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中场(《商界》2021年第6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FOREWORD

从颠覆到赋能

在兴奋与焦虑杂糅交错下,“下半场”正在成为传统互联网圈的核心话题。

传统互联网的上半场只是一场关于“消费互联网”的竞争,C端的个人用户是巨头们争夺的核心目标,他们希望把每个人的生活线上化、数据化。于是,人们开始用手机买机票、打车、订酒店、聊天、购物、看新闻。

到了下半场,风口开始转向“产业互联网”,各行各业的企业成了传统互联网巨头们跑马圈地的对象。巨头们以科技赋能的名义,希望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制造、金融、医疗、汽车、物流、通信、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似乎每一个领域都是“想想就很激动”的万亿级市场。

“To B or Not to B”,正成为传统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新命题。

其实,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国内产业互联网领域早已聚集了一批先行者,如海尔、航天科工、三一重工、东土科技等企业。工信部也早在2016年初就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国际市场上,也有GE、西门子等先行者。这些国内外产业互联网先行者的技术和方案早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城市管理、医疗等诸多领域。

但对于最早起步于消费领域的传统互联网巨头们来说,产业互联网却是一片新的待开拓的疆土。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T2B2C(T指科技,B指商家,C指用户)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高达40万亿至50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的市场规模仅为8.42万亿元。咨询机构IDC的一项CEO调查也显示,在中国诸多大型企业中,有很多已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互联网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颠覆者,主角似乎都是互联网公司。但是到了下半场,互联网公司的角色会变为赋能者,主角则是传统企业,尤其是各个行业里的领军者,他们把行业经验和实践叠加到互联网的技术和能力之上,通过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的公司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也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