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曾子受杖
本故事出自《说苑·建本》。
曾子,名参,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也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并编撰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故事
有一天,曾子在瓜田里锄草,不小心砍断了瓜根。他的爸爸曾皙发怒了,拿起大木棍便打他。曾子被打倒在地上,晕过去了,隔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他很快爬起来,赶上前去观望父亲,心想:刚才我得罪了父亲,他用力打我,有没有受伤啊?接着退到屏风后弹琴唱歌,想要使父亲听到他的歌声,知道他心里很平静,没有一点怨言。
这事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他便告诉其他的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曾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快去跟老师孔子解释:“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既然犯错惹父亲不高兴,就应该接受父亲的责罚。您多次教导我们为人子要懂得‘孝’,而能赡养父母是最低端的孝,最难的是能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不让他们不高兴,所以我才装作若无其事,以免父亲担心。”
孔子说:“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舜的父亲叫瞽(gǔ)叟,眼睛看不见。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使唤他,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伤害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舜这样做,使他父亲不会犯下打死或打伤人的过错,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可你呢,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还有哪种不孝不义比这个错误更大呢?难道你不是天子的百姓?违背天子的百姓,那该是什么罪责?”
曾子顿时醒悟了,从此再不犯类似的错误。
点评:远离暴力、远离伤害——无论施暴者是谁!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蹶(jué)然而起,进曰:“曩(nǎng)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不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
——素材源自《说苑·建本》
晓皮读书
妈妈:晓皮,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晓皮:要保护好身体,不受伤害。
妈妈:对,无论谁打你、伤害你,你都要坚决防护、躲避,保护好自己!
晓皮:你和爸爸打我呢?
妈妈:嗯……妈妈可很少打你啊。
晓皮:只要打我,我都要学会跑掉,是吗?
妈妈:这要看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