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年 奎宁
保罗·瑞巴(Paul Rabe,1869—1952)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威廉·冯·艾格斯林根(William von Eggers Doering,1917—2011)
吉尔伯特·斯托克(Gilbert Stork,1921—2017)
图为19世纪早期,伦敦一药店制备的液体奎宁。作为那个时代的少数几种疗效可靠的药物,它被摆放在当时药店货架最显眼的位置上。
天然产物(约60年), 咖啡因(1819年), 荧光(1852年),苯胺紫(1856年)
1631年,一种源自新大陆的稀有又昂贵的特效药被引入了罗马—人们称之为“耶稣会树皮”(Jesuit's bark)。当时的罗马周围有很多沼泽,每年很多人都被携带疟疾(Malaria)的蚊子所感染,但罗马人还没有意识到蚊子与疟疾之间存在联系,从疟疾的命名上就能看出人们当时认为是瘴气引发了疟疾。
现在我们将这种来自南美洲金鸡纳树(Cinchona tree)树皮中的活性化合物命名为“奎宁”(Quinine)。秘鲁和玻利维亚的盖丘亚族人(Quechua)应是最早发现奎宁具有药用价值功效的,他们曾在严寒天气里饮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熬制的汤剂来使自己不打寒颤,这表明奎宁可以作为肌肉松弛剂使用。由于疟疾也会引起人发冷、寒颤,并伴随着周期性的发热,所以盖丘亚族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同样的疗法。幸运的是,尽管作用机制大不相同,但金鸡纳树皮同样起效。时至今日,我们也只是知道这种树皮对疟原虫有直接作用,但对确切的作用原理机制了解得并不多。
在1620—1630年,西班牙的耶稣会传教士从盖丘亚人那里学会了如何使用金鸡纳树树皮治疗疟疾,而且在接下来的300年里,奎宁都是唯一已知可以治疗或预防疟疾的神药。这一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深远:在这种神药的帮助下,欧洲殖民者能够进入那些原本不敢轻入的瘴气弥漫的荒蛮之地。同时,分离、提纯与人工合成奎宁的工作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这一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1918年,德国化学家保罗·瑞巴通过半合成法得到奎宁。以此为基础,1944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威廉·冯·艾格斯林根首次完成了奎宁的化学全合成。2001年,吉尔伯特·斯托克更是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奎宁合成路线,但这也引发了一场争论:他认为1944年的合成方法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奎宁分子,因为他们的研究基础(瑞巴的半合成法)根本靠不住。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七年以后,1918年和1944年的合成方法都被证明是确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