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平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大城故事——颐华城的前世今生

一、青葱岁月

在平江南江桥有一句俗语“讨米也要送崽读书”,这话朴实明了。祖祖辈辈在山区农村生活的平江人,可能说不出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但一定要让子女读书识字的执念,是流淌在血脉当中的。曾泰悟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

曾泰悟的家在南江冬塔乡(现上塔市镇)的邓家坡。向上溯源五代的曾老太公是一个正宗的读书人,曾经官至六品。老太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身体强壮,住邓家坡祖屋的东边,继承家族物业和田地,耕田种地收租;小儿子身体从小孱弱,住西边,安心读书。说来有意思,从此东边的大儿子一脉便以农作为主,上百年来其子孙后代鲜有靠读书在外发展的;而西边的小儿子后代则读书风气浓厚,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多人教书行医,新中国成立后考上大学者更是数量众多,教授、博士、硕士也有不少,颇具书香世家底蕴。

邓家坡曾氏这一脉传到曾泰悟父亲这一支时,尽管生活贫苦,但父亲兄弟三人仍然读了不少书,曾泰悟的父亲更是天资聪慧,读了好几年私塾,懂《易经》,通阴阳,能写会算,在耕作之余为邻里乡亲排忧解难,做了不少事情。不过,囿于时代原因,父辈们始终未能跳出农门。

父亲喜好读书的习惯影响了曾泰悟兄弟姊妹四人,他们读书成绩都不错。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那段连基本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岁月,曾泰悟的父亲无法同时送四个子女读书,挣扎再三,父亲做出了痛苦选择,让四个子女中成绩最好的一个继续读书。于是,曾泰悟保留了书本,而除了他的哥哥高中毕业,他的弟弟妹妹在读完初中后就跟随父亲回家扛起了锄头。

曾泰悟深知,父亲这是将整个家族的希望和命运,全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而他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984年夏天,他在乡村中学以优异的成绩,从冬塔乡考入了平江县一中,曾泰悟记得,当时他们学校约120人参加中考,仅有4人被平江县一中录取。

走进一中这所平江县最高学府,骨子里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最大快乐的曾泰悟,尽管算不上班里最用功的一个,但“读活书,不读死书”的他,成绩依然在班上位于前列。不过他的生活,却实实在在是班里最贫困的。曾泰悟在一中寄宿,每个月生活费只有区区五元钱,这不仅包括了买饭买菜的伙食费,还包括了纸、笔等学习用品,以及肥皂、牙膏等基本生活用品的费用……可想而知,生活拮据到了怎样的地步。但他深知,就连这可怜的五元钱,也是父亲东拼西凑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国家大兴水利建设时,曾泰悟的父亲曾在一个水库务工,为排除一个哑炮,不幸被炸断了一只手。一只手的父亲,不但要养活四个孩子,还要供孩子们读书,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曾家的真实境况。每念及此,念及仅凭一只手撑起家庭的父亲,念及失学的哥哥、弟弟和妹妹,曾泰悟便唏嘘不已。因此,发愤读书,绝不辜负家人厚望,便成了年轻的曾泰悟唯一的选择和最大的动力。

有动力自然有成绩,1987年夏,曾泰悟不负众望,考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80年代考上本科院校本是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但他却至今无法释怀。他认为自己应该能考取更好的学校,特别是对高考仅70多分、比全班平均分还低的政治成绩,到现在他还耿耿于怀,他觉得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把政治分数搞错了。不过当时没有查分一说,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大学四年后,曾泰悟顺利毕业,被分配到航空航天部在太原的一家军工企业工作,领到了每月126元的工资,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然而,还没有等儿子的薪水化作一片孝心,曾泰悟的父亲就因积劳成疾,在60岁那一年抱憾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早逝,成为曾泰悟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成了他对家乡这片热土割舍不断的思念。

