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6年 普鲁士蓝
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Georg Ernst Stahl,1660—1734)
卡斯帕·诺依曼(Caspar Neumann,1683—1737)
图为日本画家葛饰北斋(Hokusai)的著名版画—神奈川巨浪(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约1830年)。欧洲收藏家曾一度认为画中使用了产自日本当地的蓝色颜料,后经证实这种蓝色颜料是从欧洲进口的普鲁士蓝。
氢氰酸(1752年),钛(1791年),配位化合物(1893年),铊中毒(1952年)
不知道您是否留意过:1700年之前的欧洲油画中鲜有蓝色,即使出现,也往往用在画作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人物身上。这是因为在当时,绘画过程中,想使用质量上乘、经久不褪色的蓝色颜料就必须依赖进口,其蓝色颜料的原料主要来自阿富汗昂贵的青金石。当时人们在烧制蓝色陶瓷时会掺入含钴的毛玻璃,可它一遇到油就会出现褪色,人们还用过埃及蓝(Egyptian blue),但其配方在罗马帝国解体时便失传了。于是,青金石蓝便成了当时唯一能用的不会发生褪色的蓝色颜料。
但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切,虽然对于这个故事的某些细节人们多少还有些分歧,但大致情况是这样的:1706年,一位名为约翰·雅各布·狄斯巴赫(Johann Jacob Diesbach)的德国染料工人在试制红色颜料时,从胭脂虫粉(Cochineal)中意外地得到了蓝色物质。尽管后来人们发现他当时使用的试剂被污染过,但不管怎样,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标着“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柏林蓝(Berliner blue)”等类似品名的人工合成蓝色颜料就先后问世了。到了1724年,一位德籍波兰裔化学家卡斯帕·诺依曼将配方泄露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后者将其正式发表、公之于众,从中可以得知:这种明亮的蓝色颜料是由胭脂虫红、明矾、硫酸铁和混有动物油的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制备得到的。
尽管当时还没人试图通过反向工程来破解普鲁士蓝的制备工艺,但其分子结构可以这样描述:先由三个分别带有六氰化物的二价铁离子(Fe2+)形成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的周围环绕着四个三价铁离子(Fe3+)。早期出产的普鲁士蓝中混有各种杂质,这使得它的组成更加复杂、更难以分析,所以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准确化学结构才被揭示开来。人们对于普鲁士蓝的探索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无机化学的进步,这个时间段长达250多年—比普鲁士蓝趋于褪色的时间还要长!而后,氰化氢的另一个名字“普鲁士酸(Prussic acid)”正是来源于“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同时,由于普鲁士蓝具有的可络合性质(具体指氰根离子在空间的排列和指向),使得普鲁士蓝中的铁离子可以置换掉铊(Thallium)等有毒金属离子,生成物可以安全排出体外,使它成为急性金属中毒后进行解毒治疗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