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幸福期望值

另一个导致焦虑的主要文化因素是大众对幸福的期待和对阴暗的否定。美国的大众文化崇尚光明、讨厌阴暗。事实上,“追求幸福”是美国文化的主要价值导向之一。于是,我们在降生到这个世界后,幸福的脸上总是堆满微笑。据数据统计,性格随和的宝宝会比爱哭闹的宝宝得到更多的表扬,而阳光爱笑的孩子会比性格乖戾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积极关注。在一个将外向型性格作为首选人格类型的文化里,我们从小便接受了这样的信息:如果我们的性格有忧郁的倾向,那我们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于是学会了“轻松愉快”,我们耳边总是响起“要积极活泼”的提醒:扫除生活和自我中那些杂乱、未解、混沌和吵闹的部分,就将它们藏在暗处吧。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遵从社会文化中统一的期望和时间表:在学校表现良好(尽管我们并不想好好学习),有很多朋友(尽管我们性格内向,认为维持一两个亲密朋友足矣),作为男孩擅长某项体育运动(尽管我们更喜欢阅读或艺术),18岁时考上大学(即便我们的人生选择并不要求大学学历),多参加社交活动(尽管那不是我们的风格),然后找个好工作、结婚、买房、生孩子、继续努力工作,直到晋升、生第二个孩子、赚很多钱、买更大的房子和更贵的车,之后退休。一切都要按照这个顺序来。潜意识里我们感觉遵循这一模式似乎并不能保证幸福,但除非我们有能力选择反抗这样的文化,否则我们很可能还是会顺从主流文化,继续盲目地追随下去。但若如此,我们便等于放弃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天赋、特点、需求和欲望等,尤其是放弃了条条框框之外那个真正的自我。

如果年轻人能一早学习到如何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成就感,而不是忙于追求所谓的幸福标准,那其焦虑感会大大降低。因此,与其传播所谓的幸福标准,还不如多多提倡自我完善。也就是说,父母可以多方位收集信息。儿科医生、老师、牧师、朋友和媒体等会说孩子这样那样很好,没有问题。可孩子的目标不一定就是那些标准式的幸福,而是坚定而又自信地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练习

用爱的行动代替“应该”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缺乏自信,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听一听自我意识和言语表达中“应该”一词出现的频率。比如一听到“应该”这样的字眼,我便知道这个来访者正经受着外部期望强加给他的压力,从而不可避免地将自己与文化环境中理想的“好”或“正常”行为进行比较,以至于最终产生了焦虑情绪。

再比如这样的表达:“我看到他时应该表现得更激动一些。”我们的文化习惯认为,与伴侣分开却不想念他,意味着彼此的关系哪里出了问题或是缺少了些什么。我们会想“我不够爱他”或“我们不合适”,于是焦虑感便会加重。

想要摆脱“应该”的心态,就要开始注意这个词在自己的内在意识中出现的频率,还要注意自己听信这些论断后内心的感受,比如,听到“应该”一词,就要问问自己:“现在对我和他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