二、初战海南

当下平江人提到曾泰悟,总不免将他与海南、与三亚联系到一起,事实也的确如此。

1992年,曾泰悟第一次到海南出差,彼时海南大开发的热潮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直觉告诉他,投身到这股大开发的热潮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他学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更快地改变整个家庭的贫困状况。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曾泰悟毅然停薪留职,来到中国南海这个美丽的岛屿。

曾泰悟来到海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市公司东方实业做一名会计。东方实业是当时三亚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亚成熟的好地块至少有三分之一在东方实业开发范围内,公司可谓人才济济。而在当时“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之下,曾泰悟能顺利应聘入职这家公司,完全凭的是他的专业能力。

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曾泰悟,性格宁静内向,不爱交际,却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上市公司里,曾泰悟从一名普通会计,一步步走到了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的位置。在别人眼里,曾泰悟可谓一路春风得意,但他自己越往上走,就越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他的这个认知在当时海南发展的特殊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1993年,以海南为代表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引发中央担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发表讲话,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首个调控政策。银根紧缩直接导致靠地产立省的海南神话幻灭,到1996年,大量地产项目烂尾,大量人才逃离海南,全岛经济可谓哀鸿遍野。当时曾泰悟有两个选择,一是跟身边同事、朋友一样离开海南到北上广深发展,二是趁此机会修身养性,给自己充电,他选择了后者。

1996年,曾泰悟做出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决定——继续学习深造,他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在津门之地再次踏入象牙塔。他结合大学毕业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学习起来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用他自己的话说,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是真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1998年曾泰悟研究生毕业,这时海口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一名财务负责人,曾泰悟前去应聘并被录用。就这样,曾泰悟开始了第二次在海南的工作与生活。

不同于一般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新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早九晚五,按部就班,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每一天都似乎很忙,每一天又不知在忙些什么——这种半体制内的状态,让曾泰悟感觉很不适应,也很迷茫,他觉得自己就是在混日子,就像众多陀螺中的一个,跟着转就行了,行动轨迹已经圈定,不需要太多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自己太主动作为。作为一个喜欢思考且善于思考的人,曾泰悟开始怀疑这种忙碌却又无聊的日子的意义。七年前,他毅然抛弃铁饭碗下海,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想到七年后,自己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这几年只是做了一场原地旅行。曾泰悟不怕苦不怕累,却害怕这种安逸的生活日渐消磨自己的意志,对此,他极不甘心。

于是,“不安分”的曾泰悟,再次思变。

三、上海风云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海口市民盟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曾泰悟认识了一位在上海发展的企业家。通过后来多次交往,这位企业家对曾泰悟的学识和观点十分欣赏,真诚地邀请曾泰悟加入他的企业。

2000年的大上海正处于经济腾飞之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到中国最具规模和活力的城市去建功立业,这对于曾泰悟而言无疑是个无法拒绝的机会。于是,千禧年之际,他第二次告别海南。

不过,海南毕竟是曾泰悟试水弄潮的地方,挥手告别天涯海角的蓝天白云时,他心里怀着太多的不舍和惆怅……就在告别前夜,五个在三亚工作的老乡聚在大东海边的一个湘菜馆里为他送行,当晚几个平江人喝得酩酊大醉,又哭又笑,对家乡亲人的种种思念、在异乡打拼的种种辛酸、壮志未酬的种种不甘……至今仍让曾泰悟念念不忘。

曾泰悟同样念念不忘的,是对成功的渴望。他深信,这一回他再次打破铁饭碗,北上魔都,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0年曾泰悟来到上海投身的这家企业,是当年上海市引进的八大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地产开发、旅游项目投资、国际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等,当时全国知名的湖南远大集团就是与这家企业同一批进入上海发展的。曾泰悟本人也作为当年上海引进的高级人才,由政府部门直接为其一家办理正式的“红印户口”落户上海。

