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吴浩青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

艰涩的童年

1914 年 4 月 22 日,吴浩青出生在江苏宜兴蜀山镇(今属丁蜀镇)小圩村的一户私塾先生家中。

宜兴,这个太湖西畔的鱼米之乡,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古称阳羡,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名城。宜兴东承太湖碧波万顷,山水风光秀丽焕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仰慕这里的风光,吟诗作画,流连忘返,唐代诗人陆希声曾做《阳羡杂咏十九首》,盛赞宜兴景色旖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来到宜兴创办了著名的东坡书院。明代大才子文征明曾乘船游览宜兴,沿途风光让他陶醉不已,挥笔作下一首《洴浰》,抒发其游历时的愉快心情:

阳羡西来溪水长,晴云飘渺练生光。千年洴浰空陈迹,一笑鸢鱼付两忘。静夜星河涵鹭落,有时烟雨听沧浪。老夫抬出元晖句,聊为幽人赋草堂。

近代宜兴画家徐达章先生(徐悲鸿的父亲)曾作《阳羡十景》图,将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玉女潭等宜兴最负盛名的景色绘成一图,其笔墨酣畅、色彩丰富、布局恰当,极其传神地展示了宜兴山水之美。

宜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文教兴盛,历来重视诗书礼仪和文化教育,文化气息浓厚,是名人辈出的一块宝地,历史上曾孕育了 10 位宰相、4 位状元和 385 名进士以及大批的饱读诗书的学者。东汉兄弟封侯的蒋澄、蒋默“一门九侯”,三国两晋周宾、周鲂、周处、周切“四代英杰”,宋代状元佘中、邵刚、邵材“一邑三魁”,更是声名在外。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辈出,出现了诸如徐悲鸿(著名画家)、储安平(新闻评论家)、潘梓年(创办《新华日报》)、蒋南翔(教育家)、吴冠中(画家)、周培源(流体力学家)、唐敖庆(化学家)、潘菽(心理学家)、顾景舟(紫砂艺人)等一大批知名人物,也走出了大批的两院院士和教授学者,成为著名的“院士之乡”“教授之乡”。吴浩青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众多两院院士之一。

吴浩青诞生之时,已是民国三年,清王朝统治已经结束,社会风貌正发生剧烈的变化。尽管时局动荡,但是丁蜀小圩村,这个著名的紫砂壶之乡,依然保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秩序。小圩村外地势坦荡,土壤肥沃,阳光下,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是稻田,波光粼粼的则是鱼塘,春光明媚时,还可以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这一带降水充沛,加上地势平坦,形成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河浜,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灌溉、洗衣、淘米、洗菜,孩童捉鱼摸虾嬉戏,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生活景象。有水的地方有灵性,吴浩青家门前那条三米见宽的小河浜,承载了他许多童年的记忆。

吴浩青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中,尽管祖上留有不少田产,但是也并不太富裕。祖父吴步云一生勤勤恳恳,安守本分,生活简朴,谨慎地经营着祖上继承下来的田产,维持着一大家子的生计。吴步云膝下有四子,次子为吴汝祥,汝祥育有一女一子,儿子便是吴浩青。

吴浩青三岁时,祖父过世,给吴汝祥一房留下了四十亩的田地和一些房产。父亲汝祥自幼聪慧,好读书,擅诗文,熟读四书五经,读书颇为勤恳,两耳不闻窗外之事,很受祖父的喜爱。家中本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可生不逢时,不及他功名及第,清廷便废除了科举考试,使得前尽枉然。于是汝祥便在家乡私塾当起了私塾先生,教家乡的孩童读书识字。汝祥一介书生,喜欢吃口烟,并不善于经营生计,加上私塾收入微薄,生活日渐窘迫,不得已之时,还出售了部分田产以维持生计。

汝祥自幼身子娇弱,在其父过世第二年,也撒手而去,留下遗孀陆珍和一儿一女。这一年吴浩青年仅四岁。

图 1-1 吴浩青家谱

吴父过世后,吴浩青这一房顿时显得人丁衰微,冷冷清清。孤儿寡母,难免受到邻里和亲戚的冷落和怠慢,在家族中也没有了权威和地位,说话的份量也变得很小。没有了父亲的吴浩青也常常受到同辈劣童们的嘲笑和欺凌。吴浩青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度过自己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深刻地感受到来自邻里四周、叔伯亲戚对自己和家人的轻视和不屑,这种轻视和不屑深深刺激了他幼小的自尊心,并让他从心底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他要振兴家门、要功成名就、要超过身边所有的人,让曾经轻视自己的人惭愧,要成为人上人。

