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商人之家

1921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初四),余松烈出生在慈溪县庄桥镇余家门头村一个商人家庭。祖父余锦奎,父亲余苍霖(1893年生),母亲朱韵琴(1897年生),叔父余省霖。余苍霖与朱韵琴生育两个男孩儿,长子余松潜(1917年生)和次子余松烈。女儿余惠芬(1930年生)原是叔父余省霖的女儿,由朱韵琴抚养长大。

余锦奎是个商人,在余松烈刚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祖父在世时与他的内弟(祖母的弟弟)在南京开了一家庆和银楼,在浙江吴兴县开了一家宝成银楼,主要经营手工做的金银首饰,如戒指、耳环、手镯之类。余松烈的父亲余苍霖和叔父余省霖小时候就在祖父所开的店里学生意,继承祖父的家业。祖父去世后,父亲担任南京庆和银楼经理,叔父担任吴兴宝成银楼经理。后来,父亲、叔父还是南通、蚌埠、徐州某些银楼的股东,还投资经营了颜料厂、布厂等。余松烈的哥哥余松潜高中没毕业就在银楼学做生意,由于善于钻研,加上家庭的关系,很快就当上了一家小银行的经理。1926年9月,余松烈被送到洪塘小学[1]读书,在洪塘小学读到二年级,继而转到庄桥私立集成小学[2]读三四年级。

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多少动产我不清楚,有土地三四十亩(收入归我父亲创办的小学用),房产若干栋(上海、南京、湖州、慈溪庄桥镇都各有些),土改时土地以及在庄桥镇的房子被没收。[3]

听父亲说,老家住在余家门头。父亲是商人,但他关心老家子弟上学,在余家门头附近一个庙里(或者是家庙)办一所小学,由他出资,请我的老师蒋甦民先生主持教务,抗日战争发生后,我家几乎破产,学校自然停办了。当我在集成小学念书时,曾随父亲为祖父扫墓,祖父的墓就在我父亲办的小学附近,我也曾到过余家门头,这是一个很大的房子,估计是余氏一族的老家,内住很多人家。我有几个本族上辈,父亲领着我去看了他们,我的印象仅是如此而已。[4]

从1965年余松烈的自述和2003年写给江北区政协谢振声的信件内容推断,当年庄桥商人集资创办集成小学时,余松烈的父亲余苍霖应是出资人之一。

图1-1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原庄桥私立集成小学)

读小学时,余松烈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那时学习的内容已经不是四书五经了,有行、修、数、道、策,课程有算学、国语、历史、地理、体育等。由于年龄偏小,余松烈小学学习成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