半年后,曾泰悟凭借出色表现,被公司任命为集团总裁,全面负责集团经营管理,当时曾泰悟仅32岁,是公司高层中最年轻的一名干将。他在上海意气风发,顺风顺水干了四年,却未曾想到,命运在此时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当时,曾泰悟主导投资一家生产柔性贴膜的高新技术公司。其产品是与国防科大合作研发的“防辐射柔性贴膜”,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汽车及高端建筑。2002年我国汽车市场刚刚兴起,市场上最好的贴膜是美国威固及3M,曾泰悟他们当时研发的贴膜经国家专业部门检测,各项性能指标比市面上最好的威固还要好,生产成本却不及威固二分之一,这毫无疑问极具市场前景,曾泰悟因此信心满满。项目前期的工厂建设和设备安装都很顺利,计划2003年正式投产。然而,第一批贴膜试生产出来后,问题来了。

问题出在最后一道涂布工序上。生产出来的贴膜,要贴上一层保护层才能卷起来运输发货。起初他们认为国内透明胶的涂布技术已经很成熟,买一台国产涂布机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这两种涂布技术不是一码事,高端贴膜的涂布技术要求高得多。国内涂布技术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也生产不出高端涂布设备,他们在尝试用国内设备涂布后,产品各项性能及技术指标严重下降,根本没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到国外进口一台涂布机。然而在向国外经销商询价之后,所有股东都吓了一大跳——进口一台涂布机要1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便是8300万元!可该项目总投资计划才8000万元,涂布工艺相关预算仅为总投资的5%左右。这一下,大家都傻了眼。

当时国内高端贴膜市场刚起步,因此无论曾泰悟将项目前景描绘得多么美好,还是无法筹集足够资金去购买进口涂布机,投资者因此打了退堂鼓,一个现在看来无比优秀的项目,就此夭折。

项目夭折意味着曾泰悟的大量心血付诸东流。一时间,他心灰意冷,渐渐地也与股东们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分歧。痛定思痛,他又一次做出抉择——离开上海,再战海南。

四年上海经历,让曾泰悟充分认清了自己。他总结,首先自己激情有余但方法不多,社会资源不足,处理问题缺乏技巧,说白了就是历练不够,嫩了一点。其次自己缺少对国家方针政策,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研究,没有争取到国家及当地政府足够的支持。

当然,也有值得庆幸的地方。如今说起在上海的经历,让曾泰悟感慨最深的是,上海人才素质高,招人容易。他当年的助理是上海交大的博士,公司中层干部都是清一色的研究生。在上海四年,曾泰悟带出了一支好团队,培养和扶持了不少人才。他带出来的那一批人,现在都发展得相当好,各自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自己的事业。曾泰悟说,好几个曾经的部下能力都比自己强,发展得比自己还好,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四、再战三亚

2004年,曾泰悟三下海南,重返三亚。这一回,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来得从容,都更有底气。这一回,他直奔三亚鹿回头开发区的建设而来。而这个项目,就是享誉全国,至今仍是全中国旅游地产综合项目标杆的“半山半岛”。

半山半岛所在的鹿回头开发区,位于三亚市区南部的一个半岛上,东西临海,南北靠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中国海边最美的朝霞与落日在此交相辉映。然而,生活在这片风水宝地上的老百姓却十分贫困,2000年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可以说是典型的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其实改革开放前这里还曾经是全国著名的模范村,现在的落伍、贫困导致了老百姓心态的失衡。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4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累计有十几批次的开发商准备在鹿回头开发建设,但每次都被老百姓赶了出去,没有一家企业能站得住脚。为什么呢?最直接的原因是村庄被当地一些黑恶势力控制,只要土地不被开发,这些家伙就可以控制土地对外出租经营来牟取暴利。而且这些不法分子利用恐吓或小恩小惠控制当地老百姓,蛊惑部分文化程度低、不明真相的人对抗企业的正常开发。另一个原因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起大落之后,海南的元气尚未恢复,国家大的经济政策还没有惠及三亚,形势未明,开发时机尚未成熟。无法拿出一个令老百姓、政府、企业三方共赢的开发方案,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老百姓当然就有抵触情绪。因此,即便是在政府土地出让十多年后,鹿回头依然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这里的老百姓依旧过着“一盆稀饭,一碟咸菜,从早吃到晚”的贫困生活。

