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与不做在一念之差
主持人:去年有人说中国社会有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孩子成新闻了,新闻热点全是孩子遭虐待,甚至有些是亲生父母干的;还有一大主题就是“气功大师”王某[29]被揭出来了,又出来一股风,就是打五迷三道的。这两件事加起来,我有一个什么联想呢?我就想到宗教信仰这件事,因为一说到对孩子都下得去手,有些人就开始呼吁了,说中国人是什么精神世界啊,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所以人们很容易就聊到“心理危机”,说今天的中国人是不是社会转型太快,所以会出现这些事。有的又说中国人没宗教信仰,没宗教信仰就不知道敬畏,不知天高地厚,为所欲为。可是,老实说我也有一个疑惑,就是宗教这事真就管用吗?你觉得中国人缺少信仰吗?
嘉宾:我也不简单地说中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中国没有信仰,或者说中国没有宗教、没有哲学。我只能有保留地认同这个说法。中国有另外一套东西让中国文明这么多年,至少能够不坠,虽然问题多得一塌糊涂。但跟几大文明相比,中国文明是特别延绵的。
主持人:对,没有中断。
嘉宾:虽然当中有种种断层,有种种问题,但我不能说中国有了宗教就会更好一点。我总是非常审慎地认为,在外国和中国的问题上,你不要套,套不上的。同样,中国的问题拿到外国也是套不上的。你不能想象一群德国人全部接受中国以后德国就会更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主持人:中国人缺不缺上帝呢?
李玫瑾:我是研究心理的,尤其是研究犯罪,有时候也会涉及这个问题。我们常说一句话:“做与不做,一念之间。”这个问题再往深了引申,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你去研究人会发现,人就像一辆汽车一样,有发动机的同时,必须也有制动系统。也就是说,人也是动态的,他要去做很多的事情,但他也得有一些事情不去做,如果做了的话,就车毁人亡。比如像那个摔死孩子的韩某[30],就因为没有停手而导致“车毁人亡”。那就有一个问题了:人怎么去制动?人的心理上哪些是“发动机”,哪些是“制动系统”?我在研究中发现有三个心理制动问题[31]:
第一个问题,我们叫观念。观念,它对人有一个做与不做的重要影响,就是我们说的“一念之差”。所谓观念,我认为它是在观到的同时形成了念。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东西,那是不需要教育的。生活中往往就是一件事,比如你小时候惹祸,因为你的麻烦惹大了,你妈妈已经没钱了,为了这事发愁到哪儿去弄钱,你知道以后再也不惹这种事了。这在你脑子里就有了一幅画面,就是妈妈的悲哀。有时候在饭桌上谁说了一句话,以后你只要一说到这个,就想到这顿饭。有一个女孩说夜间打雷她害怕,吓哭了,她爸爸来了以后没有把她抱起来,而是坐在旁边说:“孩子你听,这就像交响乐。这是鼓,那是镲,多好的一场交响乐啊!”她说以后到了雷雨交加的时候,她脑子里就出现这幅画面。所以,观念的东西往往是人在成长过程当中随事随景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可以在瞬间让你做出某个反应。观念也包括一句话,比如说“农村人难缠”。音乐学院的药某某事实上并没有接触过农村人,他也不需要过程来印证农村人是不是难缠,只这一句话就够了。观念,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发生得越早就越稳定,跟言语一样,你一生可以学很多话,但是早年学的话特别稳定。不过,你后面还在“观”啊,所以“念”也在变。早年的观念,它是第一道防线。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就是信念。信念和观念区别在哪儿呢?信念就需要认识了,比如我经历过一件事,确定这事以后再也不能做了;你觉得善是最重要的,你要善待别人,我们对这个社会要有善意。这些东西可能是你在经历过一系列事情之后才形成的。我跟我的一个学生讲过:“不要人家怎么对你,然后你就怎么对别人,你永远要坚持正道,到老的时候就会想‘我这一辈子没有对不起一个人。’”
主持人:可我这辈子很吃亏啊!
李玫瑾:不吃亏,因为会有回报的,绝对会有的。
主持人:这也是一种信念。
李玫瑾:对,像这就叫信念了。如果你相信,你就这么做。你不相信的话,那你就不这么做。
——摘编自李玫瑾随笔《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