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商务中心——大栅栏
大栅栏位于前门外,原名廊房四条,是老北京最繁华的一条胡同,也是老北京的商务中心。
明朝初期,元大都因连年战争,人口大量减少,店铺倒闭,杂草丛生,野犬流连,一眼望去,满目疮痍,一片萧条衰败的景象。
元大都的商业中心,也就是最繁华的地方是在今天的积水潭和钟鼓楼一带。这里还稍微保留了一点儿人气,但是其他地方,可就基本上荒废了。尤其是大都丽正门外一带,更是荒凉至极。
丽正门是元大都的正南门,也是元大都中轴线的南边起点。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北京城,把城墙往南移了一里多,新建的南正城门依然叫作丽正门。又过了几十年,到了明朝正统年间,重新修缮了丽正门,并改名叫正阳门。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
朱棣迁都北京的初期,觉得北京城太荒凉了,就在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尤其是在前门外,修建了大量的廊房。今天前门外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和四条就是那会儿建立的。
廊房修好后,店铺很快就开起来了。一开始,只是一些小手工业者来就业。明朝《宣德实录》里面就明确记载着“二万七千户”手工业者从南京落户到了北京。他们的经营范围从丝绸、鞋帽、制香、球皂、荷包、刺绣、挑花到冶炼金银首饰,包罗万象。
就这样,经过了七八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店铺的货物越发丰盈,居民数量也再次到达了一个顶峰。到了嘉靖年间,前门外的商业街区已经形成。这里已经不再是小手工业者的天下,而是汇聚了大江南北的各色货物,从锦缎、三棱布、瓷器、纸张到名贵的中草药材、茶叶、海产、干果、染料、桐油、香料和生铁,等等。
明朝后期,社会动荡,旱涝连年,全国各地很多农民开始扶老携幼地离开家乡另谋生路,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形成了“流民”。一部分流民就漂泊到了北京。京城里的流民大多找不到工作,只能沿街乞讨或者饿死街头。有的就动了歪心思,开始偷抢拐骗。
前门大街,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前门楼子
明孝宗弘治皇帝,鉴于治安的恶化,就下旨在北京市内大街小巷安装栅栏。栅栏没有具体的标准,规格、制式甚至是材料都不统一,完全看住在这里的居民的意愿和财力。制作栅栏的费用靠本胡同住户的自愿认捐,可多可少。最后,款项多的就做个气派的铁栅栏,少的,甚至穷的就钉两块木板,缠上铁丝网。这些栅栏白天的时候用人力搬开,夜里的时候再用人力封上。到了清朝,依然沿用了安装栅栏的办法。清朝的乾隆年间,城内大大小小的栅栏有一千七百多处,街道胡同内处处都是栅栏。每到晚上,各处栅栏都会关上,只留一个可供出入的门,除了住户禁止其他人随意出入。
前门大街的繁华景象
廊房四条因为店铺多,资金雄厚,东口和西口建起的两座木制大栅栏,既坚固又高大,同其他地方的都不一样。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作大栅栏。只不过人们叫着叫着就把廊房四条这个正名儿给忘记了,而大栅栏这个小名儿反而越叫越响亮,到了乾隆年间,连官方的记载中都称呼这里为大栅栏,而不是一开始命名的廊房四条了。
永乐年间,北京城修建了大量廊房,唯有前门外的廊房发展最好,这也是有原因的。
这里距离皇城近,离前门不远就是六部所在。因此不管是去六部办事也好,去朝见皇帝也罢,住在附近就显得尤为方便,所以很多地方会馆也都在前门附近。会馆虽然并不是旅馆,但却起着旅馆一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附近商业的发展。据《朝市丛载》中记载:“省有省馆,府有府馆,县有县馆。”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末年的北京会馆有将近四百个,仅前门、崇文门和宣武门外的就有大约三百个。除却会馆,前门附近的旅馆也很多,后来京奉火车站的建立又一次带动了人流的增长,这些因素都使得前门大栅栏附近的商业不断地壮大繁华。
可为什么大栅栏的发展优于其他并行的三条胡同呢?
其实原因也特别简单。廊房头条和二条都处于一个高岗之上,从西河沿东口至珠宝市南段有个爬坡的路段。从前门外往西边看则能发现头条和二条比前门大街要高出一米左右,而胡同本身又比大栅栏窄了两米多,很是阻碍交通。
晚清时期的大栅栏
而三条就更别提了,它根本就是一个死胡同,全长不过一百多米。
但大栅栏就不同了,它不仅街面宽阔,东西口都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而且还是几个交通要道的必经之路,买东西既方便好走又痛快舒适,于是这里便发展成老北京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商铺林立,多种行业并肩发展,除了一些高级贵重的商品,也经营普通百姓需要的布匹、鞋帽、针线、荷包、烟叶、茶叶等,所以去大栅栏的客人不分贫穷贵贱,在这里都可以满足其所需。
这里的商铺有着众多的老字号,而且大部分都是知名的老字号,直到现在都是响当当的存在。这些老字号的存在也为打响大栅栏的名声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光绪年间,大栅栏正红火的时候,义和团运动爆发了。不久,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整个大栅栏烧成了灰烬。据说,是因为当年老德记大药房有一批洋药,那年头但凡和洋人能挂上钩的东西,哪怕只是稍微沾上一点点都会遭到义和团毁灭式的打击,老德记大药房没舍得销毁这批洋药,义和团得知,便放了一把火烧了药房,也把整条街给捎带上了。
据史料记载,火烧前门外老德记大药房时,火势猛烈,四面蔓延,由大栅栏、清和园戏楼,沿祁家胡同、观音寺、煤市街、纸巷子、廊坊头条……约延烧铺户一千八百余家,大小民居七千余间,这也是大栅栏从繁盛坠入谷底的一个转折点。
虽说之后依然有老字号重新入驻,却再难看到当年最鼎盛时的样貌了。时过境迁,大火的痕迹不见了踪影,曾经的历史只存在于旧时的资料和书籍中了。
门脸儿牌楼
老北京商铺牌楼
提起牌楼,总想到的是街口的牌楼或者是庙前的牌楼,如什么东单牌楼、西四牌楼、东岳庙牌楼、白云观牌楼等。但其实老北京城里还有一种牌楼,那就是“门脸儿牌楼”。早年间,铺户要是底子厚,那门脸儿必定得起个牌楼。要是铺面一溜儿能有五开间,那就得立一座六柱五间五楼,或是六柱五间重檐十楼的门脸儿牌楼,这算是顶级了。一般能有座四柱三楼的门脸儿牌楼就算是气派的,能有座两柱一楼的也可以交代过去了。还有一种是没有铺面,在大门口紧贴房檐立的牌楼,或者是铺子在胡同里而在胡同口立个牌楼,额枋上标上自己的名号,像崇文门“大清邮政分局”的牌楼就立在小报房胡同口。门脸儿牌楼都是在清朝流行,到了民国,新建或翻修的门脸儿大多是仿西式的了。