2005年,曾泰悟带领他的团队来了。他首先深入群众中摸底,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然后带领团队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项目涉及的村庄有600多户人家,2600多人,曾泰悟挨家挨户一一上门。这期间,有蛮横不讲理的人放狼狗出来咬他们,有人直接吐口水到他们脸上,有人拿着菜刀、棍棒在曾泰悟面前挥舞,甚至还有人将他们的车砸烂;而且曾泰悟还发现,一些村干部白天开动员大会时表示支持开发,一到晚上就暗地召集一些人阻挠和对抗开发……种种明面的阻力和涌动的暗流,让开发工作困难重重。

但曾泰悟深知自己没有退路,不管有多少困难,他都必须坚韧不拔向前挺进,而且他深信,只要把群众工作做扎实,用真情感化老百姓,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借助当地政府力量,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营造一个和谐共赢的开发环境是完全可行的。于是他们一边没日没夜地做思想工作,宣讲政策和开发方案;一边着手为老百姓修路、建农贸市场、改造学校,帮助孤寡老人,赞助村里贫困学生读书,还组织村民到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2005年9月,肆虐海南的“达维”台风给三亚带来极大破坏,电力、通信、供水、道路全部中断,很多老百姓的房屋被台风刮倒,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曾泰悟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地串村进户进行救助,送粮送水,安顿受灾群众……经过一年多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他们的开发方案终于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项目终于在2006年6月开工建设。

从项目规划到业态布局,从产品定位到细节设计,从开工建设到营销推广,每个环节曾泰悟都秉承高品质定位、高标准要求的作风。十年栉风沐雨,曾泰悟和他的团队终于把大半个鹿回头半岛打造成了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如今半山半岛上诸多享誉全国的项目,如高品质的度假地产、多座高星级酒店、全国一流的锦标赛级高尔夫球场等,都是他一手操盘成就的。

可以说,半山半岛为整个鹿回头的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这片风水宝地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三亚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这中间曾泰悟功不可没,因此,他被三亚市政府授予“功勋企业家”光荣称号。

五、梦圆故土

曾泰悟在海南打拼多年,小有成就,对他而言,在海南做项目驾轻就熟,有很多的商业机会可以去谋划和实施。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感觉人生缺少了一些什么。因此当万籁俱寂,他枕着南中国迷人的波涛声入睡时,常常会想起儿时往事,常常会依稀听见平江一中校园里的朗朗书声,闻到深秋校园里馥郁的桂花甜香……

事业有成后反哺家乡,是绝大多数成功人士最质朴的愿望,对于因教育改变命运的曾泰悟而言,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无论是冥冥中与父亲在天之灵的交流,还是每次回到家乡平江的所见所闻,都让曾泰悟坚信,他必须为家乡做点事情,必须为家乡的教育做点事情。

因此2015年,在半山半岛项目告一段落后,因工作繁忙多年未在家乡好好待过的曾泰悟,回到了母校平江一中。在了解母校这些年的办学情况,尤其是母校面临的困难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资200万元设立了“曾泰悟平江一中奖教奖学基金”。这项基金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那些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的学生,以及教学成果突出的老师。曾泰悟说,平江一中建校150多年,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大家对母校都有着深深的感激和眷念。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抛砖引玉,创建一个模式或平台,吸引更多的校友参与到支持母校发展的事业中来。

平江近年来发展很快,县城规划及建设标准高,交通十分便利。曾泰悟回家的次数多了,对家乡的教育状况便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作为百万人口大县,平江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每年1.2万多初中毕业生,高中只能录取不到7000人。这意味着将近5000个平江孩子将流向社会,他们有的去学手艺,有的回乡种地,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甚至就此走入歧途……

