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缝制苗衣
在阿雅的记忆里,时常会浮现一个画面,穿着蓝色苗服的父亲在堂屋的案板前,聚精会神的在裁剪和缝制苗衣,旁边堆放着色彩鲜艳的苗绣和花带,古老的木尺与熨斗一声不响的躺在旁边……
父亲的手艺是祖辈传承下来的,爷爷和太老爷也善于缝制苗服,父亲很爱说话,时常滔滔不绝,说起缝制苗衣来就有三天三夜讲不完。说的最多的是年少时跟爷爷到古城乾州缝制衣服的见闻。
还说苗衣缝法只有两大种,一种是便装,女性的颜色淡雅,修饰的滚边花带也简单,男性的样式朴素简洁,没什么装饰,缝起来也更容易快速些,这叫便装,是用于日常生活所穿。而另一种,女性的布质鲜艳,颜色多种,而配以的滚边刺锈,图案多种多样,色彩也艳丽复杂,而男性的,布质讲究,还要缝制一些装饰,缝起来费时费力,这叫盛装,是苗人迎亲嫁娶盛大节日所穿。父亲缝制衣服快又好,远近闻名,一件男式衣服从裁剪到缝制完只需要一天时间,女性的由于滚边缝制复杂,则需要一天半。父亲常说要把手艺传承给他们兄妹几个,但没人应承,哥姐们不喜欢,而阿雅则嫌自己笨,怕学不会。
父亲一般天微亮就起床了,然后就开始把布放在案板上裁剪,那把老式大红剪刀格外耀眼,而后穿针引线,一块块缝制起来。开始缝时,全部是用线粗连一次,针脚也较长,这是用来固定衣服,连接成整件模样的,然后再细缝。当连成一件衣服时,母亲的早饭也刚好弄成,父亲就吃起饭来了,吃饭当口,一般会有送衣来缝制和取衣的乡亲,父亲总是放下饭碗去给来人量好尺寸,然后认真记录到一个本子上……
细缝的过程也是父亲滔滔不绝的时候了,要么讲过去的经历,要么谈苗寨的一些奇闻,亦或者干脆轻唱山歌。
苗家女性的衣服无领袖口大,胸前及袖口还要用黑色布作为垫衬,还要再铺上那些五彩滚边绣花在上面,裤子的裤脚也一是一样,这些滚边苗绣色彩鲜艳,图案多为一些花鸟虫鱼、双龙戏珠、丹凤朝阳之类的,有了那层黑布的陪衬,这些绣花显得更加绚丽夺目,而这层层布的重叠,却让缝制增加了难度,针脚不能太粗和暴露,以免影响美观,所以一直都要用小针缝制,布厚针小,缝起来格外费力,当一条条排列整齐、针脚细密的宛如一条绣花线条完工时,不知花了父亲的多少心血!
苗服缝制讲究针法,宽大下摆开叉处,得用套针缝,线与缝之间针针相套,连接自然却又严谨,而衣领处因为是黑布包边,而且还在显眼处,得用锁针法去缝,针脚一定要细密整齐,在黑布的暗光作用下是不易看出的,从而达到像自然粘贴的效果一样。而衣服的大下摆处,则需要用明暗有致的针法去缝,外层用小针,针脚细密要求与布的经线相同大小,而背面则要钩出布的纬线,四五纱为一针,这样缝制的下摆看不到针脚,像天然做成的。
缝好衣服后,要专门打布扣子,那些剪剩的布条可用来缝制扣子。把缝好的圆柱形布条,做套打结绕后收紧就成了纽扣结,俗称公扣,而俗称母扣的套扣,做法比公扣简单些,把缝好的布条弯折成圆形,再根据扣结的大小对位缝就行了。男性衣服一般为七粒扣,都是对襟扣上,女性的一般为五粒,斜襟扣上。缝制布扣也很讲究,先要画好扣子位置,保证一对扣子完全在同一条直线上,针脚要均匀,并且须与扣子平放的形状成同一位置走向,这样才能美观!
就这样,一件苗服才能辛苦完成,如果把绣花,滚边花带的工日加进去,一套苗服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啊!一套苗服,多少心血啊,那艳丽无比的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辛苦精心而作,外人又怎会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