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信息技术是教育的替代还是工具

信息技术是教育的一种工具

◎戴国忠

会议时间

2007 年 5 月 26 - 27 日

会议地点

九华山庄

主持人

邓 勇 王飞跃 吕晓澎

邓 勇:

我先把沙龙的由来简单说一下,几个月以前我和王飞跃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共识,想就“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教学创新”组织一个研讨会或者是学术沙龙,在酝酿的过程中同时得到了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列入了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的系列活动,沙龙鼓励大家谈自己的观点,有争论、有争辩都很好。

我首先代表自己和王飞跃同志,对今天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

王飞跃:

本期沙龙是邓勇发起的。2006 年王颖院长和邓勇书记想做一个关于教学和教育的 E-Science 项目,希望能在教育创新方面起大的作用。我对此也十分感兴趣,所以建议并一起组织了这个沙龙。今天给大家发了一份提纲,叫《可以看见的未来》,还有两篇文章,《计算思维》和《我的教学梦》,都与这次沙龙的主题直接相关。

我觉得《可以看见的未来》这个题目非常好,这是邓勇想出的。我们一定把信息高技术用到教学里。为什么觉得这个重要呢? 最近,我在上海华东师大参加了一个会议,会上工程院潘云鹤副院长和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都认为,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大,但教育虽是最基本的,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自己写过一个杂文,就是《我的教学梦》,开头用了美国教育界流传的一个笑话,说是一个人一百年后醒来什么都不认识了,就认识一个教室,因为这个教室跟他当年上学时候的样子差不多。大家想想蛮有道理,上学的教室一百年不变,只是换了桌椅,而信息技术变化这么快,为什么不能给教育也来一个推动、也来一个促进,不能只是把 slides 变成 ppt,就完了,我想这就是今天沙龙里应当讨论的事情。我自己差不多教了 20 年的学,感觉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方面集思广益。这份提纲里列的这几条不是说要限制大家的思路,不过有些方面,像教育的基本问题等,大家以前已经谈得够多了,这里就不要再深究了。

根据沙龙的精神,说一点新观点。这次的主题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想谈一点自己的认识。最近由于工作的关系,自己就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有机会到很多中小学校看了一下,看到这么一个景象,在很多教室里,我看到教室前端是闭路电视,上面有投影仪,后面是背投,但是我们的老师仍然是用黑板讲课。教育信息化国家已投入了几百亿、几千亿,谁来对这个事情做交代? 所以讨论这个主题很重要。今天讨论这个主题首先要对这一现象反思,《达·芬奇的便携式电脑》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应用信息技术是替代论,还是工具论。我们现在教育信息化是以替代论为主导,认为教育信息化以后,我们就可以不要教师了,不要教室了,这才导致上述现象出现。信息技术仅是一种工具,所以应该在工具这个范畴里看这件事情。

邓 勇:

信息技术就是一个工具,怎么用好这个工具,为这个工具的成熟提供良好的支撑。归根到底是怎么样把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方式相应地做完善、改善、改革和创新。但是戴老师的发言很巧妙,后面的话他没有说,留给大家了。

王飞跃:

我基本上赞同工具论的观点,但是我想在工具论和替代说之间,再稍稍向替代移一下。比如计算机,计算机当时出来时完全是一个计算工具,但到现在其实已经开始脱离工具这个范畴了。今天我给大家发了一篇文章,Computa-tional Thinking,作者是一个华裔美国人,原为 CMU 计算机系的主任,今年七月将接任美国基金会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主任。她提出了计算思维这个观点,什么意思呢? 就是大家从小要改变思维,因为美国教育小学生是三个“R”: 写作、阅读、算数,小学里面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三个“R”,现在她提出还要再加上计算思维,使它成为一种基本的技能。一定意义上,就是用计算机替代部分人的思维,进而使人的思维更深、更广、更准、更快。当然这并不是要改变人的思维,甚至替代人的思维的意思。

何际平:

现在基本是要会读、会写、会说,这是从技能方面讲,不是从学科方面讲。会读,不光是会读英文,要会读科技书籍; 会写,能写文章、写报告、写论文; 能说,能把你的观点在众多场合表达出来。

王飞跃:

学生从小要知道建模的思想,可以在模型上做进一步的分析。计算机已开始从工具变成思维的一部分,你可以用计算机深化一切。所以希望信息技术不全部是一个工具,我觉得纯工具论的话不利,应该再高一点,再进一步。最近我在党校学习《实践论》,毛泽东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计算机,就是信息技术,可以在从表面感觉到深刻理解的认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为思维的一部分,一个环节,Google 就是一个初步的证明。最后就是计算机出了纯工具的范畴,不管这是客观还是主观,结果有利。所以完全把信息技术当作工具的话,想用可能也用不好,也只能当作工具来卖,限制不利也不必,一旦成了思维的一部分,就不一样了。

戴国忠:

20 世纪的很多技术如电影、广播、电视、信息技术,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会带动一个教学的高潮,随着广播的发展有了广播大学,随着电视的发展有了电视大学,但是最后结果都令人失望。IT 技术是不是也会走这条路呢?

王飞跃: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但我相信这涉及一个基本现象,我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看不准历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您说得很对,但 IT 技术对教育的最终影响可能不是我们这代人能看到的,或许至少过 50 年后才能得到结论。任何发展必然要有一个动态过渡,曲折反复,最后慢慢达到稳定状态。稳态是建立在许多动态过渡的基础之上,广播大学、电视大学,可能都是许多过渡环节中的一些,如果完全否定的话,最后达到的那个稳态就没有任何基础了。不以最终形式,而是以过渡形式看待它们,可能就会不太“令人失望”,因为最后的大学不会成为广播大学、电视大学,但是将来大学都会受到广播、电视和其他 IT 技术的冲击,将来会达到一个稳态的形式。所以,IT 技术会走哪条路,应有一个历史观。无论如何,不管信息时代怎么应用 IT 于教育,将来都会使教育教学受到巨大的冲击。

许多事都是想象大于现实、期望高于实际。IT 技术用于教育教学,可能也逃不出这个规律,我们应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但我们研究信息的人都知道,电动机的出现毕竟引发了“自动化”的思维,而计算机的出现也催生了“智能化”的思维。所以,要有信心; 所以,不要限于工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