从贫困乡村走出来的曾泰悟清楚地认识到,平江要走出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只有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才能斩断一代又一代的穷根。由此他下定决心,光赞助母校还不够,他要回家乡办一所学校,一所高品质的学校,要让更多的家乡孩子有书读,让更多优秀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培养。

可是,要办一所容纳大几千学生的学校,并保证其高质量发展,谈何容易?尤其是办学之初,每年都要补贴巨额资金,运营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学校高起点发展、平稳起步,如何让学校管理层不急功近利,而是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这些都是曾泰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商海摸爬滚打近30年的曾泰悟知道,除了尽可能争取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他必须找到一条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他得出结论:单凭教育本身是解决不了上述问题的,只有以其他产业反哺教育,这所学校才能持续发展,才能行之久远。

曾泰悟心目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在平江县城的东边、汨罗江的两岸开辟一片新城,学校就是这片新城里最耀眼的明珠。围绕学校,他还要布局人居中心、商业中心、医疗康养中心、文化旅游中心,让五大中心形成平江县城未来生活的典范。这个令人激动的想法,就是今天4000亩颐华城项目的初心和最早的蓝图。

颐华城的构思初步形成后,曾泰悟仍然有不少顾虑。因为要开发一个超大型综合体,需要对当地政府、社会资源以及开发环境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而他离开家乡多年,物是人非,项目推进一定会面临诸多困难。

不过很快,曾泰悟便打消了顾虑。2015年,在岳阳市政府组织的一次“岳商大会”上,他结识了同为平江人的陈松柏。军人出身的陈松柏,退伍后在北京打拼多年。谁都清楚在北京这个藏龙卧虎之地出人头地可不简单,但陈松柏硬是凭着在部队练就的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善于学习的本事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建筑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更令曾泰悟心动的是,陈松柏几年前回到平江县,已成功开发了房产项目,他熟悉家乡的环境和政策,在这方面能为颐华城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莫大支持。而且,陈松柏同样热衷于家乡的扶贫和教育事业,还是“大爱平江”扶贫助困慈善协会(基金会)的会长。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办学理念和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思路上一拍即合。

于是,一个全新的企业“颐华大江投资有限公司”很快注册落地,三个合伙人分别为曾泰悟、陈松柏、曾铁山,他们都是从平江走出去创业的优秀代表。就这样,三人为颐华城的宏伟蓝图,分别从海南、北京、深圳带着各自的资源来到家乡,与平江县政府接洽和谈判。三人与政府派出的“颐华城项目”推进工作组反复商议、沟通,对开发方案多轮修改、优化,一次次推倒重来和不断完善。2018年6月27日,平江县人民政府与颐华大江投资有限公司举行平江颐华城项目签约仪式。

六、大城将启

曾泰悟常说,颐华城项目的落地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齐聚的结晶,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可遇不可求。

天时,自然与国家方针政策及发展趋势密不可分。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而颐华城的目标就是通过建一座新城,将平江县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品位,以此带动乡镇,打造全国县域城市建设标杆。如今看来,颐华城这个开发理念与国家政策导向完全吻合。

地利,则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颐华城项目受到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提高平江城市品位,促进平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分难得的好项目。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大力推动了颐华城的开发进度。一个整体用地多达4000亩的综合性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充分证明了平江县委、县政府的远见和担当。

而人和,就不得不提到颐华大江董事会三位股东的分工协作,他们可谓黄金组合,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配合默契。曾泰悟在项目整体规划和开发节奏上运筹帷幄;陈松柏在开发建设和施工管理上经验丰富;曾铁山则在财务、法务的风险把控上驾轻就熟。用曾泰悟的话说,三人合作就像一场修行,考验着他们的胸怀和智慧。中国企业界有很多合作失败的案例,往往并不是项目不好,而是合作关系没有理顺。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三人高度警醒,保持着健康的合作机制,彼此真诚以待,不断磨合和进步,彼此提升和成就。曾泰悟说,他不仅希望颐华城项目在平江的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平江的老百姓造福;还希望他们三人的合作能成为平江商界的一段佳话。