幸运的是,吴浩青有一位个性刚强的母亲。吴父去世后,母亲陆珍一个人挑起了抚养小浩青和他姐姐的全部责任。她勤勤恳恳地经营家中几十亩的土地和少量的房产,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吴母一人既要打理家务,照料子女的生活起居,还要经营田地里的春耕秋收,着实非常不容易。吴浩青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吴父过世后,吴母便把振兴家门的希望全部寄托吴浩青的身上,对他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吴母要求浩青好好读书,以便日后出人头地,常常教训吴浩青说:“你不好落人之后,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母亲的话语对吴浩青的影响极为深远,上世纪五十年代吴浩青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对母亲要求自己刻苦上进、出人头地的教诲印象仍极为深刻。

由于家庭经济紧迫,为了留下足够的钱供吴浩青上学,吴母不得不要求女儿,即吴浩青的姐姐辍学家中。姐姐本是聪慧过人、生性活泼、热爱读书,那时时代风气已开,不少女孩子到学校上学。姐姐在城北一所新式小学就读,聪明伶俐,成绩优秀,在班上也颇受老师的喜爱。吴母作出让姐姐辍学的决定,也是实属无奈,家中经济日渐窘迫,无法同时供姐姐和浩青两人同时上学。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吴母坚信,吴浩青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供他完成学业,出人头地!吴母虽然也疼爱女儿,但是家中经济能力有限,她不得不让女儿辍学。

姐姐也秉承了吴母倔强的个性,让其辍学是极其不愿意的。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姐姐跪在吴母面前苦苦哀求,声泪俱下,以至大声哭闹。吴母虽心痛,但也不曾松口。姐姐的哀求,反而招来吴母的训斥。后来姐姐在家绝食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以示抗争,吴母尽管心里哭泣,但却未曾表现出来,也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就这样,姐姐的退出,保证了吴浩青学业的继续。这一切吴浩青也记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

不过,毕竟那时的吴浩青还只是个孩子,贪玩犯浑、调皮捣蛋的事情也时有出现。常常趁着母亲不注意,溜到附近的小河浜捉小鱼虾,有时还将家里干农活用的簸箕偷偷拿出来当作捕鱼的工具,回来时往往是一身泥水,少不了挨母亲的一顿训斥。有一次,他在田边的小路上挖了个“陷阱”,大约是二三十厘米深的小坑,上头细细地覆盖上树枝和沙土,用来捉弄人。做好陷阱后,小浩青便藏在边上草丛里,等待倒霉鬼来中陷阱。很快,果然有两个小毛孩追逐着冲了过来,小浩青心中窃喜,紧张地期待着看他们踩空出洋相的样子……结果前面一个小毛孩可能跑得快,在陷阱上踩了一脚居然没动静,正在纳闷之时,后面那个倒霉蛋跑得慢,一脚踩到,就啊地一声陷进去,叭叽扑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这下小浩青乐了,跳出来对着这个倒霉蛋笑弯了腰。这个小毛孩愣了一会儿,就开始哭,而且哇哇地越哭越大声,哭着哭着就转身回家告状去了。小浩青有点慌了,一溜烟跑回去了。回去之后,吴母又气又恼,恨吴浩青不上进,在外面惹是生非。结果晚上吴浩青结结实实地挨了母亲一顿揍。

每当吴浩青犯了错误,吴母总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十分严厉地教训这个寄托自己全部希望的儿子。不过吴母生性要强,为了不让邻里看笑话,也不至于让吴浩青太难堪,她很少白天教训吴浩青,一般总是到了晚上才关起门来教训。吴母总是告诫浩青务必勤恳努力,走在他人的前面,绝对不可以落后于人。吴浩青承载了这位命途坎坷的母亲的全部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浩青渐渐对母亲的期望、对自己和家庭的处境有了明确的认识。可以说正是这位倔强而坚强的母亲,塑造了吴浩青强烈的上进心和不服输的精神头,并化作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得年幼的吴浩青便在同辈中脱颖而出、显露头角,赢得村里人们的普遍赞扬。也正是母亲的艰难操持,才使得吴浩青能够在日益衰微的家庭条件下顺利地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