使知道,使明白。

[29] 申路:路为元代行政区域之称,相当于明清时代的府。申路即向路一级机关上报。

[30] 家私:家产。

[31] 卒中(cù zhònɡ促众)身亡:即暴病而死。卒,同“猝”,突然。中,遭受。

[32] 发付:处置。

[33] 闪:害。

[34] 春工办足:春天的农活做完。

[35] 却待:正打算。

[36] 觑(qù去):看。

[37] 窥图:阴谋,伺机而图之。

[38] 受戒南庄上的忻(xīn欣)都:曾经受佛教戒律不杀生的南庄上姓忻的头儿。都,吏的俗称。

[39] 累经断北港王屠:屡次被官府判罪的北港上的王屠夫。断,判罪,判决。

[40] 莫不待:莫非是要,莫非是打算。衅(xìn信)钟:血祭曰衅,当国家的一件新的重要器物移至宗庙开始使用时,便宰杀活物祭之。新铸之钟,杀牲以血涂其隙以行祭,为衅钟。所杀原为牛,齐宣王让以羊代牛,见《孟子·梁惠王上》。

[41] 觳觫(hú sù胡速):战栗,因恐惧而哆嗦。《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42] 那思想:哪里想得到。耕牛为(wèi卫)主:是“耕牛为主遭鞭杖”的省略用法。民间传说:一牧童放牛时睡着了,这时老虎来了,牛用角触醒了牧童。牧童以为牛扰了自己的清梦,遂怒而鞭打牛。(见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元代常用作恩将仇报的故事,高文秀《须贾大夫谇范叔》第二折:“正是那耕牛为主遭鞭杖,哑父倾杯反受殃。”

[43] 嗜利而图:贪利而图,唯利是图。

[44] 厮:对人的蔑称,犹家伙、小子。桑枢(shū书):桑木门的转轴,曲中借指农家。

[45] 不睹是:亦作不睹事,不晓事,不明事理,胡涂人。过前途:即上路。

[46] 恓(xī西)惶:悲伤的样子。

[47] 将军柱:临刑前绑犯人的柱子。

[48] 地府:见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注(33)。

[49] 分张:分割,分离。

[50] 估:量,大致推算物品的数量轻重。这里与“称”同义。

[51] 应(yìnɡ硬)扑人:缉拿犯人的差役。

[52] 张弹压:姓张的小官吏。弹压,元代千户、百户以下设弹压,为职掌纠察的小官吏。膊项:肩胛。

[53] 弓兵:即弓手,是负责巡逻缉捕的吏役。

[54] 却不道:犹岂不知、岂不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是君子有仁爱之心,听到禽兽悲鸣哀号,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

[55] 刬(chǎn产)地:转折词,反而。

[56] 酥(sū苏):牛羊奶制成的酪类食品。

[57] 主雇:即主顾。

[58] 一失人身万劫无:佛教戒杀生,讲轮回,认为今世杀生,来世将转生为畜生,失却人身,万劫难复。劫,佛教对劫的说法不一,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释迦氏谱》:“劫是何名?此云时也。若依西梵名曰‘劫波’,此土译之名大时也,此一大时其年无数。”以上两句意谓:宰牛人只知道眼前获利,哪里想到杀生坠入畜生道,便再难转生为人。

[59] 啜(bǔ chuò补辍):吃喝。乔:詈词,恶劣、狡诈、虚伪诸义。

[60] “就本店”句:来到本店随时索要。

[61] 取意儿:任意地。庖(páo刨)厨:厨房,作动词用,制做,烹调。

[62] 馒头:宋元时称包子为馒头。

[63] 伴侣:伙伴,朋友。

[64] (wǔ五):微火煮物。

[65] 黄犬医冷:吃黄狗肉可以祛寒。

[66] 胡羊补虚:吃胡羊肉可治虚症。胡羊,绵羊。

[67] 椒花露:一名椒花雨,一种烈酒,这里泛指酒。

[68] 饱旺:犹言非常饱。

[69] 时苗留下犊:犹言清官留下的种。《三国志·魏书·常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时苗,字德胄,钜鹿人也。少清白,为人嫉恶。建安中入丞相府,出为寿春令,……其始之官,乘薄軬(音饭)车,黄牸牛,布被囊。居官岁馀,牛生一犊。及其去,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

[70] 牯(ɡǔ古):公牛。

[71] 展草:为义犬救主典故。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孙权时,李信纯,襄阳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爱之尤甚,行坐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忽一日,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爇之。信纯卧处,恰当顺风。犬见火来,乃以口拽纯衣,纯亦不动。卧处比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湿身,走来卧处。周回以身洒之,获免主人大难。犬运水困乏,致毙于侧。”垂缰:为义马救主典故。刘敬叔《异苑》卷三:“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

[72] 直钱:值钱。底:通“的”。

[73] 仓廪(lǐn凛):粮仓。

[74] 泥牛报春:泥牛也叫土牛、春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初用泥土制牛以除阴气,后来形成习俗,立春前一日造土牛打春,象征迎春和劝农耕。

[75] 石牛致雨:《一统志》曰:石牛在郁林州东南池中,每遇岁旱则民杀牛祷雨;以牛血和泥涂石牛背,祀毕,乃雨,泥尽乃晴。(《渊鉴类函》卷四三五)

[76] 运土:指耕种。

[77] 的是:正是,确是。

[78] 觔:即“筋”,牛筋可做弓弦。

[79] 鞔(mán瞒):蒙,以皮制鼓。

[80] 乌犀带:犀带本指饰有犀牛角的腰带。这里指饰有乌牛角的腰带。

[81] “花蹄”句:是说把牛蹄开解制成梳子。玳瑁(dài mào代帽),形状像龟的爬行动物,其背壳角质光滑,可做装饰品、梳子等用具。曲中说以牛蹄角质代替玳瑁制梳。

[82] “碎皮”句:碎牛皮退还到农民那里做鞭、辔等农具用。

[83] 元阳:人体阳气之根本。

[84] 阎罗王:简称阎王,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阴间主宰,佛教借为地狱之王,负责审理鬼魂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