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武科归并营制
甲午战争中清军一败涂地,朝野上下如梦初醒。一时间群情激奋,纷纷建言议事。众人论及丧师辱国,无不归咎武备废弛,亟须矫正。综观各论,营制败坏、兵不堪用已是普遍认识。以此为嚆矢,改革武科以整顿营制之说成为一时热点。
1894年8月29日,翰林院检讨蒯光典向清廷条陈,提出挽回败局的方案。谈到绿营的整顿,他提出“绿营之兵,当概由武生充补”。依据所陈理由,武科并入绿营,可解决绿营战斗力低下的几个弊病,即营伍“虚额”“克扣”和营官“虐使”;战时“溃散之忧”;目不识丁,无将才造就。反过来则可以改正武科“游惰疲软有嗜好”“武断乡曲”等问题。(23)
蒯光典意在整顿绿营以重振军威。但咸同以来,屡屡试图改造绿营,多方努力都收效甚微。(24)现想凭借武科毕其功于一役,恐怕难如预期。况且清廷对于将武科归入绿营一事早有讨论并予以否定,再推行强制入伍势必招致物议。(25)
改革绿营未行,招募之法却兴。甲午战时,清廷命令各省督抚置办防务,封疆大吏则募勇以应付,其中便有专招武科者。江西巡抚德馨借武乡试之机,出牌示招募汇聚省城的武生,“有愿意从戎行间效力者,准赴中军衙门报名”,意在“新立一军专练炮队以备缓急”。然武科所习并无炮事,还需重新训练。德馨以“尔诸生肄习弓矢有年,一旦改用火器,以挽强命中之能,当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事虽异,其用则同”为由回应,略显牵强。媒体的评论一语道破天机,此举是为改革兵勇积弊,“化无用为有用”,“较之招市井无赖,仓卒成军,不暇训练者,固有霄壤之殊矣”。(26)
舆论涉及晚清募勇问题非一时兴起。清朝以绿营作战时,遇抽调不及皆募勇以应对。而咸同时期绿营的溃败更是促使募勇专成一军,名噪一时如湘、淮等军。(27)此次办理防务,各省督抚依然实行募勇办法,如张之洞便试图招募盐枭入伍。(28)而其中不同则在于招募的对象。
招募武科士子,本为战时应急之策。报纸却赞赏有加。究其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既往募勇来源太杂,难以整肃军队,士兵素质与作战能力无从提升,甚至有招募乞丐、樵夫为兵丁的情况。(29)而专招武科可以防止“拉杂成军,四出滋扰”。另一方面,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借此解决武科士子“不能为国家御患”,反而危害地方安靖的问题。(30)德馨此举是无心插柳,之后舆论竟然据以发展为改革武科的方案,即以武科士子编成营伍,(31)与蒯光典提议相类,只是前者侧重改绿营,后者侧重建新军。
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民间舆论,甲午后都有以武科变营制的倾向。但从议论到落实,牵涉甚多,尤其是涉及绿营、勇营的体制变更,很难一蹴而就,想借武科双管齐下,还欠周全计划。此时主政者更多是考虑练新军以救急,(32)首创督抚也无推行之力。(33)武科改制尚未提上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