2018年8月3日,总投资超十亿元,占地428亩的“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奠基开工,正式拉开了颐华城项目的建设序章。两年后的2020年8月31日,首批招收的近千名学生,兴奋不已地走进了这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堪称当时国内一流的学校。那个开学的早晨,平江县城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颐华城项目的核心价值是师大附属颐华学校,而学校的核心价值无疑来源于一位好校长和一批好老师。说起师大附属颐华学校校长彭荣宏,曾泰悟一脸自豪。他介绍说,彭校长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在长沙创办过多所名校,办一所成一所,在湖南教育界知名度很高。援疆归来的彭荣宏本来准备在长沙休整一段时间,然后等待组织上的安排。所以当曾泰悟、陈松柏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时,彭荣宏第一反应是拒绝,他坦言还没有做好到革命老区筹办一所新学校的准备。而曾泰悟、陈松柏不厌其烦地向彭荣宏阐述他们的办学理想,陈松柏甚至飞赴新疆与彭荣宏彻夜长谈。最终,彭荣宏被二人的真诚和办学情怀打动,毅然来到平江一起为颐华人的教育梦而打拼。

优秀校长领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加盟。师大附属颐华学校首批聘任教师当中,有本科学历的占比100%,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33%,长沙四大名校的学科名师也纷至沓来。不仅如此,学校的硬件设施同样令人另眼相看。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STEAM课程中心、专业体育馆、恒温游泳馆、宿舍楼,全都是国内一流的高标准建设和顶级配备。财政部领导、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前来视察时,都不禁连连感叹,深表震惊。

在硬件与软件的双重加持下,师大附属颐华学校不仅闪亮登场,更以令人信服的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20年,师大附属颐华学校高中部在岳阳市的高一年级联考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初中部在湖南师大附中的联考中表现优异。

面对学校取得的成果,曾泰悟很冷静。他说,学生成绩好只代表一个方面,他更看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会更加自信,能取得更大成就。因此,师大附属颐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从小要掌握一至两种体育、艺术类的特长;要求每位学生要有动手能力,要能生活自理,要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求每位学生要懂礼仪,重信用,有爱心,知回报……曾泰悟说,这才是他心目中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教育。

颐华城其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曾泰悟要建设平江最大的商业广场和商业风情街,让家乡父老享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他要建设一流的、以特色专科为特点的三甲综合医院和康养中心,让老人们过上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他要为杨源洲江心岛贴上“平江会客厅”的标签,用一座城市博物馆展示平江的发展变迁,展示平江优秀的文学艺术成就,微缩平江的千年文化传统。

提及目前平江火热的学府里和翡翠湾两个颐华城地产子项目,曾泰悟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改革开放40多年,平江虽然在周边大中城市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人居环境还较为落后。平江大部分住宅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设的,缺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现代智能社区,没有健康、环保、舒适的小区配套环境,建筑品质和居住功能也乏善可陈……他希望颐华城能改变这一现状,能为家乡人民带来比肩一线城市的高品质住宅和宜居生活。

曾泰悟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传统粗放型房地产开发模式已很难继续生存,现代房地产已进入精细化、系统化、专业化开发阶段。颐华城不仅应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要求,走产城融合的道路;而且要心怀民生需求,走创建全面民生配套产业的功能性地产的道路,紧紧把握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平江,自古人杰地灵,从屈原、杜甫的千古风流到峥嵘岁月的革命激情,这片土地上的无数先祖谱写过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诗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深信,随着师大附属颐华学校的发展壮大,随着颐华城产城融合综合体的开花结果,平江将会走出更多杰出的人才,为脚下这一方热土的丰饶,为百万平江人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即便是李白,也会拔剑四顾心茫然;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展现了诗仙从茫然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表现了他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行路难》,是曾泰悟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是对这位颐华城掌舵者的生平与内心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