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之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854年 分液漏斗

图为一排分液漏斗。经典的外形设计一直沿用至今,活塞部分以前也是玻璃的,现如今却换成了塑料的,因为玻璃活塞有时候容易和瓶口黏连,而不易拧开。

纯化(约公元前1200年),鄂伦麦尔瓶(1861年),索氏抽提器(1879年),硼硅酸玻璃(1893年), 色谱分析(1901年), 迪恩—史塔克分水器(1920年), 通风橱(1934年), 磁力搅拌(1944年),手套箱(1945年),旋转蒸发仪(1950年),反相色谱法(1971年)

分液漏斗(Separatory funnel)在有机化学实验室里随处可见,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也被不断地应用到科学研究中的几乎每一个领域。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见过的油水混合物一样,并非所有的液体都能混溶。当把一个样品混入油水混合物中,其中的一部分组分能溶解在水里,而另一部分在油中溶解得会更多一些。这一特性为混合物中亲水(Hydrophilic)组分和疏水(Hydrophobic)组分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快速而可靠的办法。其实大部分色谱分析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科学原理。

分液漏斗实际上是为两种液体的充分摇匀和混合提供了场所,而它最为关键的创新在于两种液体静置分层后,位于底层的液体还能被完全排放到另外一只烧瓶中。分液漏斗可以轻易实现粗反应混合物的提纯或分离,它是如此简单高效,因而几百年来有机化学家们首选它来进行分离—这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职业习惯!

分液漏斗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现代版的分液漏斗是在1854年前后被发明出来的。事实上,很早以前,炼金术士们就开始使用一种长且薄壁的常规漏斗的变体来分离互不混溶的液体,在这之前古人们也曾用过其他分离液体用的器具。

在科学研究中,用水溶性(Water-soluble)和油溶性(Oil-soluble)对物质进行区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有机化学实验时,因为水的密度比大部分的有机溶剂大,所以大多数情况是水位于分液漏斗的下层。但如果选用含氯溶剂(如二氯甲烷),它们的密度比水大,这个时候水位于分液漏斗的上层。刚学化学的学生们在使用分液漏斗时往往会疏忽大意,很可能会弄错漏斗中液体的顺序而把需要收集的产物层给倒掉了,这种错误实在令人懊恼,犯了一次绝对不会想再犯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