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看得见的信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人在囧途

1999年,国内多家媒体联合举办了一次“互联网72小时生存测试”,参加测试者被要求在一个与外部隔绝的房间里待上72小时,其间,只能通过互联网购买生活所需用品。这个主意在当时看来是疯狂的,没人会相信只靠互联网就可以生存,事实上也有被试者在开始没多久就退出了,有被试者连续22小时都没有进食。显然,放到现在,没人愿意做这样的测试,发达的在线支付体系和外卖服务,72小时足以把组织者搞破产,搞不好被试者还能在网上买架飞机!

2018年,系列纪录片《21天数字生存挑战》记录了一个福建女孩在比特币时代尝试进行的一次只依靠比特币生存的实验,现实的残酷使得这次实验看上去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女主人公“何有病”,一个比特币爱好者,其真名不得而知,拿着一部存有0.21比特币(大约1300美元或者10000人民币)的手机,尝试着在北京只通过支付比特币生存21天。

有了19年前的互联网生存测试的经历,社会对使用虚拟货币或者数字货币有了很高的接受程度,如今我们凭着一部手机,通过线上支付,几乎可以走遍全中国。带着无比的自信,“何有病”信心满满地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挑战。

没想到她在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何有病”想去一个公园,她要给在公园里锻炼的大爷大妈们宣传区块链。结果她被告知必须买票入园,票价2元且不收比特币。她费尽口舌但还是不得而入。她只好骑着自己找到的一辆没上锁的共享单车,在北京的小巷里转悠,想找到能收比特币的地方。

她去了一家超市,超市仍然不接受比特币,但她成功地拿到了一些免费的番茄酱,并吃了一些超市的试吃食品,总算填了点肚子。因为依然没有找到接受比特币的旅馆,她晚上只好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金拱门店里的长凳上睡觉。

第二天依旧艰难。她摘了野生水果吃,然后又在金拱门里晃悠,找些别人吃剩的食品果腹,结果腹痛呕吐,但她仍然坚持在另一家金拱门的长凳上过夜。

第三天,“何有病”没法支撑了,被送进了医院。医院当然不收比特币,于是她只好将比特币支付给赶来的支持者,由支持者支付医疗费用和食品费用。于是,支持者成了“何有病”与世界的支付中介,挑战得以继续,但直接接受比特币的场所还是没有找到。

第六天,她转战深圳,终于找到一家可以接受比特币的餐厅,甚至还通过支持者购买了衣服并订了一家酒店。相对于北京,日子要稍微好过些。

与“何有病”的经历相反,卢森堡程序员Felix Weis的经历就要愉快多了。2015年11月,Felix Weis开始了他的比特币环球之旅。整个旅行过程中,他必须尽可能地用比特币支付一切费用,绝不能使用银行卡,但可以通过比特币网站兑换一些本地货币。出发的时候,他在手机上安装了比特币钱包应用程序,从而可以在线支付比特币。此外,他还可以在一些地方使用比特币ATM机取款。

Felix Weis游历了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也去了中国香港、美国纽约等大城市。在旅行中,他通过CheapAir网站用比特币预订机票,通过Expedia网站预订酒店,一切都很便利。当然,也有不接受比特币的,但他通过比特币ATM机取现就可以支付相关费用。通过只使用比特币,他在18个月内游历了27个国家、50个城市,似乎并没感到有多大的不便。

2018年,Coinmap网站(基于网络的比特币热度图平台)曾评选出全球十大比特币友好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比特币的普及和接受程度较高),这些城市包括布拉格、布宜诺斯艾利斯、旧金山、马德里、纽约、阿姆斯特丹、波哥大、温哥华、伦敦和巴黎。在这些城市里,人们可以通过比特币在线购买商品,也可以支付酒店房费、出租车车费、房租、水电费等,还可以通过比特币ATM机取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依靠比特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