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互动直播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5年11月,我与孙波老师合著的第一本书《“动”见学习体验》上市,不少朋友都是因这本书跟我取得了联系。他们不少人表示,这本书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他们从一个宣讲式的培训师转型为一个互动式或引导式的培训师。一晃五年过去了,不少人鼓励我升级这本书或推出新版。但是具体应该往哪个方向升级呢?我的心中冒出过无数念头,却一直拿不定主意。直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帮自己明确了方向,那就是往在线直播课的方向升级。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很多人居家办公。我正在家里刷微信,有人给我转了一个“成为互动直播课培训师”的链接。我点进去一看,一堂课要3小时。我太了解在线学习课程了,在华为大学的时候就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形式——从微课到MOOC,再到各种直播。我感觉这些形式除了做知识普及和一般性的内容宣传,别无他用。怎么可能让学员坐那么久?这就是我在那个时期对于互动直播课的态度。一方面,我觉得直播课必须解决互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怀疑这压根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我虽然这么想,还是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点和实践。我参加了一个名叫头马(Toastmasters)的在线演讲会。疫情期间,头马的演讲会每次都是用ZOOM举行的。但凡有机会,我就主动请缨做主持人或互动官,带领大家做各种互动游戏以活跃气氛。记得有次我带大家玩了一个“烫手山芋”的线上表演接力游戏。之前设计和预想得都很好,可在线上互动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家一会儿要开摄像头,一会儿要静音,很快就乱作一团。那天,点评师的反馈是“感谢Eric(作者的英文名)的勇气和大胆尝试”。我听了很沮丧,散会后把小伙伴挨个私信了一遍,要求他们给我提出反馈和优化建议。

转机出现在3月中旬,我报了一个互动直播师的培训班,没想到第一次课就上了三个半小时。那是我第一次在电脑前因为听课坐那么久。当课上到两个半小时左右时,培训师带我们在聊天室里搞了一个在线的分组讨论。我跟朋友Kevin说:“这感觉何其熟悉,课程效果跟面授课也差不了多少。”他说:“是啊,我也觉得这个沉浸感很像线下的培训。”那次课让我豁然开朗,因为之前关于线上培训的一切全靠自己摸索,现在终于亲眼见证了互动直播课的效果也可以非常好,感觉自己对互动直播课的理解和把握比之前也好了很多。于是,我迅速整理了自己过往的经验和思考,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开始教授“成为2.0版互动直播师实战训练营”这门课程,这也是本书的起源。

以上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一名传统的面授讲师要转战线上,做出精品的互动直播课,需要经过平台、试错和贯通这三关。第一,讲师要熟悉和了解平台。第二,讲师要进行多次尝试,以积累经验。第三,讲师要得到一个契机,彻底将所有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

孔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意思是,人要么有极高的悟性不用学就会,要么通过一次次的试错和碰壁逐渐学会,要么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照猫画虎高效领悟而会。

这次,我愿借你一个肩膀,让你不必进行试错,直接乘风而上、借势飞翔。

严格来说,本书不能算作《“动”见学习体验》的升级版,因为《“动”见学习体验》关注的是如何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本书则更多地关注如何设计和引导互动直播课。这两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有重合的地方,但大的范畴并不相同。你可以把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因为未来的学习基本上都是融合式的,这样可以帮助你同时精进线上和线下课程。

本书的顺利完成要感谢很多人。

首先,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晋晶老师。在本书还只是一个概念时,她就大力支持并鼓励我把它写出来,而且在自己屡屡懈怠的时候,不断鞭策和督促我抓紧完成撰写。同时,感谢蒋志倩编辑的大力支持与耐心帮助。

其次,感谢2010年我入行培训时的启蒙导师季东来老师,以及轻舟里工作室的罗依芬和Becky老师。在今年5月,他们跟我一起开发和实践了与本书呼应的β版课程,从他们身上我收获良多。

最后,感谢相关课程的客户和学员。正是他们的参与和互动,以及课上和课后的提问与反馈,才让我有机会不断地思考和精进,将这些反思和感悟不断汇集整合,进而完成了本书。

本书提供配套资源,感兴趣的读者可扫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