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养蚕
苗族人很早就已有了养蚕的习惯了,姑娘们绣花的丝线是离不开蚕儿的,还有她们嫁妆里也有漂亮的蚕丝被的,苗家人自给自足,生活节奏很慢几乎与世隔绝,但倒也自在快乐!
春天来了,嫩绿的桑叶挂满了枝头,这时苗家的妹子和阿妈们,总是带着围裙上树,把桑叶采摘下来,然后用背篓背回家去喂蚕宝宝。
小小嫩嫩的蚕儿宝宝躺在竹匾里,软乎乎的挤在了一起,有时一起在翻滚着打着翻身很是可爱。
苗家人都很喜欢蚕儿,每一户人家都留有一间房是专门用来养蚕的,这间房不烧火也不堆放杂物,更不会让它漏风漏雨,这里是很温暖的,木架子上摆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竹匾和竹筛子。
一开始蚕儿很小时都是用小竹匾盛放,采的桑叶儿要最嫩也没有虫洞的。这时的小蚕儿最可爱,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又吃,吃时还唱着欢快的歌声:
“沙沙沙沙,妈妈,妈妈,我要长大,我要快快长大!”
小蚕儿们长得真快,一天是一个样,两三天就要换成大竹匾了。当蚕儿个儿更大时,也显得是更胖胖白白的了,唱的歌声也是更响了,歌词儿也变成了:
“妈妈,妈妈,快来看呀,快来看呀,我长大了,我终于长大了!”
每晚,姑娘们到蚕房来喂食时,都可以很清晰的听到蚕儿们咀嚼桑叶的声音,也能听到它们高兴地唱着歌儿,那一刻,她们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旺盛和活力的,姑娘们轻轻地丟下几片桑叶,蚕儿们就拼命的抢着吃,几下子就只剩叶柄了。
等蚕儿长到个头很大时,得把竹匾换成竹筛了,有眼的竹筛子可以把蚕儿的粪便漏出去的,这样既避免打扫又清洁蚕儿的环境,真是两全其美!
苗家的妇女都很勤劳能吃苦,当每天做完一天活儿放工时,就在路旁或山里采摘桑叶带回来。而小孩子们,好像比大人们更钟爱桑树,放学了,村子菜地里或山路附近的桑树上,爬满了孩子,他们在逍遥的吃着桑椹,那乌黑发亮的桑椹子嚼得甜汁四溢,把脸都溅花了,一嘴一脸都是紫色的。
每个苗家长大的孩子,童年的回忆里,应该都有一棵高大的桑树吧,树上结满了又甜又大的桑椹子……
孩子们吃饱了,都要爬到枝头摘那最嫩的桑叶给自家蚕儿吃的,蚕儿们是幸福的,有了苗家大人小孩成倍的疼爱,它们也长得飞快。孩子们大都承担着打扫蚕房的任务,中午休息,下午放学,吃饱桑椹子回家时都要去蚕房看一次,喂一次蚕儿还要打扫一次,蚕儿们吃的多,拉得也挺多的。从竹筛子漏出来的黑色颗粒粪便铺满了地,这些孩子,个个勤快的用小扫把把地下打扫的干干净净,再撒上新鲜的桑叶,然后去做晚饭,等待父母和哥哥姐姐们回来。
苗家的小孩都是可以抵半个大人的劳力用的,家家六七岁的小孩子都会打猪草喂猪了,每天放学后,还要承担许多家务的,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许多生活的本领。
长大的蚕儿,身体的颜色也由白而变透明了,这时,姑娘们总会找来新鲜的竹枝或干稻草,放在竹筛里,让蚕儿们爬架吐丝结茧,结成茧后,姑娘和阿妈们忙着抽丝,也叫走村串寨的工匠来做蚕丝被,当然也可以把蚕茧卖到镇上的收购站的。
蚕儿是苗家人的希望,也是幸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